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国际展望》网络版 > 正文

中国军工的一次超前尝试:122型中型坦克(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07:16 《国际展望》杂志
中国军工的一次超前尝试:122型中型坦克(图)

《国际展望》第529期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中国在坦克研制方面走过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期间既有对引进的苏制坦克的仿制,又有自行研制的探索;既有与西方国家的联合研制,又有为抢占外贸市场而进行的匆匆赶制。这就导致在这条摸滚爬打的荆棘路上,既有成功的典范,也有下马的遗憾。因此,在解放
军正式列装的坦克序列外,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下马坦克项目。这些坦克虽然未能最终定型或列装,但它们对中国坦克科研领域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当我们在为中国坦克技术水平取得巨大飞跃而欢呼时,千万不要忘记背后的那些无名英雄。

  超前的122中型坦克

  122型中型坦克是中国在坦克研制领域的一次超前尝试,其各项性能指标都比较先进,但最终由于设计过于超前,技术指标过高而被迫下马。它为之后中国新型坦克的研制和老式坦克的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20世纪60年代,随着第二代坦克的相继问世,世界坦克领域出现了技术发展的飞跃。这对于当时中国新型战斗车辆的研制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970年2月4日,装甲兵和第五机械工业部联合成立了“五种新型车辆会战领导小组”,下设“二四会战办公室”(简称“二四会办”)。122中型坦克就是5种新型车辆中的一种。

  122中型坦克正式研制工作始于1970年3月。当时提出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新型大口径火炮,能对付已有的和可能出现的任何中/重型坦克;有较大增加的弹药基数,能发射带可燃药筒的弹药;安装优良的测距、双稳、夜视等设备,提高首发命中率。此外还要求122中型坦克:减轻战斗全重;安装功率大、尺寸小、油耗低并能使用多种燃料的

发动机及相匹配的,可靠且操作简便的传动和行走系统;合理调配装甲厚度分布,改进装甲材料,提高抗弹性能;优化坦克外形,并积极研究防御反坦克特种弹的措施;解决对原子、化学武器的集体防护;提高零部件可靠性,便于使用和维修,减少保养工作量;增加消音装置,尽最大可能改善乘员工作条件。

  1970年9月,122中型坦克第1辆原型车完成。由于原型车采用了先进的液力传动、液压操纵和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因此也被称为“三液”车。原型车还计划安装515千瓦发动机(后改为478千瓦)、120毫米滑膛炮、微光夜视装置、复合装甲等。但由于“三液”技术未过关,该车只进行了短期的试验就中止了研制。从理论上讲,液气悬挂装置能大幅度提高坦克的机动性,但时至30多年后的今天,世界一流的主战坦克,如美国的M1A2、俄罗斯T-90、德国的豹-II坦克仍使用经过改良的扭杆悬挂系统,液气悬挂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成本上都有其缺陷存在。因此,122中型坦克采用液气悬挂实在是过于超前了,最终半途而废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1970年底,122坦克的研制转向采用机械传动、扭杆悬挂、机械操纵等成熟技术。1971年1月,完成了两辆“三机”原型车的组装。“三机”原型车从1971-1973年在国内试车近3000公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车性能和部件结构都还存在不少问题。1974年前后是中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122项目就在这个时刻下马了,没有定型生产。在“三液”、“三机”原型车后,有关单位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中型坦克试验车,为以后新坦克研制和老坦克改进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122中型坦克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无与伦比的火力,120毫米滑膛炮加4枚反坦克导弹的强大火力组合,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120毫米滑膛炮足以击毁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辆坦克。针对火炮设计问题导致59式中型坦克炮塔前部高、防弹性能差的缺陷。122坦克主炮改进了设计,将驻退机、复进机及双稳部件装在火炮摇架下方,大幅降低了炮塔前部高度,此处的装甲倾角相应增大,提高了炮塔抗弹能力。这个特点在北京坦克博物馆展示的122坦克的炮塔实物上看得很明显。122坦克炮塔外两侧还装有4个导弹发射管,内装4枚线导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导弹的红外测角仪安装在防盾上,炮长可以通过瞄准镜跟踪目标。导弹发射架与火炮同步俯仰。为主战坦克安装反坦克导弹能增大坦克远距离打击力,但因费用过高及使用麻烦,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此类方案不再时兴(俄罗斯的炮射导弹是特例)。此外,122中型坦克的“三液”样车还曾采用过20毫米高射机关炮,这说明我国坦克设计师在提高坦克防空能力方面曾作过不懈的努力..... 王  军  详情请参阅本刊2005第23期,总第529期封面故事

《国际展望》杂志第529期目录(附图)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