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港部队航空兵军官为入港月飞134个悬停课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06:16 解放军报
驻港部队航空兵军官为入港月飞134个悬停课目
资料图:驻港部队直-9型直升机飞行表演

  陈栋梁 本报记者 高飞

  6月7日下午5时,记者正与驻港部队航空兵团官兵交流,团参谋长刘煜云身穿蓝色飞行服、手拎飞行资料袋走了过来,黑黑瘦瘦的脸上挂着汗珠。这个下午,他已经飞了6个架次、3个小时。

  “今天是编队飞行,飞行难度不算大,但气象条件不好,风很大,中度颠簸,保持编队队形有一定难度。”刘煜云摆了摆手说,“对我们来说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每一次飞行都是为以后的任务探路,都是学习提高的机会。”

  1993年3月,刚从飞行学院毕业的刘煜云,幸运地被选调到筹建中的驻香港部队航空兵团。作为一名年轻的飞行员,来到这个特殊的部队,刘煜云深感肩上的压力。为了独立驾驭直升机又稳又轻又准地降落到地面,刘煜云头顶盛夏的烈日,忍耐着接近60℃的地表高温,反复练习基础动作。每次落地都像洗了个桑拿浴,身体多次出现虚脱症状。刘煜云咬着牙在一个月内飞了134个悬停课目,直到在他的操作下飞机着陆如蜻蜓点水。由于勤学苦练,处处做有心人,刘煜云在飞行道路上迅速成长起来,1995年取得机长资格,1999年在驻香港部队举行的军事大比武中,他创造了航空理论和飞行技术的最好成绩,被驻军树为“科技练兵尖子标兵”……

  在航空兵团,刘煜云是第一个飞遍香港上空的飞行员,在同一批飞行员中第一个克服语言障碍,飞进香港空中的控制区。“香港地形复杂,山多、海阔,高楼林立,气象条件复杂。每次飞行,脑子都要转得很快,要根据当时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任务特点实施相应方案,才能确保飞行顺利完成。”如今,刘煜云仍然坚持每天学英语、学专业。每次飞行归来,他都要写飞行日记,将飞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反复琢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技术难点,想办法、找对策,研究制定下一步训练计划。

  刘煜云话不多,性格内敛,团政委焦春来这样评价:这与他长期担负飞行员任务有关。一个成熟的飞行员是不会夸夸其谈的,而应该像他一样踏踏实实、善于思考,飞行时胆大心细,处理问题坚决果断。

  2001年,刘煜云在首次驾机进行野外着陆训练选点时,主动请领了难度最大的石屋山着陆点试训任务。这个着陆点是香港地区野外着陆面积最小,气流变化最快,着陆平台坡度最大的着陆点,面对如此复杂的试飞条件,刘煜云凭着平时对其他着陆点的试飞经验,认真分析研究着陆时可能遇到的特情,虚心请教气象专家,掌握了石屋山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特点、规律,研究制定了10套特情处置方案,并利用课余时间独自一人在飞行模拟训练中心反复推演特情处置预案,直到把10套方案牢固掌握。进入正式训练时,正值香港天气炎热、热带气压变化频繁时期,但刘煜云成竹在胸,大胆驾机,熟练操纵,准确判断着陆风向,果断处置因着陆坡度大引起的飞机下滑的特情,为部队野外着陆训练获取了宝贵的技术资料。

  刘煜云说,飞行员特殊的身份要求他必须关心国家大事、军队大事,学会思考问题,随时做好完成各种使命和任务的准备。“现在做基础飞行,我不会像刚进港时那么紧张了,但不知道以后会面临什么任务,我感到有压力。飞行的时候,我会去想下一步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课目训练,还能从哪些方面提高执行任务的能力。想得越多,就越觉得有差距,回去以后就越要抓紧学习。”他的脑子里时刻思考着飞行。

  结束采访返回住处途中,记者看到3架直升机组成的编队从我们头顶整齐飞过。那是刘煜云在进行当天的第七次空中“思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