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备动态> 《国际展望》网络版 > 正文

美国损失的最后一艘轻巡洋舰:海伦娜号小史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 10:56 《国际展望》杂志
美国损失的最后一艘轻巡洋舰:海伦娜号小史

“海伦娜”号中雷时的位置说明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美国损失的最后一艘轻巡洋舰:海伦娜号小史

1942年6月在梅尔岛海军船厂进行维修和改装的“海伦娜”号。


1943年6月20日在南太平洋上机动中的“海伦娜”号,“圣路易斯”号和“檀香山”号。左边那艘就是“海伦娜”号。


1943年位于南太平洋停泊中的“海伦娜”号。
美国损失的最后一艘轻巡洋舰:海伦娜号小史

“海伦娜”号夜晚炮击蒙达机场的情景,6英寸火炮开火的炮口火焰十分清晰,这成为后来殉难的重要原因。

美国损失的最后一艘轻巡洋舰:海伦娜号小史

被日本鱼雷击中正在燃烧中的“海伦娜”号,它不久即将消失。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瓜岛血泪

  12日夜晚,美军护卫队在将运输队护送到安全水域之后返回了铁底湾。包括“海伦娜”号在内的5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排成单列纵队,自东向西沿瓜岛海岸前进。23时,日军的炮击舰队(包括“比睿”号、“雾岛”号2艘战列舰和1艘轻巡,14艘驱逐舰组成)也抵达萨沃岛南水道。除3艘驱逐舰留在萨沃岛以西警戒,其余的以1艘轻巡和11艘驱逐舰组成伞形警戒幕(前卫),而2艘战舰跟随其后,从南水道进入瓜岛以北,自西向东航行。

  随着相向双方不断接近,1时23分,装备SG雷达的“海伦娜”号又一次首先发现敌人。1分钟后,舰上雷达官报告:“发现大型不明舰只,方位320,距离32000码”。1时25分,“海伦娜”号上的雷达操作员再度报告说:“雷达发现船只,方位310,距离31900码。”6分钟后,“海伦娜”号又报告“敌3艘舰只,方位312,距离26000码。”随后,补充报告,“航向107,速度大约23节。”但是“海伦娜”号这一系列报告在短时间里让卡拉汉无法判断清楚敌情,因为他一直在试图确定他的军舰如何穿越敌舰队的“T”字横头。在浪费了宝贵的时机之后,美军舰队向右转向,以抢占“T”字横头阵位,但是美军打头驱逐舰“库欣”号发现3000米处有目标而紧急左转,导致后续舰队形一片混乱。几乎同时,美军舰队也被日军发现。

  本来,美军尽管队形不佳,可是毕竟先发现敌舰,占有先机,然而不幸的是,卡拉汉少将的旗舰“旧金山”号装备的雷达陈旧,性能欠佳,所以他不得不通过报话机与“海伦娜”号联系,以获得敌情报告。由于在旗舰上,听取报告和下达命令共用一部报话机,因此干扰很大,影响了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决策速度,给予了日军可乘之机,使得“海伦娜”号的信息战术优势被白白浪费掉了。

  1时50分,双方几乎同时开火。这时美军舰队已经闯入了日军队列之中,两边都是日本军舰,在极短的时间内,所有的军舰混成一团。此时,“海伦娜”号接到卡拉汉少将一个愚蠢的命令,要求奇数舰向右侧射击,偶数舰向左侧射击。这个命令导致好几艘美军军舰只能挨打,无法还手或者找不到敌舰却误伤友舰。但是作为编队中的第8艘的“海伦娜”号却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舰上的雷达一直在追踪先前发现的目标,所以在混战中它成功地避开了受伤的友舰。它尽自己的能力实施机动,不断地全速-停车-全速,而同时舰上的水兵焦急地看着6英寸大炮以最快的速度旋转向敌人的位置,炮口对准了那些敌舰。

  当射击命令下达的时候,“海伦娜”号打开了探照灯,罩住了近处的一个目标。就在开灯的瞬间,舰上的15门6英寸大炮开始怒吼了,它以每门每分钟17发的超高速发射(这比理论值每分钟要高7发)。这个速度持续发射了超过2分钟,直到目标开始猛烈燃烧。根据舰上军官的识别,这个目标象日本的“晓”号驱逐舰。另外,根据这艘燃烧军舰发出的光照亮海面后的观察,早先SG雷达对敌人位置的判断基本是正确的。

