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日本自卫队专题 > 正文

《现代舰船》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的发展趋势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 14:40 《现代舰船》杂志

『金刚』级的『雾岛』号(DDG-174)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亲潮”级潜艇


自卫队舰艇

    新世纪之初,美国海军确定了未来舰艇的发展计划,日本也在思考今后舰艇的发展方向。本文由日本海上自卫队干部学校研究部人士所写,在此刊出,供大家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形势对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重视战斗平台转为重视网络的应用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不应该仅仅是海上的战斗平台,还要成为通过网络提供情报的中心和中继平台,发挥传输处理情报的作用。

  目前装备有大中口径火炮、反舰导弹等大量武器及雷达、声呐等众多探测装置的军舰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今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应该能够处理所有情报,并通过加载探测装置及武器发射装置的网络完整准确地接收情报,对自身无法探测到的目标发动迅速精确的攻击。另外,舰艇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探测装置,这样己方的其他战斗平台也可以对目标实施攻击。

  为了能够具体实现上述作战模式,就必须提高对海上自卫队舰艇的要求。首先,作为战斗平台,与武器装备的数量相比,更要求武器系统的打击精度;其次,作为探测平台,与提供的情报数量相比,更要求处理情报的速度;再次,作为情报中继平台,要求装备可实现情报资源共享的网络及大容量数据通信设备。

  重视多用途性、机动性和续航性

  到目前为止,为了对付有事事态,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在强调多用途性、机动性和续航性这三种性能的重要性。而冷战后,以越发活跃的国际紧急援助活动为代表的“战争外的军事作战”日益显示出其必要性。例如,虽然没有发生有事事态,但从2001年12月起根据《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不断被派往印度洋,由此可见日本在安全保障领域方面不仅仅关心远东地区,而且还扩展到中东周边海域。

  冷战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用可以用“烈度轴”、“时间轴”和“地域轴”等三个坐标轴来表示,它们分别代表“从参加国际紧急援助活动到日本发生有事事态”、“从平时到有事”和“从日本周边到印度洋”。海上自卫队的作用在这三方面都取得了切实的发展。今后海上自卫队的舰艇将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态,这就要求进一步提高舰艇的“多用途性”、“机动性”和“续航性”。

  担负多种任务的新型直升机驱逐舰

  在护卫队群中,现在的直升机驱逐舰拥有出色的巡逻直升机运用能力及反潜作战能力,而且可以容纳众多乘员,因此可以发挥护卫队群旗舰的作用。但如果今后接替其服役的直升机驱逐舰只单一追求大型化,并只在改善现有直升机驱逐舰的性能上做文章的话,就无法满足运用上的需求。

  在目前的日本海上自卫队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中,计划建造的新型直升机驱逐舰已经充实了指挥管制机能,并将推进网络化。同时,为了应付从平时到有事事态等各种事态,应该根据任务的需要而运用多架不同机种的飞机联合执行任务,从而提高直升机驱逐舰的“多用途性”和“续航性”。

  (1)充实指挥控制能力

  为了在海上实现“网络·情报中心·作战”的一体化,使各个情报中继平台能够消除陆地和海洋地理条件限制,相互间大量传输情报,应该将通过网络获取的战略情报与海上自卫队舰艇获取的战术情报有机结合起来,并采用最准确恰当的形式通报给海上部队的指挥官。这样就能极大地缩短海上部队指挥官从分析形势到下达任务命令的时间,从而提高了作战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新型直升机驱逐舰将安装可以实现海陆间大容量通信的通信设备,扩充完善可以将获取的情报迅速传达给舰内部队和其他己方部队的舰内外网络和各种系统。另外,在未来的联合作战思想的指导下,为了能够现场指挥陆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在实现与陆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进行通信的同时,也应该能够与多个司令部保持通信。这就需要按照分工划分出相应的工作区域。而且,为了对付从平时到有事事态等多种事态,即使在派遣救灾及运送驻外日本国民等情况下,新型直升机驱逐舰也必须发挥指挥控制能力。因此,要确保与政府、地方及驻外使领馆间的通信,必要的话还应在新型直升机驱逐舰中设置现场指挥联络部。此外,在确保上述海上司令部的工作场所外,还应确保其他司令部人员的工作场所。

  (2)提高各种飞机的运用能力

  目前直升机驱逐舰基本上只限于使用巡逻直升机,而新型直升机驱逐舰为了应付从平时到有事事态等各种事态,要确保各种直升机的起降场所甚至是停放的场所。这其中包括了巡逻直升机、海上自卫队的运输直升机、陆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的直升机乃至民间直升机等。特别是运输直升机,随着对海上部队续航性要求的提高,陆上与海上部队间的航空运输机将会不断增加,因此海上部队实现直升机舰载化的必要性也日益增强。

