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空军主力战机喷火式战斗机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5月01日 15:19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精心设计 不断发展 提起维克斯-休泼马林公司,人们一定会想起它在20-30年代研制的S系列水上竞速飞机。这些优秀的竞赛飞机曾使英国在施奈德国际飞行锦标赛上荣获三连冠,维克斯-休泼马林公司亦因此而蜚声四海。"喷火"正是该公司的设计师R.J.米歇尔以S系列竞速飞机为基础,按照英国空军的战术,技术要求,于二战前精心设计的活塞螺桨战斗机。其原型机在1936年 这种装一台由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生产的梅林(即"灰背隼")水冷活塞式发动机的流线型飞机很快获得了一批订单。可惜的是它的设计师还未看到飞机投入大批生产就英年早逝,享年仅42岁。此后"喷火"飞机的改进发展,由其助手史密斯完成。 "喷火"飞机的设计成功之处在于采用了大功率的活塞式发动机(如梅林63型的功率为1710马力)和良好的气动外形设计。半纺锤形机头,有别于当时大多数飞机的平秃粗大机头,整流效果好,阻力小。发动机安装在支撑架后的防火承力壁上,背后便是半硬壳结构的中后部机身。机翼采用椭圆平面形状的悬臂式下单翼,虽制造工艺复杂,费工费时,但气动特性好,升阻比大。同时是英国第一种成功采用全金属承力蒙皮的作战飞机。"喷火"飞机的全部固定武器、主起落架和冷却器等都装在机翼内,单座座舱视野良好。 "喷火"战斗机的综合飞行性能,在战时始终居世界一流水平。与同期德国主力机种Bfl09E战斗机相比,除航程和装甲等略有不及外,在最大飞行速度、火力,尤其是机动性方面均略胜一筹。由于"喷火"的翼载荷比较低,因此与常采用"高速接近,一击就跑"战术的德国战斗机格斗时,可通过机动性好的优势夺取攻击主动权。 根据战争的需要和在使用中的经验教训,维克斯-体泼马林公司对"喷火"飞机一方面大量生产,一方面不断进行改进改型。特别是从"喷火"Mkl2型开始换装功率更大的格里丰(即"秃鹰")发动机后,其极限速度突破了700km/h大关,各项战术、技术指标均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此后继续对飞机进行改进,主要内容有增加燃油容量、加装20毫米口径机炮、采用先进的低阻翼型、重新设计尾翼等。先后发展了战斗机、战斗轰炸机、侦察机、教练机和舰载战斗机等诸多改型。"喷火"式飞机可算得上二战中作战飞机的大家族,归纳起来可分为陆基型"喷火"和舰载型"海喷火"两大系列,共40余种型别。"喷火"飞机还曾出口或转让生产,成为不少国家的主战机种,直到50年代中期才退出现役。 其中产量最大的有"喷火"Mk5和Mk9两种型别,均超过5000架。"喷火"Mk5于1941年问世,细部改进颇多,装一台1140马力的梅林型发动机,火力加强。可装8挺7.7毫米口径机枪,或2门20毫米机炮和4挺机枪。Mk5C还将水冷却器移到了机头下方,可带228千克(500磅)炸弹。"喷火"Mk5共生产了6479架,是英国空军的主力。 "喷火"Mk9是专为抗衡德军的Fwl90战斗机而发展的另一种主要改型,改装梅林61型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为656km/h,高空性能良好,配备有2门机炮和4挺机枪,共生产了5665架。 战后,"喷火"仍在不断改进,如Mk21型结构上有较大改动,装四门20毫米机炮,可挂炸弹。 海军使用的舰载型"喷火"一律称作"海喷火",也有近10种改型。开始的"海喷火"只是在"喷火"Mk5的基础上加装着舰钩或加强起落架而成,直到"海喷火"Mk3才采用可人工折叠机翼,改装梅林55M型发动机(1585马力),后又改用功率更大的格里丰15型发动机,而成力二战后期主力舰载战斗机。 习惯上不分"喷火"和"海喷火"统称为"喷火"式飞机。该机不但在技术性能上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一流的,而且在数量上也位居世界前列。据统计,陆基型"喷火"飞机总产量力22907架(一说为22759架),舰载型"海喷火"总产量为2556架(一说为2408架)。"喷火"式飞机连续生产了12年后,在英国本土于1947年10月关闭生产线;在国外,1954年4月1日,马来西亚仿制的最后一架"喷火"Mkl9型飞机出厂。一代名机从此便退出战争历史舞台,成力博物倌的陈列品。 相关专题:二战回顾:1940不列颠空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