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民用航空工业国际合作发展近况(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2月19日 09:18 国际航空 | |
近年来,随着中航一集团ARJ 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中航二集团与巴西合作生产的ERJ 145支线飞机项目的相继上马和开工,我国航空工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开始加速发展,这对推动我国航空工业在管理、科研、生产技术水平上的全面快速提升意义重大。最近,就我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合作发展近况和未来发展问题,本刊记者分别走访了中航一集团公司市场和对外合作部部长傅舒拉、二集团公司国际合作贸易部部长唐华以及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马志平副总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航空工业虽属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但它本身具有的市场有限、投资大、风险大、周期长等特殊性,决定了国际合作是整个世界航空工业目前乃至今后的一种主流发展模式。 环顾周围,即便是全球实力雄厚的巨型企业,现在也不会独自承担研制新型飞机或发动机这种大型项目的风险。无论是欧洲的EF-2000、A400M、A380、NH-90,还是美国的JSF、7E7,走的都是国际合作的道路。甚至在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敏感性航空产品上,东西方合作的例子也不鲜见,如今年的巴黎航展上,俄罗斯的苏霍伊集团和欧洲的EADS公司就签署了国际合作框架协议。 显然,业内人士都已认识到,国际合作不仅具有技术优势互补,集中起更多资金,加快研制进程的优势,而且还可将风险均摊。 我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合作始于以补偿贸易形式获得转包生产项目,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进步,现已发展到高层对话、文化交流、技术引进和工业合作等多个层面,合作的层次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高层对话和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加强 近两年来,我国航空工业与国外著名航空制造商之间的高层对话不断增加。这有助于双方领导层进行及时的信息沟通,达到共识,并寻找新的合作点。在访谈中傅舒拉与唐华分别谈到,中航一集团与波音、空客等国际航空制造业巨头,二集团与国际著名的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等都建立了定期的高层对话关系。一集团、中国民航和波音公司三方每年都要举行高级顾问委员会会议,进行高层对话;波音每半年都要就转包生产方面的合作问题与一集团开展高层对话;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高层电话会议。从去年开始,一集团与空中客车公司也建立了这种正式的定期高层对话关系。 二集团在与美国联合技术公司进行的每年一次的高层对话中,双方就S-92直升机合作研制进展,以及其他机型改进改型合作计划情况进行评估,对合作中发生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并就今后的合作方向、项目和培训予以展望。今年二集团与巴西航也建立了定期高层对话机制,双方就ERJ145支线飞机合作进展及哈尔滨安博威合资公司的经营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另外二集团还与EADS集团、罗罗公司、GE公司、斯奈克玛公司一直在工业合作方面保持着例行的高层对话关系。 企业文化交流已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国际合作的重要发展项目之一。这种交流对于增进合作双方相互理解,消除文化差异,推进合作进程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如6S、6σ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精益制造等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正在不断地引入国内航空工业企业,并被我们学以致用。这对于我国航空工业从管理理念、管理水平上与国际接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意义重大。 飞机制造领域国际合作走向多样化 K8飞机是中航二集团利用企业、外贸公司和国外的资金,自主研制、面向国际市场并出口飞机生产线的先例。目前与埃及签订的出口80架K8E飞机生产线合同正顺利执行,现已交付完成45架份,出口埃及的生产线已经开始生产飞机,并陆续向亚洲、非洲国家出口,市场前景良好,可达到年交付15架各种型号的K8飞机。 超七项目开创了利用国外资金,国内研发平台,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一条新的国际合作之路。