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影子”的战斗:全球反恐怖斗争2003 | |
---|---|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18:05 《国际展望》杂志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与“影子”的战斗不会停止—— 全球反恐怖斗争2003 □ 刘小军 在“9·11”事件发生后,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各国需要应对的重要问题。在原有基础上,美国和西方国家,俄罗斯与中亚各国,以及恐怖活动较多的东南亚国家,高度重视反恐力量建设,进一步强化本国反恐机制,其基本做法表现出鲜明特点。 ◎ 投入量越来越大 各国反恐投入之大表现在多个方面,从政策层面看,大幅调整安全战略,反恐地位显著提高。提升反恐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保证了反恐力量建设获得稳定性发展。 美国把打击和清除国际恐怖主义作为相当一个时期国家安全战略的中心目标,布什2002年7月正式公布美国历史上第一份《国土安全国家战略计划》,这一纲领性文件提出,保护美国免受恐怖袭击是美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所有工作都必须围绕这项首要任务展开。俄罗斯2002年10月召开国家安全会议,决定立即着手对俄“国家安全构想”进行修订,其要点一是把恐怖主义视为现实威胁,二是确立“先发制人”的反恐方针。北约布拉格首脑会议修订了北约的军事战略,明确反恐是北约的核心任务,强调未来的战略调整、体制编制、能力建设等都应围绕这一中心进行。 从立法层面看,迅速推进国家立法,反恐成为基本国策。通过国家立法,扩大执法机构打击恐怖活动权限,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加强对恐怖活动的惩治力度,使得反恐力量建设有了法理基础。“9.11”后美国会已通过了上百项反恐新立法,包括授予联邦政府在紧急情况下部署国民警卫队的权力、扩大总统使用反恐经费的权力等。 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对《反恐怖主义法》的修改,拟定了《非常时期严格限制反恐行动信息传播》等法规,以便更加符合消除恐怖威胁的目标和任务。英国加紧制订新的反恐怖法,准备扩大警察和海关部门的权限,强化有关移民问题的规定,切断恐怖分子的经费来源,有效提高政府各部门在信息和情报交流方面的效率,对现有的关于化学、原子和生物武器的立法也将进行修改,以防止恐怖分子获取、生产、使用和传播这些危险武器。日本国会通过了《反恐特别措施法》等三项法案,使自卫队可以反恐名义赴海外行动。东南亚国家也纷纷制订和完善反恐法规及措施,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相继修订了《刑法》、《洗钱法》等相关法律,加大对恐怖罪行的量刑力度,对恐怖组织财产实施清查和冻结,从严从重打击恐怖主义活动。 从物力层面看,各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反恐费用比例攀升。作为保证国家安全的重点,国家预算向反恐建设方面倾斜,“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一次性拨款250亿美元作为反恐专项经费,2003年度国防预算又一增再增,已达3930亿美元,较2002年剧增14%,其中反恐开支估计将增至600亿美元,由于进行反恐战争而增加的经费将另行审请拨款。预计今后还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保护,发展探测和应对计算机网络入侵、生化武器袭击的技术以及反恐所需的其他关键能力,加快专职国土防御的北方司令部的建设。俄罗斯最近决定增拨30亿卢布用于加强反恐行动,使2003年度反恐预算总额达2430亿卢布。英法日等国家2003年军费均有较快提高,其中用于反恐费用占了相当比重。英国军情5局把大约75%的预算花在反恐行动上,它的反间谍职责费用只占25%。 ◎ 专业性越来越强 为有效打击恐怖活动,许多国家都建有专职反恐特种部队,而且这种反恐部队又做出进一步专业化区分,比如根据不同任务分为防常规攻击特种部队;防核攻击特种部队;防生化攻击特种部队;防网络攻击特种部队。根据运用特点不同分为陆军特种部队;空军特种部队;海军特种部队。根据使用地域的不同分为某地域特种部队,像美国成立的“非洲之角联合特遣部队”。这些特种部队训练有素、作战有方、精干内行,随时可以发动特种突击,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核突发事件侦搜队,俄罗斯“阿尔法”特种部队,法国国家宪兵干预队,英国的第22特别空勤团,德国GSG-9部队等均是世界有名的反恐特种部队。