  另外,派遣救灾及运送驻外日本国民时,在要求极短时间内运送大量人员的情况下,必须使用运输直升机。而现有的直升机驱逐舰是无法办到的,但这却是新型直升机驱逐舰所必须具有的功能。

  上述运输问题虽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从日本外务省发出“退避劝告”到关闭民间运输机构,按照过去的事例推算,应该运送的驻外日本国民大概有500人。因此,同时出动5架MH-53E扫雷运输直升机(可运送80人左右)的话,最少一个往返,最多三个往返就可完成运送任务。

  此外,还应认真商讨确保未来新型直升机驱逐舰的性能能够改进升级的问题。如搭载可以实施大范围警戒、早期预警及攻击评估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或搭载垂直起落的战术无人驾驶飞行器等。在发生有事事态时,无人驾驶飞行器可以将伤亡人数减少到最小。此外还可以完成有效地掌握岛屿的受灾情况及实施搜索可疑船等各种任务。

  这些能力在海湾战争及阿富汗战争中已经得到了证明,相信不久的将来即可配备到部队。

  (3)各种能力的优先顺序

  如上所述,新型直升机驱逐舰提高指挥控制能力和飞机运用能力,将有助于参加护卫队群实施的各种作战及执行在“战争外的军事作战”中担负的各种任务,特别是在指挥控制战及以巡逻直升机为中心实施的反潜作战中发挥中心作用。同时还有助于保持先进的飞机搭载能力,提高部队内部飞机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舰上应该优先确保必要的通信设备及供舰载机使用的场所。至于防空战及水上作战所必需的武器装备等其他装备则应减少到最小限度。为了对付反舰导弹和高速小艇,应该装备自卫性的短程舰对空导弹和小口径火炮。

  未来的驱逐舰

  为了维持现行的防卫计划大纲规定的兵力水平,在一些老式舰艇退役的同时也要建造新式舰艇。下一期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也已经考虑舰艇的更新换代问题。

  近来,各国海军都在积极推进驱逐舰的更新换代工作,相信适应冷战后战略环境的全新概念的驱逐舰即将问世。其代表就是美海军的DD(X)和英海军的45型。日本未来的驱逐舰与这些驱逐舰相比,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价格性能比上都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从“初雪”级驱逐舰开始,建造多用途驱逐舰的基本路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对于新型驱逐舰来说,虽然强调多用途,但到目前为止还是以在蓝水中实施反潜作战为中心任务。今后应该将以“战争外的军事作战”为代表的多种事态下进行的活动也纳入考虑的范围。

  为了在海上部队中实现“网络·情报中心·作战”的一体化,海上部队的各个情报中继平台应该共享同样的情报。因此新型驱逐舰要拥有与新型直升机驱逐舰相同的指挥控制能力,同时还要提高防空作战及对海作战的能力,以便能够灵活处理各种事态。另外,还应该配备能够进行大容量数据通信的设备。

  可以设想的来自沿岸地区的威胁包括陆上发射的反舰导弹、常规潜艇、水雷、众多的高速小艇及恐怖活动等。这就有必要提高能够切实保护自卫队舰艇及重要船舶的能力,以及支援在岛屿和沿岸实施地面作战的能力。

  在具体的武器系统方面,首先应该强化近程舰对空导弹和中近程防空体系,以此来提高对付反舰导弹的能力;其次应该改善声呐等设备,提高对在浅海活动的潜艇的搜索能力;再次应该采取反水雷措施,以此来提高防御水雷及搜索躲避水雷的能力;还应在舰载直升机中装备反舰导弹及小口径火炮,以此来强化对付小型战舰及恐怖攻击的能力。为了支援在岛屿及沿岸地区进行的陆上作战,还有必要装备大口径火炮。此外,为了弥补驱逐舰自身缺乏搜索能力及攻击能力的不足,应该商讨构筑起能够交换战术情报的网络,从而能够实现协同作战的能力。

  将来驱逐舰应该能够承担被赋予防御的弹道导弹的任务。因此,未来的驱逐舰发展虽然受到限制,但应该保持区域防空能力。这样还需要考虑装备远程探测搜索用的防空雷达。

  此外,还应重视驱逐舰在沿岸地区的生存能力问题,这就要求格外重视舰艇的隐身性。目前各国海军都十分关心如何通过采用新型造船材料和设计新型船体结构来提高舰艇的隐身性能这一问题。未来的驱逐舰不仅要改善船体形状、材质和涂料,而且在选择搭载的装备方面也应减少各种特征,进一步提高舰艇的隐身性能。

