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国际展望》网络版 > 正文

外国军事观察家另类解读-中国电子情报卫星计划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11:12 《国际展望》杂志
外国军事观察家另类解读-中国电子情报卫星计划

中国正在寻求天基情报搜集能力?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外国军事观察家另类解读-中国电子情报卫星计划

中国对外展出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轨道舱。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将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载人航天科技的国家。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全程记录
外国军事观察家另类解读-中国电子情报卫星计划
美国的侦察卫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为多国部队获得了丰富的技术情报,也使各国对太空军事科技的兴趣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外国军事观察家另类解读-中国电子情报卫星计划
英国《简氏情报评论》上刊登的中国风云一号卫星外形想象图。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神舟”轨道舱隐藏着秘密吗?中国正在寻求天基情报搜集能力?

  外国军事观察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另类解读——

  - 编者按:本文编译自英国《简氏情报评论》2003年12月号,作者戴斯蒙·波尔现供职于澳大利亚国家大学战略及国防研究中心,长期密切关注远东地区发展航空航天能力的进展。2003年中国继苏联、美国之后成为第三个用自身力量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西方立刻开始充斥有关“中国致力于提高太空军事能力”的言论,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宇宙飞船轨道舱的推测研究,进而对中国情报搜集卫星家族展开分析,代表了许多西方情报专家对华航天情报搜集能力的看法。本刊特编译此文,并非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2003年10月16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内蒙古草原安全着陆的那一刻,中国骄傲地向世界宣布: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的顺利回收无疑是中国人的一项伟大成就,杨利伟及“神舟”五号返回舱也因此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一些军事专家们却把目光投向了依然遨游在太空的“神舟”五号轨道舱,并对其携带神秘装备议论纷纷、浮想连翩。据这些专家判断,“神舟”系列飞船轨道舱是中国电子情报卫星发展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布局,“神舟”飞船轨道舱将赋予中国崭新的航天情报搜集能力。

  ⊙“神舟”飞船轨道舱猜想

  “神舟”飞船是根据“921-1载人航天工程”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制造的。在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展历史上,世界各国曾走过相似的途径。早期的飞船都是采用两舱设计,如苏联的“东方”号、“上升”号,美国的“双子座”号飞船。只有在技术较为成熟的条件下,才可能使用技术更为复杂的三舱设计并保证其安全性。美国“阿波罗”号飞船和苏联/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等第三代飞船都是按三舱方式设计的。负责飞船整体设计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大胆提出不走苏美载人航天发展的老路,实现技术大跨越,直接研制国际上第三代飞船的设想并得到采纳。该研究院还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载人飞船“三舱一段”方案,即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的飞船方案:轨道舱在最上面,返回舱在中间,推进舱在最下面。

  轨道舱位于飞船的前部,为密封结构,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在两侧各装有可绕单轴旋转的太阳电池阵,在外部还装有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等。在执行交会对接任务时轨道舱前部安装一个对接机构。在不执行交会对接任务时,轨道舱前端安装的是附加段。由于前五艘“神舟”飞船都没有对接任务,因此,轨道舱前端安装的是附加段。然而,就是这个神秘的附加段引起外界的广泛猜测。

  2000年,中国曾公开展示“神舟”飞船的缩小比例模型,从模型中可以发现,“神舟”飞船轨道舱的前端安装有一个矩形盒(0.95X1.13X0.8米),并从这个盒子顶端伸出3根长0.4米的可伸缩性天线杆。底端则是内径为1.1米的半圆形环状物,弧圈上连接着入口朝向地球的7根矩形管。这种奇特的造型引起了军事专家们的强烈兴趣,究竟这些设施为何物?它们将起何种作用?人们无从得知。