以色列的参谋本部侦搜队、第13突击队等在反恐行动中屡有惊人表现。俄罗斯准备2005年前将内卫部队改编成“国民近卫军”,它主要由完全职业化的特种部队组成,作为“总统精锐部队”由总统直接控制,主要负责打击恐怖主义。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先后组建了“希望2002”等多支联合特遣部队,专门执行围剿恐怖组织的作战任务;新加坡成立反生化威胁特种部队,以快速有效应对恐怖主义生化威胁;马来西亚内政部设立了特别行动小组,搜查和拘捕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恐怖分子;泰国组建了12支反恐别动队,随时应对恐怖突发事件。 鉴于恐怖活动的隐蔽性和使用手段向高科技方面发展,如何开展有效的反恐斗争,成为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反恐科技研究与开发工作,不断发明新的反恐武器,更新反恐部门技术装备,提高发现恐怖分子伪装和侦破犯罪能力。要加强反恐人员技术、技巧、心理等综合能力培训,培养大批反恐技术专家、谈判专家与侦破专家。国防科研重点向反恐方面转移,不断提高反恐力量建设中的科技含量是大势所趋。 发展先进的反恐技术和武器装备 美国国家反恐怖研究与发展计划将耗资13亿美元开发反恐怖技术和设备,重点是可早期探明爆炸物藏匿地点的技术和手段、抵御恐怖分子大型炸弹袭击的措施、先进的监视技术以及基础设施安全防卫技术。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和圣地亚国家实验室有1600余名科研人员进行反恐新技术研究。 一些先进国家已拥有的反恐装备有:被动式毫米波相机,它运用红外技术,可记录并区分出人体的热量与所携带物品的热量的不同,因此安检人员很容易识别出藏带的武器和危险物品。微型反恐激光武器,它采用最新半导体技术和曲线光学技术,是一种“非致命”武器,它不会导致恐怖分子重伤或死亡,但可使对手致盲或暂时失去战斗力,用来解救人质十分有效。特殊气体,美俄都在积极进行不受《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制约的新化学武器的研制,开发与芬太尼作用类似的化学制剂。相貌识别技术,“9.11”后,面部识别技术变成反恐行动的前沿技术,各有关机构纷纷抓紧开发,已出现一种面部识别摄像机,采用了面部识别软件,可用于反恐作战、侦察和监视等。探地雷达,这种新技术可侦察深藏地下的目标。浮空器系统,它特别适合解决预警和控制系统之间的连通性问题,有助于增加监视和反应单元的协调和协同。 研究应对核生化恐怖袭击的办法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防核生化武器袭击的预案,建立了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的防范救援体系。在防范核威胁方面,已研制出加速器核材料探测器,用它可以探测放在铅块后面被屏蔽起来的铀、钚等核材料的三维图像,除用来检查过境车辆外,还可用于敏感设施的安全检查。研制出卡车异频雷达收发机,运输核材料的卡车司机在遇到袭击时,可通过信号收发机按钮向网管中心报警,该系统还可以对卡车的运动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在防范生物威胁方面,各国加强对生物剂的探测和防治研究,如DNA芯片技术,是将细菌和病毒的标志像印指纹那样刻印下来,通过基因库来进行识别。目前已出现自动病原体探测系统,这是一种高性能、低维护的技术,可以测试空气中是否有有害物质,当探测到空气中有有害物质时,它会自动向控制中心报警,尤其适合安装在地铁等较为封闭的场所。在防范化学威胁方面,美英在内的众多国家已经着手研制远距离毒剂的侦检系统,以便在几分钟内就能检测出神经性毒剂。同时开发污染清理技术,如圣迭戈去污泡沫可以清理几乎所有因化学武器而造成的污染,为了减少对建筑物和工艺品的破坏,该技术还可以使用气态的泡沫进行去污和消毒。 构建实现网络安全的防护屏障 面对信息恐怖的现实威胁,美、欧、日等信息大国已将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宏观战略层面,纷纷推出新的网络安全战略,加快建立与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强化中央政府的宏观协调与指挥能力,加大人力与技术投入,谋求构建应对恐怖威胁的网络安全屏障。在技术方面,重点提高针对复杂网络攻击的预警和阻截能力,同时加强网络自我防护的生存能力;强化网络攻击能力,达到可以对潜在的网络恐怖组织实施“主动攻击”的目标。加强网络应急部队的建设,美国各军兵种相继成立了各自的网络战部队,成员大多是受过特殊训练的计算机操作和监控人员。