救灾部队军人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抗震救灾全过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 11:23 解放军报

  大灾面前,生命更显宝贵;废墟之上,人性更加美丽。救灾官兵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抗震救灾全过程,形成了抢救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大连环。

  “我的孩子在这次地震中遇难,我泪都哭干了,吃不下饭,觉着日子没了奔头。听了心理专家几次心理干预课,感觉好多了。受灾了,但日子还要继续……”5月23日,彭州市居民樊秀英听完总政抽组的“军队抗震救灾心理服务专家组”的心理干预课后,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唐山大地震震后20年,一批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当年的受灾人员进行心理调查。结果发现,地震给不少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一位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老人,现在还不敢面对雷雨天气,地震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疤。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这种后果严重的灾害心理危机,5月20日,总政治部组织“军队抗震救灾心理服务专家组”,奔赴救灾一线,为灾区群众提供心理服务。这是我军在执行多样化任务中,首次派出的专业心理服务队伍。总后勤部同时抽组了7支心理干预队,为灾区群众提供群体应急心理干预。

  在救灾一线,除了心理干预队外,全军和武警部队还有132支医疗队、42支卫生防疫队。红十字方阵在行动,他们在医疗战场上生死接力,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救灾实践的全过程。

  “一流的设备、规范的流程、高素质的医疗队伍、人性化的服务,是我们这支医疗队的特点。”5月15日,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救治现场,该医疗队政委王安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这支由92人组成的医疗队,队员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8人,其中博士12人。野战帐篷内不仅有麻醉机、呼吸仪、B超机、心电图等先进医疗器械,而且操作流程规范,基本能满足各种大小手术的需要。

  让灾区群众更为感动的是,医疗队员从对幸存者喊话、打针,到现场包扎,再到实施救治,全程进行人性化服务,形成了抢救、尊重、关爱生命的大接力。目前,该医疗队已救治幸存者500多人,被救者全部处在良好的康复中。

  16日18时,记者在成都军区总医院见到了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医疗队,他们平均年龄64岁,由包括卢世璧等两名院士在内的11名专家组成。

  这支队伍中有耳鼻喉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呼吸科、心内科等方面的权威专家。“专家医疗队集中配属成都军区总医院,目的是形成医疗技术的梯次结构,对重症伤员实施重点救治!”72岁的专家医疗队队长杨伟炎教授说。

  城镇废墟中的生死营救还在继续,被困在乡村“孤岛”的数十万群众同样面临着死亡威胁,救灾部队果断调整兵力向乡村扩展,对被困群众实施大转移。

  在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期间,胡主席反复强调,要在救援队伍进入所有乡镇的基础上,尽快进入所有村庄,排查每一处倒塌房屋,竭尽全力搜救被困群众。

  19日,胡主席在军队有关情况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全军担负任务的部队在完成现有任务的同时,要抽调力量组成小分队,深入责任区内村庄,营救被困群众,医治伤员,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要争分夺秒,时不我待。”

  记者从总参作战部获悉,截至25日24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紧急出动10余万官兵,先县城,后乡镇,再山村,不惜一切代价紧急解救转移安置被困受灾群众66万多人,用血汗和意志,成功实行了一次次空前的生死大转移。

  “距汶川县城44公里,位于岷江东岸的兴文坪村银杏小学,217名学生和14名老师已经被困了7天7夜,请求支援!”5月19日14时50分,奔赴边远村寨救援的一支突击队,向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前指发回一封“鸡毛信”。

  事不宜迟。某集团军立即派出小分队,携带食品和水等物资,乘直升机飞往银杏小学。当直升机飞临目标时,发现巨大的山体滑坡已将突击队开辟的临时机降点摧毁,5次试降均不成功。直升机只好空投下物资,改变航向飞往桃关村运送伤员。

  20日清晨,山中雾气刚刚散去,直升机编队即紧急起航,直飞兴文坪村,成功机降,217名羌族学生和14名老师安全获救,成功转移。

  此时此刻,另一场“孤岛”救援战斗也打响。绵竹市清平乡610名矿工被坍塌的山石困在山中。山上通向山下必经一面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乌蒙铁军”官兵紧急派出救援分队抵达清平乡,用一段段木桩和一根根电缆线,搭成了一条百米长的软梯,将受困人员转移到乡政府附近的一片开阔地。20日8时,空军部队连续出动飞机21架次,历时11个小时,将受困8天的610名矿工成功转移到了德阳市安置点。

  位于北川县城上方的唐家山堰塞湖,由于地震中一座山体滑坡,2000多万方土石淤积河道,形成一道长25公里的“天上悬河”,险情再一次揪住了世人的心!

  25日上午,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紧急决定,将以工程机械开掘引流明渠为主的方案,变为机械施工与人工爆破“双管齐下”、以人工爆破为主的新方案。

  时间就是生命。救灾官兵再一次挺身而出!紧急会议5个小时后,武警水电部队200多名官兵及成都军区某集团军高炮旅和“老山主攻团”的1000多名官兵迅速集结,每人携带10公斤炸药及锨镐、干粮等物品,赶赴唐家山堰塞湖堰顶。

  26日上午,米-26重型直升机将15台大型挖掘设备吊运到施工现场,济南军区陆航团、成都军区陆航团分别出动直升机数十架次,将数十吨物资和大批抢险人员送上堰塞坝;

  27日,地方水利专家和武警水电部队750名官兵,在近700米长的4个作业面上共同展开作业,堰塞湖泄流槽工程进展顺利;

  28日23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技术人员向记者披露:当天,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全天挖土石近2万方;在官兵们日夜奋战下,唐家山堰塞坝泄流槽已初具雏形……

  武警水电部队官兵与时间赛跑,截至6月1日凌晨,官兵们开挖土石方12万立方米,一条长700米、宽50米、深8米的泄流槽,出现在唐家山堰塞湖堰塞坝上。18时许,最后一批抢险官兵撤离施工现场…… (刘声东 王士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