超七项目是由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技)参与投资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也是其最大的投资项目。由于超七的开发从一开始就被归为重点型号范畴,从发图到总装一共只用了18个月,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度。马志平强调,从超七项目的发展中我们得到的启迪是,型号发展是构筑国际合作的基础,无论从合作的规模还是深度上说都是这样。世界上多家系统、器材供应商之所以对我国的K-8、直-9和超七等型号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型号客户明确,生产批量较大。 ARJ 21项目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坚持自力更生,但不排斥国际合作。ARJ 21是中航一集团近年来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开展的70座级的喷气支线飞机项目。傅舒拉指出经过几十年的探讨和总结后,一集团认识到,自主知识产权是市场开发的重要手段,研制ARJ21飞机的总路线是自力更生。在民用航空市场竞争与工业合作并存的大环境中,只有拥有飞机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拥有项目发展的主动权,才有能力参与竞争,赢得市场,才不会出现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当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也就意味着对用户的责任更大,而且必须有能力来满足用户对产品的要求。 与此同时,一集团还充分注意了国际资源的利用。例如,ARJ21的机翼在我们自己完成设计后,又由安东诺夫公司进行了优化,通过这种商业运作使用户的满意度大为提升。考虑到国产设备目前存在一定的适航障碍,ARJ21的发动机、航电系统、起落架系统等都通过国际通行的招标模式进行,目的也是使ARJ21达到国际水平,满足用户的要求。最终,很有可能ARJ 21总值的50%以上是通过招标模式获得的。 在ARJ21项目的采购过程中,对于国产产品和国外产品的选购都按同样标准招标,前提是必须保证飞机的质量和项目的成功。在设备招标采购过程中,虽然没有附加任何工业合作要求,仅以保证项目成功和满足用户要求为前提,但也不排斥工业合作。 ERJ 145项目走的是一条见效快、风险低的国际合作之路。ERJ 145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研制和生产的一种50座级的支线喷气飞机。唐华称,2002年底中航二集团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正式签订合资生产这种涡扇支线飞机的合同。双方以巴西51%,二集团49%股份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在今年底交付首架ERJl45飞机,并形成年产24架30~50座级涡扇支线飞机的能力。这个项目面向国内外市场,不依赖国家投资,可快速提高我国支线飞机制造能力和水平。二集团的张彦仲总经理曾经对这个项目提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三步走发展思路,即第一步大组装、第二步逐步国产化和第三步进行联合研制。 在这个项目上,二集团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利用国际合作模式加速产品进入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经济利益和技术上的双丰收。自从去年12月中巴双方合资公司成立以来,该项目进展情况良好,按照原定的时间节点,首架飞机将在今年底或最晚明年初进入市场。 直升机国际合作20年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从20年前"海豚"直升机生产专利的引进,到90年代初以24%的风险投资和工作量参加欧直EC-120的国际合作生产项目,再到迄今取得销售400余架EC-120直升机的成绩,以及后来我国参加美国西科斯基S-92五国联合研制计划,为该机设计生产尾斜梁,中国直升机工业20年来基本上走过了一条从专利生产、风险合作,到联合开发的成功国际合作道路。目前"海豚"80%的部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在国内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在进行中的直-8换发动机,旋翼改造;在直-9基础上改型的H410和H425型的换发动机和航电系统都是采取国际合作方式进行的。 唐华介绍,目前二集团还正在进行一个5.5吨级直升机的国际合作研制项目,该机的发动机、旋翼和传动系统将分别与普惠加拿大、欧直和阿古斯塔公司合作。未来在6吨级、10吨级直升机的研制过程中,二集团仍将遵循这样一条成功的国际合作之路走下去。总之,中国直升机制造业20年成功的国际合作之路,已经构筑了中国直升机工业的发展基础,不仅为直升机工业,同时也为整个中国航空工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其他飞机国际合作项目。L-15项目是二集团作为K-8后继机提出的新型高级教练机计划,目前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并已有了一些意向国际合作伙伴,今年有望签订合作合同。 