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感思 用科技铸就和平利剑(7)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 08:18 解放军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声纳技术 探测水中目标 1943年5月,大西洋争夺战进入决战阶段。5月11日下午,“赫斯佩鲁斯”号驱逐舰上的盟军护航队司令唐纳初·麦金太尔海军上校警觉地眺望着前方波涛汹涌的洋面。突然,声纳军士考斯特报告:“右后舷发现一艘敌潜艇正急速下潜。”麦金太尔立即命令驱逐舰全速扑向敌艇,15秒钟后,第一波次深水炸弹被投入水中。与此同时,水下的“U-223”号潜艇为了甩掉英舰声纳的搜捕,采取低速行驶。然而,这并没有逃脱声纳的追踪,随着“哒-哒-哒”潜艇反射波在声纳器中回响,麦金太尔很快就捕捉到潜艇的准确方位,一声令下,第二波次深水炸弹又被投下去。一连串的爆炸发生了,“U-223”号潜艇被迫浮出水面,以失败告终。这场海战短暂的片断,反映了声纳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潜战中的重要作用。 1490年,意大利著名画家和发明家达·芬奇曾记述了“把两端开口的长管插入水中听测远处航船”的方法,这是声纳技术的最早雏形。声纳技术的起源虽然历史悠久,但“声纳”一词却是在二战中出现。顾名思义,声纳是一种利用声波探测水中物体,进行水声通信、导航和水中武器制导的电子设备。 在二战欧洲战场,为争夺对大西洋的控制权,同盟国和轴心国都大力发展水下攻击和反潜能力。声纳技术作为导航和探测水下舰艇活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国舰艇装备中,随后又相继出现了航空声纳和海岸声纳。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欧洲战场被击沉的潜艇中有60%是通过声纳技术发现的。 二战之后,随着潜艇技术性能的迅速发展,下潜深、航速快、攻击力强、噪声小的核动力潜艇出现,对声纳技术提出严峻挑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新材料和探测等高新技术在声纳装备中的应用,较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声纳技术已经显露出探测距离远、定位精度高、搜索速度快、监视目标多、敌我性质识别准、自动化处理能力强的特点。当今,声纳技术进一步呈现出低频化、精确化、主动化、多样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相关专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