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备动态 > 正文

无托步枪:法国FAMAS突击自动步枪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 10:31 新浪军事
无托步枪:法国FAMAS突击自动步枪

FAMAS F1突击步枪布局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无托步枪:法国FAMAS突击自动步枪

FAMAS G2突击步枪出口型


法国FAMAS F1突击步枪组件


携带FAMAS F1突击步枪的法军士兵

  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GIAT)在研制FAMAS突击自动步枪之初,就对其战斗使用进行了明确定位,使其在战术技术性能上可替代9毫米MAT49冲锋枪、7.5毫米MAZ49/56自动装弹步枪及部分轻机枪。这种新武器应具有约300米的中等射程,可发射各种枪榴弹,杀伤敌方装甲设备和有生力量。在步枪设计上,还特别注重保障左右手射击时的方便和舒适。

  1967年,法国武器设计师特里耶和库拜开始研制低脉冲突击步枪,1970年8月,最终决
定使用5.56毫米低脉冲子弹,主要是M193型5.56×45毫米“雷明顿”子弹。1971年,GIAT旗下的圣艾蒂安武器制造厂(MAS)研制出10支突击步枪样品进行试验,代号A1,使用结构上与M193子弹类似的5.56毫米子弹。1973年,这种步枪的第2种改型在萨托里武器和军事装备展上首次亮相,法国低脉冲步枪以其结构紧凑性让所有专家为之吃惊,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根据Bull-pup结构布局量产的编制突击步枪。步枪自动化装置在枪托上,弹匣在后,扳机在手柄之前,这种布局能在维持枪管200毫米正常长度的情况下减小步枪长度,这一点在现代作战条件下非常重要,因为步兵现在主要是乘坐战车或直升机向前推进,步枪长度缩减便于携带使用。这种步枪总长757毫米,比美国M16、比利时FNCAL、意大利AR-17“贝雷特”、瑞士SIG SG530-1、以色列“加利尔”等同类步枪短220毫米,比德国HK33步枪短160毫米,从而在机动性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

  1973-1976年,法国对这种新武器进行了全面试验,确认其适于军事使用,不过,A5型步枪批量生产计划却被推迟,一个主要原因是个别部件,特别是击发装置需要修正,加装3发短梭连续射击自动限动器。在经过系列改变后,1977年8月8日,装配3连发自动限动器的A6型步枪开始装备法国陆军,代号FAMAS F1,到1984年初,法国陆军所有前线部队都已换装5.56毫米F1步枪,总数为30多万支。

  法国武器研制商之所以能在缩短步枪长度方面做出突破,主要是在步枪布局方面,使锁膛机尾杆和击发装置后移到枪托上。类似结构方案主要特点是瞄准装置高位配置,使用普通枪托的步枪,射手在瞄准和射击时,脸部与步枪活动部分有一定的距离,而在法国新型步枪上,射手直接接近换弹手柄和装退弹口。Bull-pup布局使连续射击时的战斗密度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枪膛轴心经过枪托上部,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射击时枪口向上的偏差。200米射程10发一组点射时,FAMAS步枪散射面积为400毫米。

  设计时,特别注重保障左右手射击舒适度,新型步枪能让左撇子们不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瞄准装置位置较高,无论装退弹器装配在左边或是右边,射手都能使用塑料盖关闭另外一个不使用的口,用腮帮或腰带作支托时也能左右固定,因为装退弹手柄位于机心匣之上,移动手柄之下。因此,无论是用左手还是右手射击,都非常方便。

  FAMAS F1步枪的自动装置使用非常合理的工作结构,采用杠杆型半自动栓反冲原理,非常简单,有效,可靠。

  另外一个主要部件是枪管组。枪管弹膛内有16个44毫米长的刻槽,枪管前部有几个环形突出部,可与移动套筒一起作为各种尾部装置,以各种初速度发射榴弹。枪口部螺纹配置上固定有一个多孔消焰器。由于FAMAS步枪射速较高,为1000-1200发/分钟,枪管受热厉害,外部表面上装配有横肋散热片。机心匣由轻合金制成,准星和其他结点都由螺桩固定在枪管上。机构部件在两个塑胶盒内,其中有移动手柄,可同时用作支点的保险。

  步枪活动部分由枪栓、锁膛机尾杆、延迟开锁杆组成。枪栓内有撞针、挡弹板、弹簧,枪栓前部有装退弹器、螺塞、装退弹器使用的第二关闭孔。锁膛机尾杆后下部有槽,在枪栓运动时,与机心匣前突部相互作用,锁膛机尾杆前上端有复位弹簧动作筒槽,由螺桩固定。开锁减速杆由两个力臂组成,平行分布,以过梁相互联结,减速杆力臂保障枪栓与锁膛机尾杆间的运动耦合,过梁用于发射后向后移动撞针,排除提前按压撞针火帽的可能性。