运八的改型运八600也是二集团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该机将换装普惠加拿大公司的发动机。螺旋桨将采用与英国道蒂公司合作研制的形式进行,目前该项目的合作谈判正在进行中。 其他领域的新突破 发动机领域国际合作有突破性进展近年来,我国在发动机领域的国际合作势头大有超过飞机项目的趋势。这显然是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国际合作中一个重要进步。目前中航一、二集团与世界上四家主要航空发动机制造商GE、罗-罗、普惠和斯奈克玛都建立了转包生产/加工贸易或合资企业等合作关系。在一集团总计1.2亿美元转包生产交付额中,仅发动机项目的转包生产年交付额就达到了5000万~6000万美元的水平,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其中,GE公司在中国的发动机转包生产量最大,且发展趋势很好。一集团最近与GE新签的转包生产合同额超过5000万美元,近期还会有新的订单签订。ARJ21项目选择了GE的发动机后,双方还正在探讨相关的总装试车和维修能力方面合作的可能性。 一集团与罗-罗公司还建立有科技合作关系,如联合工程小组(JET)研发项目合作,共同开发高压压气机单元体。罗-罗目前已将与中方的长期合作纳入自己的发展战略。双方目前正在探讨建立合资的研发机构。 斯奈克玛虽然没有赢得ARJ21发动机的竞争,但仍表示将坚持与中方的合作,包括转包生产合作。双方还在探讨建立合资企业的合作形式。 二集团目前的转包生产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方面,它与GE、罗-罗等都建立了转包生产关系。其中主要是靠企业自身技术实力获得的转包合同,几乎没有通过补偿贸易带来的合同。目前二集团与国际上著名的航空产品公司,例如GE公司、罗-罗公司,梅西耶·道蒂公司等都建立了转包生产关系。例如,为普惠公司多型发动机生产零备件,如承担核心机改动部件生产,承担动力涡轮机箱体生产,以及承担动力涡轮在中国的维修等。承担GE公司动力部燃机零备件,如压气机叶片,燃烧室等部件的制造。 机载设备的对外合作仍在探索虽然我国的机载设备行业在软件开发、校验等方面开展了多年的国际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来讲,还需要继续寻找合适的合作点。单纯的转包生产在该领域不具有优势,相对飞机、发动机来说,该行业的特点是用户面广,劳动力含量低,技术含量高。在元器件层面上,中方的企业不太具有优势。用户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比较重视集成商。目前我国航空工业领域正考虑在机载设备的结构调整中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并已在独立开展的自研项目中,培养出了较高水平的系统集成能力,为这一领域的对外合作奠定了基础。今后这项调整将利用现有的合作项目进行。 航空维修国际合作具有潜力在维修领域,根据一、二集团各自的工业基础,将在各自不同的产品领域具有扩大维修业务的潜力,同时也具有扩大维修对外合作的潜力。例如,一集团目前在国内的飞机刹车维修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今后的维修的对外合作将以商业运作为主,目标是扩展市场。 二集团在通用飞机,尤其是在直升机领域将具有很好的介入直升机维修市场的专业技术优势。去年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已经与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签订了有关国外直升机的授权维修合同。今后随着我国通用飞机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用户对国内通用飞机维修的需求将不断增长,这对二集团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领域。二集团在多年与国外直升机制造商的合作和自行研制生产,以及长期的售后服务中,也基本具备了进入这一领域的技术实力。 国际合资公司不断涌现这是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不断深入开展国际合作的又一个可喜的进步。例如一集团与波音公司和美国赫氏公司以股份制形式在天津建立的波海航空复合材料部件有限责任公司;二集团与巴西以股份制形式成立的安博威公司等,都是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走向更深层次国际合作的重要成果。 转包生产有了新的发展 更令人欣慰的是,我国航空工业一、二集团在转包生产领域的国际合作目前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过去主要是通过补偿贸易获得转包生产合同的方式,发展到通过自身技术实力利用竞争赢得转包生产合同。现在,国外航空产品制造商,尤其是发动机制造商,已开始注意到中国航空劳务市场所具有的技术含量较高,成本较低的特点,越来越主动地寻求与中国合作,以提高自己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集团过去两年的年转包生产交付额都超过了1.2亿美元,比两年前上了一个台阶。过去两年中一集团新签转包生产合同额超过2亿美元,与空客的转包生产合作也取得明显进展。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二集团在没有大型飞机生产制造厂,基本没有通过补偿贸易带进来的转包生产项目的不利基础上,凭借自身实力,不断争取到一些新的转包生产项目。