  在动力系统方面,应该商讨采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对于未来的驱逐舰来说,确保大容量的电力供应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可以通过共用线路实现推进系统与武器系统间的供电及为电子系统提供电力。这样就可以灵活有效地使用电力。另外,追求隐身性能和抗毁性能就要牺牲船体容积。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可以直接连接推进器和发电机,而且机舱可以自由地安排在合适的地方,因此船体结构的设计也越发灵活。

  能进入所有海域的潜艇

  未来的潜艇不应该只在主要海域、海峡待命,还应该向浅海进发,不让敌方部队拥有可以对潜艇构成威胁的安全区域。因此,未来的潜艇应该谋求提高长期潜航能力和浅海活动能力。

  巡逻机、驱逐舰、常规潜艇及水雷等都可以构成浅海威胁,未来潜艇应该具有躲避和排除这些威胁的能力。另外,还要确保在浅海的运动性。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为了确保续航性,正在逐步实现大型化,常规潜艇已经拥有了世界最大级别的排水量。可是如果考虑在浅海活动的话,大型潜艇则不能胜任这类任务。今后在不断满足潜艇续航性的同时,通过实现潜艇内装备的网络化及引进最新技术等,努力控制增加排水量。

  在具体的装备体系方面,应该搭载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能够在受到严格限制的环境下长期潜航。为了躲避水雷及水中障碍物,还应该提高反水雷能力。

  此外,还应该装备C2T(指挥控制终端)来弥补潜艇本身缺乏机动性和搜索能力的不足。同时为了灵活有效地运用数量有限的潜艇部队,在潜艇中应该添设海上作战部队的指挥控制网络,实现一体化指挥管理。为了向正在执行任务的潜艇提供包括目标情报在内的各种情报,提高潜艇的作战效率和生存能力,也应该为潜艇部队指挥官提供指挥控制系统。

  谋求多用途化的未来的扫雷舰艇

  对于扫雷舰艇的要求虽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为了处理性能显著提高的水雷,未来的扫雷舰艇应该在扫雷能力方面有质的提高。特别是水雷的自动导航化使其对船舶构成的威胁大增,同时使目前的扫雷艇很难处理。因此装备前方展开型水雷探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了将对人员的伤害减到最小,应考虑将船体材料从木材向纤维增强塑料转变和将来采用自主型无人运载工具,提高扫雷艇的耐冲击性。

  扫雷舰艇作为单一地追求“反水雷措施”这一性能的运载工具而发展至今。今后如果提高航空扫雷的机动性以及在驱逐舰中装备扫雷设备的话,就能够减轻机动扫雷任务压力,从而可以应付从平时到有事事态的各种事态。这就要求以把扫雷舰艇为扩充发展,使其能够完成水路调查、核灾害污染调查、监视、基地警备及布雷等各种任务。

  具体来说,应该象如丹麦海军正在推进实施的构想那样,把猎雷工具、扫雷工具、起重机及机枪等搭载的设备实现集装箱化,使其能够按照不同任务选择装备。同时还应准备装有水路调查设备、核污染调查设备、防油堤设备、布雷设备、小口径火炮、光学搜索探测设备及电子情报探测设备等的集装箱,从而能够根据各种事态选择相应的集装箱进行处理。

  在实施基地警备时,应该卸下装有扫雷工具的集装箱,搭载装有光学搜索探测设备及小口径火炮的集装箱。在处理沿岸发生核灾害及船舶事故等造成的污染事态时,则应该搭载装有核污染调查设备、防油堤设备等的集装箱。

  追求大范围机动活动的运输舰和补给舰

  在冷战后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及国际紧急援助活动中,运输舰和补给舰是最活跃的运载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海上自卫队实施的“战争外军事作战”的象征。今后,这些运载工具应该拥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为了充实运输、补给舰艇的高速大量运输能力,今后将继续切实地推进大型运输舰建造工作。如果实现了“大隅”级运输舰3艘体制、补给舰5艘体制的话,各自其中的1艘舰只就可以担任在国外实施国际紧急援助活动等任务。

  现在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中,有逐步减少将运输舰配备到地方的趋势。以前为了运送实施紧急警备任务的陆上自卫队的部队兵力,及派遣救灾时运送救援物资,一直将运输舰配备到各地方队,并通过“搁浅式运输”实现离岸和到岸。“搁浅式运输”提高了物资运送到岸的灵活性,但从另一方面也牺牲了运输速度和运输量。关于未来的运输舰,从各国海军都在减少低速运输舰,重点发展高速大型运输舰这一现状来看,应该从将运输舰配备到地方的必要性及对运输舰的运用要求这种角度来重新考虑是否有必要保留“搁浅式运输”这种机能。 (蔡文鹏 译)

   本文为《现代舰船》杂志授权《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转载,未获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专题:日本自卫队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