  在连发射击时,不需要强制冷却枪管,因为这种步枪连发数量不超过100发,更长时间连续射击时,子弹可能会自燃。击发装置不仅能保障步枪点射或自动射击,还可3发短梭点射。击发装置在塑胶盒内,用螺桩固定在机心匣上,通过扳机旁边的两个转换器确定开火方式,通常有3种固定状态:保险、点射、自动射击。在固定数量成梭射击时,与其他类似步枪不同,FAMAS使用单独开关,开关钮在枪托下部,左右两手都能进行转换,有开和关两种状态。3发短梭射击时使用特殊控制装置。

  枪托和手柄由玻璃钢制成,枪托上部是弹簧减震器,后部有活动部分缓冲器。为减少反冲力对射手肩膀的作用,枪托后部装有橡皮底背。步枪套管上还固定有轻型双脚架,用于卧姿射击时固定武器。玻璃钢移动手柄还可用于防护瞄准装置和复位弹簧槽免受机械损害,防止手被滚烫的枪管灼伤。

  标准瞄准装置结构非同寻常,它和榴弹射击瞄准器都位于移动手柄内部,瞄准器和准星间的距离仅为330毫米,武器命中精度非常高。在100和200米距离内射击时使用可调瞄准器,300米距离时使用固定瞄准器。为提高夜间射击精度,瞄准器上装有镜筒,准星上有照射点。另外,瞄准器和准星的高度和方向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调节。移动手柄上部的瞄准装置由1个准星和2个屈光瞄点组成。准星高位分布是由直线枪托决定的,准星固定在弹簧片上,借助螺钉在支架上横向移动。后瞄准器也在移动手柄后支架上,固定在复位弹簧槽内,有两个铰接弹簧片,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可以装配两个长度不同的屈光孔。

  金属弹匣容量25发,侧板上有子弹数量目视观察孔。带弹匣(25发子弹)时,F1突击步枪重3.93千克,不带弹匣时重3.7千克,总长757毫米,枪管长488毫米,瞄准射击距离300米,子弹初速度950米/秒,射速900-1100发/分钟,战斗射速100发/分钟。

  北约所有国家陆军都装备有反步兵、反坦克、照明、烟雾用榴弹,能使用编制自动装弹步枪和突击自动步枪发射。因此,法国在设计FAMAS突击步枪时充分考虑到了发射类似榴弹的可能性问题,在尾部配有消焰器,可作为枪榴弹插座,发射各种榴弹。在发射0.51千克重的GRAFAC反坦克榴弹时,直接瞄准射程为80-100米,初速度70米/秒,标准破甲能力为300毫米。根据法国护法机关的特殊采购要求,FAMAS F1突击步枪还可装配特制的58毫米滑膛炮口套筒,发射催泪瓦斯榴弹。在发射0.5千克重的STRIM反步兵榴弹时,直接瞄准射程120米,初速度55-75米/秒,间接瞄准时,在瞄准仰角45度情况下,最小射程140米,最大射程360米,在瞄准仰角75度条件下,最小射程140米,最大射程180米。

  除FAMAS F1标准型突击步枪外,还研制、生产、装备了各种改型步枪,其中包括:5.56毫米FAMAS“突击队”自动卡宾枪,主要装备特种部队使用,由于截短枪管仅长405毫米,无法发射枪挂式榴弹;5.56毫米FAMAS“出口”自动装弹步枪,结构设计特点也不允许发射枪榴弹,主要用于商业出口;5.56毫米FAMAS“公民”自动装弹步枪,加长枪管长570毫米,使用.222“雷明顿”子弹,主要供应法国内部武器市场。

  国外军事专家对法国FAMAS F1步枪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突击步枪。不过,这种武器在乍得、黎巴嫩战事以及1991年伊拉克“沙漠风暴”行动中暴露出系列缺陷,都是Bull-pup布局枪械所特有的,大部分与枪托上的部件配置有关。弹匣位于手枪手柄后部,造成子弹装退困难,降低了步枪的战斗射速。在个别战斗情况下,需要射手从掩体(楼房、坦克等)左角射击,只能依左肩开火,尽管F1步枪弹壳抛射方向具有左右转换能力,但在战斗过程中,射手无法提前选择使用哪个方向作为掩护,因此造成使用上的不 便。不过,从整体上讲,F1步枪仍是一种相当可靠、高效的突击武器。

  为完善FAMAS步枪性能,法国GIAT公司武器专家进行了系列改进,结果于1994年研制出了FAMAS步枪的最新改型G2,与F1不同,它更简单实用,造价更低。G2步枪最大的改变是下塑胶盒,使用大尺寸扳机,结构上与澳大利亚AUG步枪类似。另外还根据北约STANAG4179标准,使用30发标准弹匣和北约标准弹药(5.56×45毫米SS109子弹),枪管内3个右边膛线螺距由305毫米缩短为228毫米,保障新型步枪既能使用法国M193子弹,又能使用北约SS109子弹。G2步枪空重3.61千克,带弹匣时重3.8千克,总长760毫米,枪管长488毫米,瞄准射击距离300米,子弹初速度925米/秒,理论射速1100发/分钟,战斗射速100发/分钟。

  G2新型突击步枪于1995年首次装备法国海军陆战队,之后为陆军换装,90年代末开始向其他国家出口。(书山)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