目前转包生产年交付总量也达到3000多万美元,其中航空产品的转包生产量大约占一半左右。转包生产对加速二团技术进步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航空工业经过这些年转包生产方面的国际合作,在设计、加工和飞机成本控制等方面收益不浅,并正在逐步形成成飞的飞机舱门加工、西飞的机翼加工以及沈飞的尾段加工等具有优势的加工基地。 未来发展展望 提高自身实力和国际合作层次共同投资,共同研制,共同营销,共担风险,共同受益的真正国际合作是我国航空工业追求的一种高层次的国际合作方式,也是加速中国航空工业最终走向自主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二集团在K-8、EC-120、S-92,以及与巴西在ERJ145的合作项目中已经作了成功的尝试。一团在超七、ARJ项目上也作了大量努力,并正在寻求更大的进步。例如,波音的7E7项目作为多家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如果我们有财力的话,以20年改革开放和对外合作所打下的基础,是可以参与部分工作的。一集团目前正在与波音探讨在波音7E7项目上合作的可能性。但参加像7E7这种项目的风险投资国际合作,前提是需要大笔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需要国家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一个需要巨额投入的合作项目,没有强有力的国家支持是难以想象的。 未来中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合作发展方向要从初级方式向高级方式发展;从单一的国际合作模式向多种合作模式发展。除了目前已经进行的转包生产、技术引进,合作研制开发、成立风险共担的合资公司、高层会谈和文化交流以外,还可以开展引进国外智力的国际合作项目,比如请国外的专家到国内参与一些项目等。 不断扩大转包生产的合作份额在两个集团制定的未来国际合作发展目标中。一集团计划在"十五"期间达到8亿美元的转包生产交付额目标。傅部长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是有希望实现的。2005年,一集团的飞机转包生产交付额目标是1亿美元,发动机的转包生产交付额目标是1.3亿~1.4亿美元。"十五"期间,一集团的发动机转包生产交付额可能超过飞机,机载设备的转包生产交付额也将达到一定的水平。 据唐华介绍,根据二集团未来的发展计划,在2005年要实现航空产品转包生产额比2002年的3000万美元翻一番,2010年在2005年基础上再翻一番的目标。全集团航空和机电产品总额在去年1.428亿美元的基础上,在2005年达到3亿美元的目标。 充分利用政府政策支持今后航空工业的国际合作项目要争取打入政府间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中,以充分利用政府对国际合作项目的优惠政策和国家的力量支持。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我国政府驻外机构和使馆的作用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 充分发挥中航技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马志平强调,中航技的商务经验是整个中国航空业的财富。改革开放20年,中国航空工业在交了高额的学费后,也积累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属于中航技,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宝贵财富,要让其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发挥作用。例如,在一集团的ARJ21项目中,中航技派出了一支强有力的商业队伍,与中航商飞公司商务部合作参与了飞机机载系统选型的商业谈判,并在整个项目的商业运作过程中运用丰富的经验,使项目的发展少走了弯路。 中航技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于其所具有的商务能力,即高超的商务谈判能力、灵敏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从市场出发将有用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帮助其增加国际合作机会的作用。目前,中航技有150多人在全球30多个国家的长驻机构工作,他们反馈来的第一手信息以及20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搭建的商务网络,使得中航技在竞争能力上领先于竞争对手。 毫无疑问,国际合作的前提是双赢。中国巨大航空产品市场的诱惑力,已成为国外航空制造商以合作换市场的动力;我国不断提升的管理、设计、生产加工水平和低劳务成本,也不失为国外航空巨头不断追求高质量、低成本的一个重要选择;对我国航空工业而言,国际合作是改革开放创造的良好的机遇,抓住国际合作的机遇,加速提高我国航空工业的整体技术实力,尽快缩短我们与航空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专题:航空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