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德国方面(三)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6月02日 15:18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 德国为抗击盟军的登陆,早在1941年12月起就开始构筑沿海永久性防御工事,即所谓的“大西洋壁垒”。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44年5月,在塞纳河以东地区完成了68%,塞纳河以西地区仅完成了18%,只有在加莱地区基本完成。 1944年5月,德军在东线苏联战场有179个师又5个旅,约占德军总兵力的65%。在西线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只有归西线总司令陆军元帅龙德施泰德指挥的58个师,其中33个 海军兵力为驱逐舰5艘,潜艇49艘,远洋扫雷舰6艘,巡逻舰116艘,扫雷艇309艘,鱼雷艇34艘,炮艇42艘,总共才561艘中小军舰,实力非常弱小。 空军为第3航空队,作战飞机约450架,其中战斗机160架。与盟军作战飞机数目相比,处于1比30的绝对劣势。 在诺曼底地区守军为第7集团军所属的6个师又3个团,其中3个海防师,战斗力较弱;2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战斗力稍强;3个团是2个独立步兵团和1个伞兵团,总兵力约9万人。防御工事也比较薄弱,只构筑了若干钢筋混凝土的独立支撑点,大部分工事都是野战工事,纵深也只设置了少量防空降障碍物。希特勒1944年4月判断诺曼底将是盟军的登陆地点,要求加派兵力,隆美尔根据这一指示,将原驻圣洛的第352步兵师调到诺曼底,正是这个新调来的精锐师给在“奥马哈”滩头的美军带来灭顶之灾。 德军不仅兵力薄弱,而且高层将领之间对于抗登陆的方针也一直存在分歧。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德元帅主张将主力部署在纵深,采取反击战术来抗击登陆;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元帅则主张将主力部署在滩头,依托海滩工事歼敌于滩头。两人争执不下,互不相让,最后只好采取折衷方法,一部分部队部署于滩头,一部分部队部署于纵深,这种兵力部署无论在滩头还是在纵深,都无法形成优势兵力,既无力在滩头阻止盟军的登陆,也无力组织反击。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更严重的是由于两人对装甲部队的使用也存在分歧,希特勒一怒之下将原归隆美尔指挥的西线机动兵力2个精锐装甲师改由最高统帅部指挥,这一决定实际上剥夺了西线将领对装甲部队的指挥,使隆美尔失去了最令盟军心惊胆战的反击力量。(作者:周明) 相关专题:纪念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