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军事纪实》栏目创作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4日 14:08 CCTV《军事纪实》
央视《军事纪实》栏目创作理念
某装步营模拟训练教室

央视《军事纪实》栏目创作理念
拍摄反恐演习

拍摄射击

主创人员在香港部队总部大楼

  在《军事纪实》播出的所有选题中,我们始终贯彻故事化纪录片的走向。何谓“故事化纪录片”?就是说在记录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以故事手法讲述事件,在叙述过程中重点渲染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在细节中刻画人物性格,从而以有机整体的故事情节去吸引受众,以活生生的人物个性去感动受众。《军事纪实》是一个纯粹靠讲故事支撑的军事纪录片栏目,“选故事”是栏目铁定的选题原则,“讲故事”是栏目刻意强调的创作理念。因为生活中所有的人和事都具备讲故事的空间,包括党和国家、军队宣传的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在制作上,“人物”和“事件”的形态要求都是统一的,他们的区别无非在于一个人讲自己的故事,还是多个人讲一个故事。

  故事化纪录片,概括起来:悬念切入点、故事框架、戏剧元素。

  悬念切入点,我们所理解的就是在节目中多埋设“为什么”?要在与观众的第一接触时段内,抛出“为什么”?以此增加观众的期待值。当创作者在节目中提出“为什么”的时候,或许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第一种,你的观众不了解你提出的“为什么”?那么他要看下去。第二种,他已经知道结果了,但他仍然要继续看下去。因为观众想知道你最终提供给他的结论与他想像的是否一致。因此,在节目中预设“为什么”,是制造悬念最有效的方法。或许这种方法比较笨,但对观众也许是有效的。对于创作者本身而言,当你提出“为什么”的时候,你可以给出结论,也可以只讲命题本身。你解答是一种态度,你可以选择不解答,或者摆出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前提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因为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答案,这就构成了悬念的要素。美国人研究表明:悬念已经不仅仅是人类的心理本能,同时也是人类的生理本能。也就是说,在人类的一生中,了解“为什么”是永恒的命题。那么,为什么不尝试着多提供给观众几个“为什么”呢?

  专题片《小平十章》第七集“相依”就是一个运用悬念切入点讲故事的典型案例。“相依”讲述了邓小平与妻子卓琳的爱情故事,我们是这样开头的:这是一张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片。奇怪的是,在这张具有珍贵纪念意义的黑白照片上,却站着两对新婚夫妇。照片左侧是年轻的八路军干部孔原和他的妻子许明。而位于画面右侧的夫妇才是邓小平和卓琳。为什么他们的新婚合影竟然是四个人合照的呢?这张特殊照片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短短一段解说词,它包含几项内容——这是一张具有珍贵纪念意义的结婚照。但观众一定会疑惑:既然说是一张珍贵的结婚纪念照,那么照片上为什么是四个人呢?这已经产生了疑惑。本集内容是讲邓小平和卓琳的爱情故事的,但恰恰观众看到的照片中心位置是另外两个人,次要位置才是邓小平和卓琳,因此又构成了新的疑惑,这时观众的悬念心理已经完成,观众需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紧接着我们没有沿着观众的思路讲怎么回事了,而是把镜头转向了现实时空:65年后,我们找到照片上的那位新娘卓琳。在北京景山后街一条普通的胡同里,我们来到了卓琳现在的家。如今,卓琳已是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了。散步,是她每日的必修课。说起卓琳的那张结婚照,时光回到了1937年的延安。实际上时空一下子进入了历史,而始终带着疑惑的观众自然也被带进了历史空间。进入历史后,我们开始讲述邓小平是怎样相识相恋相爱的,一直叙述了好几分钟,但始终没有把开头埋下的悬念揭开。其实在观众的心中,开头埋下的这个谜一直在缠绕着观众,他们一直在等待着答案。直到把邓小平和卓琳的爱情故事叙述完了,要结婚了,也到了我们抖包袱的时候了。解说词是这样叙述的:当时的延安由于胶卷缺乏,两对夫妇只好站在一起,拍了同一张结婚合影。其实就那么简单,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却引导着观众完整的看完了邓小平和卓琳的爱情故事,并且用一张照片巧妙地进行了串连,使故事段落更加饱满有张力。故事叙述到这里时,尽管已经把第一个谜底解开了,但此时我们没有给观众任何喘息机会,直接抛出了另外一个悬念:新婚4天,邓小平就把妻子带进了太行山。那里虽然是抗日战场的前沿,卓琳并没有怨言。她终于闻到了炮火硝烟的气息。对于卓琳来说,崭新的战斗生活开始了。但也就在这时,卓琳开始对自己的婚姻产生了疑惑。这时候,观众一定会问,卓琳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婚姻生活疑惑?伟人邓小平的婚姻生活遇到了什么样的危机?于是新的悬念完成了。其实只是介绍了邓小平与卓琳的性格差异。但用这种悬念切入点进入的方法,实际上一次次的把观众的收视兴趣不断的调动起来了。

