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第二代高亚音速战略中程轰炸机(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11:06 解放军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略轰炸机显示了强大的威力。这种有着空中“巨无霸”美称的轰炸机能够对敌大后方的重要目标实施战略轰炸,从根本上削弱敌方支持战争的能力,对战争全局产生影响。从二战结束至今,战略轰炸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50-60年代以美国的B-47、B-52、前苏联的图-16、图-95及英国的“火神”、“胜利者”为代表的亚音速和高亚音速战略轰炸机;70-80年代以美国的FB-111、B-1B及前苏联的图-22M、图-160为代表的变后掠翼超音速战略轰炸机;90年代-2000年以美国的B-2为代表的隐身战略轰炸机。 由于国际局势的缓和,加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采购、使用和维护需要巨额资金,今后战略轰炸机的发展将处于萎缩状态。但是,由于它在作战使用上比洲际导弹更具灵活性,作为后者的补充将会继续存在下去。 我国目前装备的轰炸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高亚音速战略中程轰炸机,它是我国战斗机家族中体积最大,载弹量最多,航程最远的多功能机种,是我空军对敌实施纵深战略攻击的主战机种,具有全天候、全方位的空中打击能力,被誉为“空中大力神”。在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将首当其冲,全程使用。 轰炸航空兵某师的前身是空军航空兵独立第四团,组建初期,在捍卫国家尊严和领空安全、国防尖端科研试验、抢险救灾等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6年3月,当时的团长,也就是第一任师长姚长川领受了试航拉萨的任务,陈毅副总理对试航十分关心,经常亲自过问。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巨峰林立,气候多变,给飞行造成极大困难,被世人称之为“空中禁区”。3月19日,姚长川机组驾驶着重达60吨的杜-4飞机,开始了第一次试航。他们手中仅有一份国民党军队1929年版的航图,与实地相差很大,飞向拉萨的第一个重要地标——黄河沿,实地与图标相差竟达68公里。飞行途中,气候恶劣,高原地区特有的强大气流,使飞机时而被颠上,时而被抛下,机组人员颠得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姚长川和机组人员先后从中、南、北三路4次试航,每次连续飞行都在10个小时以上,航迹遍及青藏高原,经过他们的努力,一条飞越“世界屋脊”的航线终于被年轻的人民空军打通了。这一天,拉萨万人空巷,人们潮水般涌上街头,爬上屋顶,登上土坡,翘首欢迎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的“天菩萨”——毛主席派来的飞机,许多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对那次地面爆炸,一些西方国家的军事情报部门预言:“至少要过几年的时间,中国才能使自己的核武器适用飞机的使用”。然而,西方国家却万万没想到,仅仅半年时间,该师于福海和他的5个伙伴,驾驶着大型轰炸机在万米高空成功地投下了自己的第一颗空爆“争气弹”。当天,于福海成了一等功臣 相关专题:八·一建军节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