  “海伦娜”号不仅表现英勇,它的运气也不错。相对位置偏后的它并未遭到日军集中火力的射击,仅零星得挨了少量炮弹。其中一发炮弹贯穿了前烟囱,一发打坏了探照灯台的支架,还有一发击中了扇状舰艉的水上飞机起重机,这些都不是重要部位。而在它之前的3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非沉即伤。当日军朝美军舰队射雷时,它又未受威胁,在它身后的“朱诺”号轻巡则被日军发射的鱼雷命中锅炉舱而丧失战斗力。

  战斗在持续短短24分钟后结束,日本舰队首先撤出战场,遭受重创的美军舰队也无力追击。“海伦娜”号掩护失去战斗力的“旧金山”号和“朱诺”号退出了战场。是役,美军沉没1艘轻巡,4艘驱逐舰,另有2艘重巡,1艘轻巡丧失战斗力,2艘驱逐舰重创,卡拉汉少将和斯科特少将均战死。日军则沉没2艘驱逐舰,1艘战列舰丧失战斗力,1艘轻巡和3艘驱逐舰受创。虽然美军损失惨重,但是破坏了日军炮击亨德森机场的企图,还迫使日军增援船团返航,有力地支援了瓜岛作战的美军,而“海伦娜”号的优异表现无疑是其中的一个璀璨的亮点。

  ⊙ 新乔治亚岛争夺

  时隔不久,“海伦娜”号就获得了为瓜岛海战牺牲战友复仇的机会。1943年1月4日,它被编入了新的第67特混编队(3艘美国轻巡,1艘新西兰轻巡,5艘驱逐舰),在瓦尔登·L·安斯沃思海军少将的率领下,参加了对新乔治亚岛日军据点的炮击行动。5日,它的6英寸大炮射击了蒙达,摧毁了日军的一批补给品仓库和海岸炮位。23日,“海伦娜”号第二次随编队出发,炮击科隆班加拉岛和新乔治亚岛的斯坦摩尔地区。

  接下来的整个2月,它就一直在瓜岛水域巡逻和掩护运输舰队。2月11日在科拉海,它携带的1架水上飞机配合“弗莱彻”号驱逐舰(DD-445)将日军吕-102号潜艇击沉于南纬14度15分,东经161度59分的水域。

  2月中旬,它所在的编队进行了重组,并被命名为第18特混编队。随后,“海伦娜”号抵达澳大利亚悉尼,进行短期检修,并于3月返回圣埃斯皮里图岛基地。刚回到一线,它就参与了新的行动。4月4日,第18特混编队出海执行掩护在所罗门槽海的扫雷编队的任务。6日,完成任务后离开海区,于7日返回图拉吉军港。

  6月,第9巡洋舰分队恢复,以安斯沃思少将出任分队司令,“海伦娜”号第二次被编入该部。美军又以这支部队为基干组成第36特混编队第1分队(以下简称TG36.1),归安斯沃思指挥,准备掩护新乔治亚岛的登陆。7月3日,登陆正式实施,它所在的TG36.1(包括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担负掩护船团安全抵达莱斯湾和登陆火力支援的任务。4日午夜,运输船团(7艘快速运输船,运载美军2个步兵团和陆战团部分兵力共2600人)在TG36.1的掩护下出现在新乔治亚岛的莱斯湾。从午夜开始,“海伦娜”号和友舰一起对滩头实施火力准备,而美军登陆部队乘着夜色开始冲击,天亮后全部登陆。美军舰艇继续实施火力支援,并炮击了附近的巴洛科和韦拉两地的日军阵地。之后,顺利完成任务的“海伦娜”号和友舰一起经新乔治亚海峡于下午15时左右返回图拉吉港。

  ⊙ 库拉湾余梦

  7月5日,得知美军在莱斯湾登陆的消息,日军从第11、22、24、30驱逐队组织10艘驱逐舰分成2支运输队和1支掩护队运载陆军部队2400名、物资180吨,在第3水雷战队司令秋山辉男少将的指挥下,增援新乔治亚岛的守军。日军在集结中就被美军发觉,因此美军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中将立即下令刚返回图拉吉的TG36.1重新开赴战区,截击日军编队。

  当晚,“海伦娜”号和2艘轻巡,4艘驱逐舰在安斯沃思少将的指挥下出航,并以29节的高速穿越新乔治亚海峡。当日接近午夜时分,“海伦娜”号所在的编队抵达了新乔治亚岛西北角,开始进入库拉湾。整支编队航速降低到25节,搜索前进。