其空军、海军网络应急部队正在研发一种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被访情况,及时发现非法入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俄罗斯成立了信息安全领导机构,决定由国家安全会议组建特种分队和机构,专门研究和进行信息战,确保俄信息传输领域的绝对安全。 ◎ 信息流越来越重要 恐怖分子活动的高度诡秘性,使一般的情报信息收集很难发现其踪迹,及时获取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情报已成为反恐怖斗争的必要前提。各国加强反恐力量建设中都把强化和完善情报系统的作用,获取最大的信息流量做为重点解决问题,其普遍做法是:增加人员数量,优化人员配置;提高情报预算,加大资金投入;更新技术设备,增强搜集能力;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决策效率。 “9.11”后,美国中情局反恐中心的特工从300人迅速扩展到900人,联邦调查局去年9月招收了大约900名有电脑、外语和科技特长的雇员,并请25名中央情报局的情报分析专家到联邦调查局帮助工作。美2002年度的情报预算为300亿美元左右,2003年情报预算将在300亿美元基础上增加25%。为改变美国情报系统多年来各自为政的局面,集中力量,提高效率,加强合作,拟组建恐怖分子威胁信息综合中心,提高反恐情报处理、情报分析功能的特别行动中心。英法澳等国家强化情报机构反恐职能的同时,特别加强招募和培训人员工作。 为获取最全面的情报和信息,各国注重国际合作,加强情报机构的合作与信息交流,放宽对各机构间的资料交流限制,使之联网,实现资料共享。东南亚地区首次召开了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文莱6国军情局长会议,决定建立“东盟反恐多边情报产供交换机制”和有关恐怖组织的资料库。情报系统的触角不断向更为宽广的领域延伸,不但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还将向恐怖势力的内部渗透,力争做到早发现、早判断、早防范、早打击。 ◎ 部门涉及的越来越多 反恐力量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仅依靠军事力量来保证国土安全的传统安全观念有所不同,为做到对恐怖袭击提前预警,有效打击和紧急救护,各国努力建设机构完善,配置合理的反恐体系,形成应对自如,张驰有度的反应机制。反恐力量建设作为一个体系,一般包括指挥控制系统、情报预警系统、打击防范系统、救护援助系统和其它系统。它不仅涉及到军事机构,也涉及到地方部门;不仅包括政府机关,也包括民间组织;不仅有执法单位,也牵涉到科研、医疗等方方面面。美国成立的国土安全部,主要负责反恐事宜,它统辖了22个联邦机构,涉及的政府部门达上百个,其中包括白宫特勤署、海岸警卫队、边界巡警队、海关、移民与归化局、运输安全局和联邦紧急应变局等,全部雇员17万人,第一年预算近375亿美元。 在建立反恐体系过程中,各国注意做到这样几点: 1,注重集中指挥 一般都在国家一级设立地位较高机构,领导全国各级反恐工作。如美国在内阁层次上建立专门负责国土保安的政府专职机构国土安全部。 2,加强统筹协调 在整合国内反恐力量,组建统一指挥机构基础上,注重协调是进一步加强反恐力量的有力措施。美国的国土安全部实现了对国内各情报机构、治安力量以及各涉外机构的协调管理,同时成立北方司令部,统一指挥实施国土防御军事行动的部队并具体负责与政府部门,特别是国土安全部的协调,从而明确了指挥与协调关系。 3,强调反应灵活 许多国家的反恐机构注意成龙配套,协调高效,形成一种灵活有力的快速反应机制,力争做到在恐怖威胁发生时,迅速启动预先制订的“危机应对计划”,确保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采用最恰当的打击样式,灵活应对并战胜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形式出现的各种威胁。 提高反恐训练 由于反恐涉及的部门多,要做到有序和高效的处理突发事件,必须进行反复演练。美俄等国除加强反恐背景下的军事演习外,非常重视民间与执法部门的联合反恐演练,2003年英国演练了在恐怖分子袭击煤气供应设施时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应急能力,在地铁站遭受生化攻击时大规模疏散民众和紧急净化受污染地区的能力。美国组织“民用后备航空队”、“港口盾牌”等反恐演习,以提高伤患突击撤运、港口保护等能力。美还组建由安全专家和特种部队精英为主要成员的评估小分队,作为“红队”以恐怖分子思维方式分析、确定潜在的袭击目标和手段等,从而发现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开展救助系统建设 救援系统在反恐体系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其作用不容忽视。