  当然,真正的悬念是一种心理期待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悬念才是节目表达核心所在,《军事纪实》坚决反对“无病呻吟”的格式化悬念。同时也就是说:悬念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在《军事纪实》栏目创作中,悬念只是一种创作诉求。在这样一种创作诉求支撑下,我们的节目中始终在挖掘真正的悬念点。它可能是文字的表述,也可能是影像信息的传达,或者是人物和事件本身所散发的悬念要素。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在创作流程类纪录片时,很多人或许看不出悬念点所在。其实,我们在用摄像机展示事物发生发展时,影像和故事发展的过程已经构成了悬念要素,那就是在不断的为观众提供新的信息载体。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强化悬念点,或者从具备悬念的点进入,是吸引观众收视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以往大全景、俯拍式的进入方法已经不再吸引观众。而一个小小的角度,打开之后却是深度才是观众喜爱的方式。也就是说,今天的观众已经不再喜欢宽泛而是深度。

  故事框架,就是一个节目要构建讲故事的完整平台。你这个节目无论是写“人”或者写“事”,都要有故事。因为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无论是“人物”和“事件”,都具备讲故事的基本条件。故事化叙事克服了由于使用太多的先进器件而呈现的物质性、机械性,使这种传播行为更感性化、情感化,更引人入胜,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接受习惯。因此,要构建每一个节目选题的故事平台。同时,在构建故事框架的同时,还要注意节目的客观性。比如你写一部战争题材的专题片,那你就要有对手,有交锋,要设置几条故事线。我军在干什么?敌军在干什么?我军主要人物,敌军主要人物。要在同一时空内,找到叙事的完整平台,而不是自说自画。摆脱了自说自画的痕迹,事实上节目已经开始走向客观。客观,是现代电视传媒尤为重要的前提。因此,我们的叙事,在强调故事走向单一的前提下,追求更多的叙事空间。

  以往的纪录片更多的叙述方式是采用对事件本身的叙述,也就是一种纵向流程的叙事。而今天更多的是对人的关注,是横断面的展示。因此,在《军事纪实》创作的节目中,刻意躲开平庸的叙事,而更多的选择直接展现观众最想看到的信息,这也是当今主要的收视趣味所在。躲开平庸的叙事点,截取最具爆发点的瞬间进行放大,我们在创作实践中,人物节目的体会尤为深刻。人的一生太多平淡,因此,在接触一个人物选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个人最具影响人、代表人物个性的爆发点,然后围绕着这个爆发点做足文章。我们所截取的人物爆发点,恰恰也是最能打动观众的精彩瞬间。

  故事框架的一个重要前提,不仅仅是选择好故事,还要学会调度好故事。故事的进入方式、叙述流程的差别,会导致一个故事的叙述成败。比如说人物节目的创作,如果遇到平凡人物的宣传,我们就提出:“陌生人物熟悉化”。也就是说,要找出这个人物生命历程中最具特点的段落,通过对人物生命段落的展示,让观众记住这样一个普通人物,甚至熟悉你所表达的对象。如果一个普通人物最终通过你的表达使观众认识了被拍摄人物、熟悉了被拍摄人物,那么你就完成了“陌生人物熟悉化”的叙事。同样,《军事纪实》也经常会遇到典型人物的宣传,那么如何做好这类节目呢?反之,我们提出:“熟悉人物陌生化”。作为纪录片栏目,所要宣传的人物对象基本上已经被新闻节目反复“轰炸”过,人物基本上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怎样将人们已经熟悉的人物陌生化,是对一个公众人物创作的基本出发点。那就是要找出典型人物鲜为人知的故事点,告诉观众新的惊喜。要做到:没人不知道的人物,却有着没人知道的人物故事。这种挖掘背后故事的创作诉求,不仅仅限于普通人物和典型人物的宣传,独立单元的系列节目和历史人物的创作更加需要如此。因此,熟悉人物的陌生化实际上是最终让观众看到你所表达人物的另一个侧面或者另外一种表达角度。

  戏剧元素,其实就是要有冲突,要把节目的故事冲突在合理的前提下设置到最大化。纪录片的戏剧化叙事,已经成为当今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特性。因为它抛弃了过去那种平铺直叙的创作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表现了一个相对完整和连续的矛盾冲突过程,因果关系、开端、发展、高潮都有较好的关照。

  正是坚持按照最初设定的节目走向去打造《军事纪实》栏目,尽管它还是一个新生栏目,还只是处于蹒跚走路阶段,但在故事化纪录片这一理念支撑下,栏目已经小有收获。在2006中国纪录片十佳作品评选中,《军事纪实》栏目选送的七部作品全部获奖。《好医生华益慰》获得2006中国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奖、《地狱神兵商亮》获得2006中国纪录片短片十佳作品奖,《东北抗日联军》获得2006中国纪录片系列片十优作品奖,其余四部获得2006中国纪录片提名作品奖。而《好医生华益慰》能够获奖,就是故事化纪录片的一个具体实践。2006年6月29日,军事节目中心领导在华益慰宣传报道协调会上,明确了《军事纪实》栏目制作华益慰专题片的任务。中心领导特别强调了专题片的创作由于受到新闻节目的影响,有一定的挑战性,要发挥创造力,力争从深层次挖掘华益慰高尚的人生情怀。

  在接下来的创作中,栏目的同志压力很大。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由于新闻节目快捷输出的特性,我们在时效性上没有太多优势,而专题节目有一定的制作周期,或许等到专题片播出时,新闻节目已经是铺天盖地。面对这种情况,栏目的同志根据中心领导指示,首先确定了几个原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