  正当人们对“神舟”一号轨道舱的奇特外形百思不解之际,2001年1月“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上天。中国的官方电视台播放了飞船在太空运行的模拟动画,这次播放的画面让早就留意上“神舟”飞船轨道舱的西方军事专家们欣喜若狂,因为他们从画面中清晰地看见:从轨道舱的矩形盒上伸出3根天线杆,这些可伸缩性天线杆的顶端还带有与其垂直的、由7根偶极天线(编者注:由直线向外延伸的两根相同的杆组成,信号常从中间反馈)所构成的八木天线(注:八木天线是一种定向信号接收天线,由与水平的避雷针平行的几个偶极天线和绝缘平面组成,常用作收音机或电视的天线,因日本电气工程师八木秀次而得名)。八木天线的长度超过1米,并且指向地球。军事专家们立刻明白,轨道舱所携带的这些设备及天线是用于接收电子信号。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次日,中国电视台又播放了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的动画,从这动画可以更清晰地看见3根天线杆长度超出太阳能电池板约1米左右,根据电池板的长度推测,3根天线杆长约4.5米。

  这些画面使军事专家们确信:这些奇怪的设备是用于电子情报搜集!在众多专家的分析中,要数瑞典军事专家西文·格拉汉对这些电子情报设备的推测最为全面、合理。据他分析,偶极天线平均约0.5米长,最短的长约0.15米,适用于截获从300兆赫到1000兆赫频率的电磁信号。

  三根八木天线经过线性极化形成三个极化面,其中一个极化面垂直于另外两个相互平行的极化面。其工作原理是:以两个平行面天线作为干涉仪,而与这两个面垂直的极化面用以判定所接收电波的极化程度,通过三角波形的测量可以计算出所截获电波的方位。

  而环绕在半圆形物体弧圈上的7个矩形管很可能是一种波导管(注:波导管是一种波导物质边界装置,形状是一根固体电介质杆或充满电介质的管状导体,能够导引高频电磁波),可以用来收集波导束或者反射波导辐射,以探测(定位及定性)毫米级雷达或其它电子传输信号。由于最外面的波导管与所指向的地平面成12度角,因此可以获得有限的超地平面侦察能力。然而,由于受到“神舟”飞船轨道(350公里轨道)及倾角(42.4度)的限制,纵然有超地平面侦察能力,“神舟”飞船的电子情报接收设备只能接收到环绕中国西部及南部国家和地区的信号,如台湾地区的信号,却无法探测俄罗斯及日本北部的电子信号。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由北京航天指挥及控制中心指挥,在山东青岛、福建厦门和新疆喀什的地面跟踪站将对飞船进行监控。“神舟”飞船的电子情报设备探测到信号数据后将把它们储存在卫星的大型存储系统中,待卫星飞临中国上空时迅速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站。设在中国西部边陲的喀什地面站是最先能够接收“神舟”飞船数据的基站,然而,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喀什地面站才会下载这些情报数据。正常情况下,飞船搜集的大量信号情报将传输给西安卫星控制中心及北京航天指挥及控制中心,由它们负责后续的处理工作。

  由于“神舟”五号轨道舱前端的外形与前4艘有所不同,因此,外界估计,“神舟”五号携带有其它不为人知的装备。有消息称,“神舟”五号轨道舱携带有光学侦察镜头,对地面目标的分辨率为1.6米。自2001年1月以来,中国已经发射了5艘“神舟”系列飞船,每个轨道舱都相当于一颗卫星,其工作时间大约为8个月。因此,在过去3年近2/3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具有电子情报搜集能力。

  ⊙ 前三代电子侦察卫星

  “神舟”飞船引起了人们对中国电子情报搜集能力的关注,实际上,中国自7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制电子侦察卫星。只是由于这些卫星的侦察结果从未公布于众,而且其研制过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所以,中国的电子侦察卫星发展计划几乎不为人所知。

  1969年8月14日,中国总理周恩来批准了“701工程”及风暴-1号(FB-1)运载火箭发展计划。其中“701工程”便是研制电子侦察卫星,中国起初把它称之为“技术实验卫星”。经过几年的研究与探索,上海航天局终于在70年代初研制出中国第一代电子侦察卫星,并制造了3颗这种卫星。

  1975年7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风暴-1号运载火箭把首颗技术实验卫星(1975-70A)送上了天空。其轨道特性为:近地点高度184公里,远地点高度461公里,倾角69度,轨道周期91分钟。这颗卫星经过50天的运行于1975年9月14日正常陨落地球。

