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近距离观察采用创新技术的枭龙战机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15:36 国际在线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本报记者 鲁晓冬 本报记者亲临试飞现场,近距离观察采用了创新技术的新战机 枭龙故事:从超-7到“枭龙” 4月28日上午11点整,成都温江机场,一架左右翼尖各挂一枚模拟导弹的“枭龙”04架“全状态”战机腾空而起。飞机绕场飞行4圈,分别在3000米高度、500米高度和50米高度三次通场,在16分钟后平稳降落地面。 作为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战机,此次首飞上天的04架“枭龙”是在01和03架原型机的基础上,加装了国内最先进的综合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气动外形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枭龙”战机完全适应21世纪作战环境。 4月25日在中国一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娓娓道来,向记者讲述了“枭龙”飞机的整个研制过程。 杨总师说,“枭龙”飞机研制的动议,最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的想法只是把歼-7改一改,所以当时的名字叫“超-7”(超过歼-7的意思)。但是巴基斯坦提出改进歼-7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研制的飞机,相比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换装的第三代战机已经不再具有先进性。 因此,中、巴双方重新对新机进行了定位:性能水平要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而价格要比国际同类产品有优势,就是性价比要高。新机的性能要与国外三代战机相当,要具有能打发射后不用管的超视距武器的能力。 1999年,中、巴双方签定了“枭龙”飞机的研制合同。2003年8月25日,“枭龙”01架原型机成功首飞,2004年4月9日,“枭龙”03架原型机成功首飞(02架原型机用来做静力试验,不上天)。01和03架原型机只安装了基本航电系统,其主要任务是试验飞机平台的基本飞行性能。而关系到飞机作战能力的航电和武器系统,还有待04架“枭龙”飞机的验证。 2004年6月,中巴两国签署了“枭龙”飞机全状态航电开发及技术转让合同。具有目前世界最先进水平航电系统的“枭龙”04架的研制正式启动。04架“枭龙”飞机被称为“全状态”飞机,该机首飞成功后,“枭龙”飞机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并于年内交付用户——巴基斯坦空军。 国产航电战胜西方对手 “现代作战飞机,除了飞的快慢高低,最关键的是里面装的系统。这个才是战斗力的核心,你飞1100公里,我飞1150公里,这差别不大。现在打仗的关键是你肚子里装的是什么。”谈到航空电子系统(简称航电系统)的重要性时,杨总师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记者在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内的“枭龙”航电研发中心,参观了“枭龙”战机的模拟座舱。在“枭龙”战机的仪表板上,已经看不到传统的机械指针式仪表,3台彩色大型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将飞机飞行作战所需的各种信息综合地显示在飞行员面前。而仪表板正上方的平视显示器,将有关飞行的最重要参数通过投影的方式,打在了飞行员视线前方的玻璃片上,使飞行员无须低头就可以获得信息。然而“枭龙”飞机最终确定使用中国制造的航电系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1999年与巴基斯坦签定了‘枭龙’飞机研制合同后,我们又遇到了在航电武器上的分歧。巴基斯坦方面的观点是,你(中国)造飞机平台,我(巴基斯坦)来采购西方的航电和武器系统装机。”杨总师说。 “2001年,我们与巴方签定了新的协议,航电和武器系统的问题先搁置,先研制飞机平台。协议签定23个月后,枭龙01架原型机成功进行了首飞。由于‘枭龙’01和03架试飞取得巨大的成功,以及我们在航电技术上的突飞猛进发展,这些都给巴基斯坦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信心。2004年4月,我们与巴基斯坦签定了航电和武器系统研制合同,交付巴基斯坦的‘枭龙’飞机,都将装上由我们中国人自行研制的航电和武器系统。而这样的胜利,是在我们的产品打败了两家西方航电设备生产商后才得来的。” “在‘枭龙’飞机的研制开发过程中,我们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性能。我们研制‘枭龙’飞机,在技术上要取得成功,在商业上也要取得成功。我们的‘枭龙’飞机是面向市场经济的。”谈到“枭龙”飞机研制模式上的创新,杨总师说了上面这段话。 高性价比:以全新模式研制军机 在“枭龙”飞机的研制中,大量采用了创新的体制、理念和技术。作为中国第一种采用国际合作模式、面向国际市场研制的主战飞机,“枭龙”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创新之处。 首先是军机研制体制上的创新。对此,杨总师解释道:“以往研制军机的旧模式是,空军提出要求,国家立项,找研制单位,研制单位用国家拨款进行研制,研制单位很少考虑成本问题,研制费用不够或者进度拖后,再打报告向国家要。 “这种现象在国际上也屡见不鲜,国际航空界有个笑话:说美国如果按照研制F-22这种不惜工本的路子走下去,到了2055年,整个美国所有的国防经费只够买一架飞机。这架飞机白天给空军用,晚上给海军用。虽然有点夸张,但却说明,如果不在研制时控制成本,飞机的研制费将是用户承受不起的。 “而我们在‘枭龙’研制中采用的创新模式是,我们以满足外国用户为出发点,利用外资进行研制(外国投资占到整个‘枭龙’飞机研制费的一半),研制周期也按照客户的要求来定。 “因此,我们在设计时,采用了满足用户需要的最实用的技术,而不是一味地使用先进技术。我们的飞机技术先进并不代表高成本。我们的目标就是飞机的性价比要高。这种理念,美国人也是到了研制F-35的时候才开始采用。” 大胆采用创新技术 “‘枭龙’飞机从签定协议到01架飞机上天,仅有23个月,人家都说是‘枭龙’速度,但这个速度不是靠加班加出来的。对于航空来说,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在以往的报道中,一提到“枭龙速度”,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中国航空业者夜以继日的刻苦精神。而杨总师认为,技术上的创新才是“枭龙”速度的精髓。“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杨总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总结道。 记者在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参观中看到,“枭龙”飞机在设计中采用了3维数字化辅助设计。每个设计员面前不是绘图板,而是一台台电脑终端。据介绍,采用3维数字化设计后,设计员利用设计软件在电脑上进行无纸化设计,不但生动直观而且还可以和其他人进行“并行工程”,以前需要半年完成的工作量,现在用半个月就能完成。设计数据通过电脑网络,直接输入到成飞公司的数控加工中心,直接加工出零件。 正是有了先进的设计技术和大量技术积累,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才得以在仅仅看过一张外国飞机的照片,就制造出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蚌式”进气道。“枭龙”04架飞机上采用的这种带有“鼓包”的进气道,在中国是第一家,在世界范围内是第二家。此前,只有美国的F-35隐形战斗机使用过。 根据04架“枭龙”飞机进气道专业负责人杨应凯同志介绍,“蚌式”进气道与以往超音速飞机的传统“隔道式”进气道不同。这种外形简单的“蚌式”进气道,不仅结构简单,减轻了飞机的重量,而且迎风阻力小,减小了飞行阻力,还具有雷达反射面积小的优点,提高了飞机在战斗中的生存性。“蚌式”进气道的采用,成为了“枭龙”04架飞机的又一大看点。 “枭龙”04架飞机的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新的提升,实现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战斗机研发的新跨越。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有关负责人认为,“枭龙”飞机的成功研制,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国外资金,实践自主创新、自主开发研制的成功范例。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相关专题:枭龙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