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受“政治正确”庇护的美国军工对中国威胁有多大?

受“政治正确”庇护的美国军工对中国威胁有多大?
2019年12月15日 17:45 观察者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君达]

  美国社会有着“尊军”的传统,在美国旅行过的朋友们大多见识过航空公司允许军人提前登机,我国网上也流传着商务舱客人给军人让座的段子。

  从盖洛普数据来看,美国军队在1990年以来的对机构信心(confidence in institutions)比较中始终高于其他机构;2018年的调查里,美国民众对军队(74%)、小企业(67%)和警察(54%)的支持率远高于包括教堂、法院、媒体在内的其他系统(均低于38%)。在美国大多数的文化产品中,部分作品对美军的吹捧达到肉麻的程度,如最近某游戏中美军的“维和部队”形象与美军抛弃库尔德“盟友”交映成趣。对美军持批判态度的创作人则往往格外谨慎,多将关注点集中在反思战争、个人作恶或者政客腐败上。

  我们知道美国军队(和警察)时常爆出丑闻,那么为何美国人往往对军队(和警察)团体的观感如此正面?是否仅仅是媒体选择性报道的结果?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的兵役制度与现在美国社会、政客对军队的态度有着重要关联。

  美国军队(资料图/IC photo)

  美国志愿兵役制的由来

  自殖民地时期起,美国在战争时期广泛使用兵役制度募集兵员,作为对志愿兵和佣兵的补充;美国征兵法具有显著的时限性,随国内政治经济情况在战时、战后进行调整。殖民地时期的十三州规定所有健康适龄男性参加民兵训练。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双方首次对美国全国范围内的民众进行征召。

  美国的兵役制自建国初期便具有几个特点:

  (1)美国兵役针对兵员不足的情况主要有两条解决思路,即提高志愿兵的薪水和征召义务兵。由于美国社会具有强烈的自由主义风气,一些人反对政府强制征兵,赞成提高薪水的“自由买卖”。这种争论曾多次出现,例如一战时期威尔逊总统和大罗斯福曾就兵役进行交锋。

  (2)美国存在着逃兵役的传统。早期的被征召者能够付钱让人代服役;北军服兵役的168649人中,共有117986人是代人服役。这一制度在后来大规模征兵中被废止,但有钱人能够逃兵役、甚至“付钱雇人打仗”的认知在美国内战时期便已经存在。除此之外,一些人则以政治信仰为由逃脱兵役,甚至临阵脱逃,并在战后以此为荣。

  (3)美国的义务兵役从一开始便遭遇出于种种原因的反对声音,例如麦迪逊总统在1812年试图征兵时被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指责违宪,1863年纽约征兵暴动就是爱尔兰移民出于战局不利、同情南方、对富人交钱逃兵役不满等因素发起,在日后的两次世界大战、越战等军事行动中,美国的反战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部分宗教人士和指控军事法庭迫害新兵的活动家也反对义务兵役。

  (4)美国兵役制从最初就设计不同权力集团的利益之争,早期的美国联邦政府致力于从殖民地各州手里拿回征兵权,议会则通过设计征兵法案限制总统权力。

  (5)由于大量反对声音的存在,美国的兵役制度在实施手段上具有较大弹性,强制服役与战争宣传并行。以一战时期为例,美国政府使用美国公共情报委员会、美国劳工联合会等机构进行战争宣传、煽动反德情绪,号召公民自愿参军。而在志愿兵无法满足军队需求的时候,美国政府也从不惮于颁布征兵法律、扩大强制征兵范围,甚至有选择性地多征召“不太可能成为熟练工人”的低收入人群、黑人和移民群体。

  一战时美国的征兵广告

  美国共经历过内战、一战、二战和冷战四次全国义务兵役制募兵。二战时期美国的军事动员达到史上高潮,皮尤公司数据显示,1941-1945年间有将近9%的美国人口在军队服役。

  二战末期,在冷战和青年人口(诞生于生育率低的大萧条时期)减少的压力下,美国的部分鹰派人士主张保留选择性服役系统(SSS),认为义务兵役是保障志愿兵源的基础[1],美国政客也将对兵役的恐惧当作鼓励社会良好风气的工具。这一时期的美国兵役制规定,自愿服役者能够优先被分配到较安全的岗位,而拥有正式工作、较高学历和已婚人士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免兵役优惠。

美军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