  此时,日军编队已经在22时左右先于美军编队进入库拉湾。除第1运输队前往韦拉湾卸载之外,掩护队和第2运输队返回湾口警戒。23时40分,“海伦娜”号的的雷达发现了向湾口开进的日军编队,立即报告。安斯沃思少将立即指挥编队向西北航行,企图插到日编队前方,抢先炮击。3分钟后,日第2运输队改向,驶往韦拉湾卸载,而掩护队继续前进,并于23时48分发现右前方的美军编队。5分钟后,秋山令第2运输队返回增援。

  23时57分,美军编队与日军掩护队距离已缩短至6200米,安斯沃思少将下令开炮。“海伦娜”号借助SG雷达的引导,用6英寸主炮猛烈开火。它和“檀香山”号、“圣路易斯”号轻巡洋舰的炮弹十分准确得命中了日军掩护队所属的 “新月”号、“凉风”号、“谷风”号3艘驱逐舰。而为首的“新月”号尤其损伤严重,位于该舰上的第3水雷战队司令秋山当场被弹片击中要害身亡,水雷战队幕僚也全体战死,舰体本身舵机失灵,只得退出战斗。此外,“凉风”号前主炮中弹,机关炮的弹药箱起火,舰体多处被击穿;“谷风”号锚链舱中了1弹,幸未爆炸,粮食舱进水。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海伦娜”号没有使用无焰火药,猛烈的火炮反而等于暴露了自己。夜色中,尚能战斗的“凉风”和“谷风”两舰以它开火的闪光为瞄准点,齐射16条鱼雷。7分钟后,它被日军发射的1条鱼雷击中,舰体向左倾斜。在接下来的3分钟里,它又连续被2枚以上的鱼雷命中,在极短的时间里折断成两截,海水快速得涌入各个舱室。然而全舰官兵训练有素,在得知弃舰命令之后,多数人还是迅速集中到了右舷,跳海逃生。

  随后,舰体的后半截很快消失在水面,只留下舰艏高高翘起,指向天空,仿佛死不瞑目一般。在它的周围许多官兵簇拥着它,静静地等待自己人的救援。“海伦娜”号沉没的坐标是南纬7度46分,东经157度11分。

  ⊙ 水兵残照

  “海伦娜”号的历史到此结束,可是军舰上的官兵在之后几天内经历了难以置信的苦难。在它沉没大约半小时后,2艘美军驱逐舰“尼古拉斯”号(DD-449)和“拉德福”(DD-446)才赶过来救援。

  然而救援工作一直不顺利,2艘驱逐舰的雷达很快就发现有敌舰目标接近,正在紧张时,敌目标又退走。之后,日军“天雾”号驱逐舰又返回战场救援“新月”号的落水官兵。大约在5时15分,该舰被2艘驱逐舰发现,2舰立即放弃营救工作,实施攻击,“天雾”号受创逃跑。接着2艘舰重新开始搜救。到6时,天色已经大亮,而日军完成卸载任务的2艘驱逐舰再度出现在附近水域,2艘驱逐舰又停止救援,前去驱赶。日军无心恋战,短促交火后退走。此时,2艘驱逐舰的指挥官认为天亮后日军的空袭将要来临,于是他们仅载着捞起的275名生还者返回了图拉吉港。驱逐舰离开时,留下了由4艘驱逐舰志愿人员驾驶的救生艇。

  “海伦娜”号的舰长海军上校C·P·塞西尔则组织了一支由3艘大型动力救生艇组成的小舰队,每艘大救生艇拖曳着1只救生筏。这只小舰队载着88名幸存者马不停蹄地航行到了距离莱斯湾7海里的一个小岛。这批人在次日早晨被“格温”号(DD-433)和“伍德沃思”号(DD-460)发现而救走。

  另一批大约有200人,他们拿“海伦娜”号的舰艏当成了他们的救生筏,但是很快这个舰艏就沉没了。随着海军一架PB4Y解放者飞机的到来,他们的灾难延迟了。这架飞机投下了一些救生背心和4只橡皮救生艇。伤员被安置到了救生艇上,身体情况良好的则围在救生艇边,尽力推着它们向最近的科隆班加拉前进。但是风和海流把他们带向敌方水域。经历了一段痛苦折磨的时光之后,一些伤员死去了。美军的搜救飞机没有找到他们,在他们逆风方向的科隆班加拉却离他们的视线越来越远,直至消失。次日早晨,韦拉拉韦拉岛出现在他们的眼前,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于是奋力划去。拂晓时分,仅存的3只救生艇上的官兵,观察了这个距离1海里外的岛,确认安全后,全体人员转移到了岛上。2名海岸观察哨和友好的当地人尽最大的努力接纳并照顾了他们,还用无线电向瓜岛报告。之后,这166名幸存者为了躲避日本巡逻队,他们又转移到了丛林之中。

