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记者的板门店回忆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29日 11:23 国际先驱导报 | ||||
本报前驻汉城记者高浩荣 两年前,韩国的一家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题为《共同警备区》的故事片,在韩国引起轰动,创造了很高的票房价值。韩国还把这部影片的拷贝赠送给了朝鲜方面。影片中描写双方士兵在白天站岗时冷眼相对,而在夜晚却相互串门,跑到对方的哨所喝酒抽烟。韩国媒体在采访共同警备区的士兵后报道说,那都是艺术家们的想象,影片中描述的串门和喝酒的 自从与朝鲜半岛结下不解之缘后,板门店就成了笔者在朝鲜和韩国工作时经常光顾的地方。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新华社平壤分社工作起,直至最近从新华社汉城分社离任回国为止,已经记不清去过板门店多少次了。其中多是为了采访当时在板门店举行的各种会谈和南北交流活动,也有陪同国内去的代表团前往参观访问。在这多得难以记清的板门店之行中,有几次确是印象深刻,难以从脑海里抹去。 二十几年前,我曾亲眼目睹朝鲜人通过这里将援助物资运往韩国 记得那是1985年的夏天,韩国许多地区遭受暴雨袭击,损失惨重,灾民无数。朝鲜和韩国的红十字会在板门店经过数次会谈达成了朝鲜向韩国提供物资援助的协议,其中包括大米、水泥和其他救灾物资。那年夏天的一天,朝鲜的几十辆满载救灾大米的卡车浩浩荡荡从开城出发,进入非军事区,直接开往韩国方面的汶山地区。那时的公路是一条高低不平的土路,从板门店共同警备区延伸出来的军事分界线在土路上只是一条临时拉起的粗麻绳。有人骑在这条粗麻绳上,一只脚在北方,一只脚在南方让同伴照相留念。朝鲜方面的卡车司机在等待“过线”前接受采访时很真诚地说,北方和南方是同一民族,南方同胞遭了灾,北方同胞应该给予援助。韩国的一些官员和记者也对来自北方的援助感激不尽。 时过境迁。10年后的1995年起,朝鲜接连几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也为南方同胞支援北方兄弟提供了机会。自从韩国现代集团前名誉会长郑周永1998年6月赶着500头黄牛通过板门店进入北方后,韩朝双方的合作交流迈入了一个新阶段,韩国官方和民间的各种援助也连年不断。这些援助现在已经基本不通过板门店这个通道运送,而是依靠船舶从韩国的港口直接运送到朝鲜。不过,朝韩之间的通道正在变得多起来,今年6月,朝韩举行了京义线(汉城至新义州)铁路和东海线铁路的连接仪式,半岛东、西部的南北公路连接也即将完成。除了海上和陆路的通道外,朝韩之间的空中直航也正在成为一种惯例。板门店已经不再是朝鲜和韩国的唯一通道。 我对参观板门店的韩国人说,对面那个属于朝鲜的村庄,我曾经采访过,他们很吃惊 板门店本是个谈判的场所,在板门店共同警备区内,军事停战委员会会议室过去一直是最令人关注的地方,从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定后,至1991年2月,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和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美国举行过459次谈判。笔者曾经现场采访了第459次谈判,双方在谈判中唇枪舌箭。双方发言的内容依次用英语、韩语和汉语翻译出来,一方的讲话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谈判竟是最后一次谈判。自459次谈判后,朝鲜方面以美国擅自将首席代表的位置移交给不是停战协定签字国的韩国为由,拒绝出席军事停战谈判,至今,这一谈判已经中断10年之久。1994年,朝鲜成立了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部,提议与美国举行将军级会谈。至今,朝美将军级会谈已经举行多次。 除了军事停战委员会会议外,朝鲜和韩国也在板门店举行过多次会谈。为了便于会谈,朝鲜在北方一侧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统一阁”,而韩国修建了“和平之家”。前几年,韩国方面在板门店共同警备区内再次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座气势宏大的新的“和平之家”,并把原来小巧玲珑的“自由之家”的小凉亭挪到了一边。但是,自从1998年金大中政府上台后。朝韩之间诸如部长级会谈、经济合作会谈、红十字会会谈等,大都在平壤和汉城轮流举行,或者在朝鲜的风景区金刚山举行,甚至还在韩国最南端的济州岛举行。板门店原先所具有的会谈场所的功能似乎变得越来越淡了。 尽管板门店的会谈场所功能变淡了,但是其旅游功能却日益突出。无论是朝鲜和韩国,都把板门店作为一个旅游区,让外国人亲眼目睹民族分裂的悲剧,体会民族分裂的痛苦。记得刚到汉城工作时,笔者就专程去了一趟板门店,体会一下从汉城前往板门店的味道。与从平壤到板门店相比,从汉城到板门店的手续似乎显得更加严格。一路上的铁丝网、严格的安全检查、甚至还要填写一份“生死状”,保证在非军事区出现意外由本人负责。在非军事区内,一名美军领着参观的人们在讲解。参观者中不乏韩国人。在一个观测所的空地上,有人指着不远处的朝鲜的一个村庄说,“那是北韩的一个村庄,是专门为宣传而建立的,里面根本没有居民”。说来巧得很,在平壤工作时,我曾亲自深入那个村庄进行过采访,并且撰写了稿件。我对那些参观者们说,那确实是个村庄,并且有居民居住。我曾直接参观过这个村庄,采访过那里的居民。此话说得一些韩国参观者目瞪口呆。由此可见,韩国和朝鲜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还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