  第二颗技术实验卫星(1975-119A)于1975年12月16日发射升空,其运行轨道类似于第一颗技术实验卫星:近地点高度为187公里,远地点高度为380公里,倾角68.9度,在轨道运行42天后,于1976年1月27日陨落地球。这两颗技术实验卫星使用的都是近地轨道,中国主要用它们搜集苏联的雷达及防空系统数据。

  第三颗技术实验卫星(1976-87A)于1976年8月30日发射升空。与前两颗技术实验卫星不同的是,它使用的是椭圆轨道,近地点高度为194公里,远地点高度为2030公里,倾角69度。这使得其侦察范围和使用寿命都大为改善。在轨道运行817天后,第3颗技术实验卫星于1978年11月25日正常陨落。

  毛泽东主席于1976年9月去世后,中国的技术实验卫星研究项目曾一度陷于停滞状态,由于FB-1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只有60%,上海航天局继而把精力主要投向研制长征-2号火箭(CZ-2)。

  1981年9月20日,风暴-1号运载火箭携带着3颗实践-2号系列卫星(SJ-2A、SJ-2B、SJ-2C)起飞,并将3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意义重大,它是风暴-1号执行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而且是“一箭三星”发射任务,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另外,此次发射标志着中国第二代电子侦察卫星——实践-2号系列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实践-2号的运行轨道为:近地点高度237公里,远地点高度1622公里,轨道倾角59.4度,运行周期103分钟。它的主要任务是探测空间物理环境、试验太阳能电池板对日定向姿态控制和大容量数据存贮等新技术。主星(SJ-2A)外形为八面棱柱体,其外接球直径为1.23米,高1.1米,重250公斤,携带了11种探测仪器,肩负着科学探测与新技术实验任务。最值得一提的是此颗卫星有大容量数据储存系统,卫星从世界各地采集的数据信号先储存在卫星里,当卫星经过中国的地面站上空时才把数据信号传输回地球,其传输的频率为160兆赫。

  SJ-2B卫星的有效载荷是一个重28公斤的被动雷达校准器。它包括一个直径为4米的镀铝表面球体,可用作导向光标。球体还通过长600米的丝带与一个直径为0.45米的金属球相连,用于雷达校准。喀什的地面控制与跟踪站成功地监测到这个金属球并进行了雷达校准。

  SJ-2A卫星及SJ-2B卫星于1981年9月26日正常陨落,而SJ-2C卫星在太空的使命于1982年8月17日才结束。SJ-2C装备有一个信标传输器(以40.5兆赫和162兆赫频率传输)用来测量电离层带电粒子的浓度对电波传输的影响。很明显,由三颗实践2号卫星组成的星座不仅能测定无线电波的发射方位,还能记录下这些信号并把它传送回地球的基站。

  1990年9月3日,中国发射了两颗大气-1号微型卫星,人们通常把此类卫星归类为中国的第三代电子情报卫星。这两颗大气-1号卫星与风云气象卫星一起由长征-4号火箭同时发射。三颗卫星被置于同一环形轨道,轨道近地点与远地点分别为90公里和800公里,倾角99度,运行周期为102分钟。大气-1号卫星(DQ-1A和DQ-1B)仅重4公斤。虽然没有明确的资料透露这些卫星携带了何种侦察设备,但军事专家认为,从这些卫星的轨道特性可以判定它们是用于搜集电子情报。

  ⊙ 前行中的阻力

  美国在电子侦察卫星的设计与制造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正在使用的“猎户座”同步轨道电子侦察卫星装备有直径超过100米的拦截天线,制造及发射此卫星的花费高达15亿美元。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并无足够的科技实力及财力来制造并维持此种卫星系统,但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的中国还是拥有了自己的电子情报卫星,虽然这卫星只有直径为几米的天线,与美国70年代使用的“流纹岩”电子侦察卫星属于同一个档次。

  天线的规模与质量决定了电子侦察卫星的侦察能力。为此,中国很早就试图获得卫星大型天线的制造与使用技术。由于国际上一些商用通信卫星的天线长度能够达到10-15米,这使得中国的技术及工程人员有机会通过商业途径接触大型天线技术,并且利用这些通信卫星来拦截特殊种类的电子通信。

下一页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