  几艘水面舰艇进行了最后的营救,除了原先的“尼古拉斯”和“拉德福”号,“詹金斯”号(DD-447)和“奥邦农”号(DD-450)也加入了搜救队。7月15日,搜救队正式出发,并将搜索范围扩大到更大的水域。

  在7月16日夜晚,搜索队发现了先前躲在韦拉拉韦拉岛上的165名“海伦娜”号幸存官兵和16名中国人(据说是从临近的日本人控制的岛屿逃出来的)。至此搜救行动基本结束,“海伦娜”号的近900名官兵中有168名死亡。

  “海伦娜”号是第一艘授予海军单舰荣誉的军舰。这个荣誉是表彰它在埃斯佩兰斯角海战、瓜岛海战、库拉湾海战中的表现。此外,它还获得了亚太地区战功奖章和7颗战役之星。

美国损失的最后一艘轻巡洋舰:海伦娜号小史

SG微波水面和低空搜索雷达

  在1942年8月-1943年底的所罗门岛链系列夜间海战中,SG雷达与舰船间无线电通话器成为美国海军极为有用和可以倚赖的装备。

  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就已经清楚微波雷达在探测低海拔高度的物体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在当时没有功率足够大的信号源来支持这种频率下的使用,因此微波雷达的开发就被搁置起来。1939年,英国科学家发明了脉冲式磁电管,这解决了一直困扰微波雷达研制的信号源功率问题。1940年,在英美为抵御法西斯扩张而秘密进行的军事科技交流中,英国人向美国人提供了微波雷达必需的磁电管(我们家庭常见的微波炉也使用磁电管)。

  此后,美国显示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一种工作波段在3000兆赫兹的原型雷达就被制作出来,它成为SG及其他后续各种微波雷达(SE、SF、SH、SJ、SL、SM、SN、SO、SP、SQ、SV)的鼻祖。理论上,微波的频率使得雷达拥有相对较小的外型和相对稳定的性能,这些都在使用中被证实。1941年6月1日,它第一次被安装在排水量仅1215吨的克莱姆森级驱逐舰“塞姆斯”号上作试验,试验获得了极大成功。

  1942年初,可用于实战的SG雷达正式问世。它由雷声公司(Raytheon)生产,体现了当时科技和制造工艺的先进水平。该雷达是第一种组合有平面坐标指示器(PPI)的雷达,这种指示器的工作方式和今天的雷达一致,在屏幕上显示一系列标有相应距离的同心圆,载有雷达的船处于圆心,这可以清楚、直观地向雷达观测员显示雷达载舰周围的情况,使得无论是导航、定位,还是威胁评估都变得非常容易。

  SG雷达的小尺寸天线使得包括驱逐舰在内的许多军舰都适合安装,扩大了使用的范围。从1942年4月开始,它被安装到美海军的军舰上,先后总共装备了有1000套以上。SG型雷达包括SG、SG-1、SG-1b、SG-2、SGb、SG-3等6种型号。除SG-3之外的5种型号是二战中最大量装备使用的,从1942年到1943年为止,一共生产了955套。这5种型号间差异不大,都是根据战地实际情况作的微小改动。

  SG-3相比前5种型号有了重大改进。该雷达使用了一种新的合成天线,使用8.6厘米的波长,能提供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精确的分辨能力。它于1945年中期开始生产,没能赶上二战最后阶段的战斗。但是SG-3雷达一直使用到了60年代。

  SG型雷达的主要技术数据:峰值功率50千瓦,工作频率3000兆赫兹,脉冲频率重复周期775次/秒,距离误差200码,角度误差2度,分辨能力400码、2-3度,重量3000磅,探测距离22海里(战舰),15海里(驱逐舰),15海里(500英尺飞行高度的轰炸机)。

  “海伦娜”号(CL-50)的战术数据

  舰体全长185.42米,水线长182.88米,舰宽18.82米,吃水6.93米,标准排水量9700吨,满载排水量13400吨。装备5座3联装MK16 152毫米主炮,4座双联装MK12 127毫米副炮。战争后期还装有4座4联装40毫米博福斯高炮,24门厄利孔单管20毫米炮。主炮塔正面装甲159毫米,主装甲带装甲32-127毫米,水平甲板装甲51-76毫米,司令塔装甲57-127毫米。装8台巴布考克-威尔考克斯锅炉,4台威斯汀豪斯蒸汽轮机,输出功率10万马力,续航力14500海里/15节。舰员编制888人(战争时期最多可达1200人)。另装备2具弹射器和4架水上飞机,无鱼雷发射装置。 □ 爱 澜

上一页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