由于恐怖袭击的突然性,一般总是在恐怖事件发生后,一边进行打击,同时展开救援,而这种救援一旦不顺利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假如恐怖分子发动与“非典”疫情类似的生化袭击,没有一套强大救援系统必然陷入被动。美俄等国在这方面投入相当大,都有成套的救援预案。 2003年恐怖活动五大特点 2003年,从东南亚的印尼首都雅加达,到沙特首都利雅得、摩洛哥名城卡萨布兰卡、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再到伊拉克各地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去年的恐怖活动主要有五个特点: 大多数恐怖袭击都以自杀性人体炸弹或自杀性汽车炸弹为主要手段,而且是针对同一目标制造大规模的连环爆炸事件,以制造大规模的恐慌效应 有资料显示,据美国有线电视台统计,今年世界各地发生重大恐怖袭击事件13起,先后发生了沙特利雅得两度针对外国人住宅区的爆炸案、摩洛哥卡萨布兰卡5起连环爆炸案、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万豪酒店炸弹案和孟买连环爆炸案、伊拉克纳杰夫阿里清真寺汽车炸弹案,以及土耳其两座犹太教堂爆炸案,造成了数千名无辜生命的伤亡。 恐怖袭击的目标在不断扩大 2002年主要是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目标,在2003年美国打击伊拉克以后,形成了一个以伊拉克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一个恐怖活动高发区,高发区的恐怖活动不仅针对以美英为首的联军,而且针对国际组织和无辜百姓。种种情况表明,恐怖分子已经采取了“化整为零,分头出击”的新策略,更多地依靠当地的组织对更多的目标发动恐怖行动,更多地把目标对准“软目标”。特别是一些伊斯兰极端主义武装分子,利用穆斯林对美国和以色列的不满情绪而四处制造恐怖事件,造成了更多无辜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死亡。随着恐怖分子厚颜无耻地对包括本国在内的平民发动袭击,情报分析人士警告说,对于恐怖分子而进行的战争将会进行得越来越艰难。 恐怖组织呈现出各自为战的特点 由于各国加大了反恐措施,“基地”组织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由高层策划袭击行动并向袭击目的地派出人员,与各国的恐怖组织携手作战。自2003年以来,“基地”组织在各国的网点以及当地与“基地”组织恐怖理念相同的极端组织如东南亚的“伊斯兰团”、土耳其的“大东伊斯兰袭击者阵线”等都是就地发动恐怖袭击行动的。 “基地”组织已转变为恐怖主义的招牌 “基地”组织利用美国占领伊拉克,煽动反美情绪,发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小型恐怖主义组织进行“圣战”,给国际反恐力量构成新的挑战。据美国情报官员估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1年10月美国攻打阿富汗这段时间,来自47个国家的近两万人先后在“基地”训练营受训。一名美国高级官员说,“9.11”事件后,作为恐怖主义“祖师”的“基地”组织遭受重击,但从“基地”训练营中走出的“毕业生”们却成长起来,带领各地的小型恐怖组织发动恐怖袭击。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虽然恐怖分子的大部分资金来源已经被切断,诸多设施被摧毁,但恐怖分子在人数上似乎还有迅速增加的趋势,这显然有“基地”的“功劳”。 “基地”组织祭起了反美大旗 “基地”组织之所以能成功地把这些分散的小型恐怖组织聚拢在一起,除了利用阿富汗训练营和传输一些极端主义思想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利用反对美国这面大旗。美国中央情报局反恐怖专家保罗·皮勒说,本·拉丹对恐怖主义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反对美国作为其最重要的战略。反对美国这面大旗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吸引力,尤其是在中东地区。更重要的是,“基地”在国际恐怖主义势力中最主要的作用已经变成为一块招牌,或者是一种信仰。正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级官员说,恐怖组织好比为一个被“踩扁”的蚂蚁窝,“一些小蚂蚁不可避免地会四处乱窜”。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