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校场答疑】克格勃偷取美制战机的计划竟因几棵野菜而落空

【校场答疑】克格勃偷取美制战机的计划竟因几棵野菜而落空
2021年03月05日 16:41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东风快递:

  看了文章感觉都是美国满世界淘换苏制战机,那苏联当时有没有搞到美国战机进行过类似的研究呢?望小编解答疑惑

  校场:搞是搞到过,但型号和数量都很少(仅能飞的飞机),基本属于无心插柳。苏联最早搞到的美国喷气式战斗机是F-86佩刀,一共搞到了两架。第一架是1951年10月6日,在朝鲜上空。一架F-86被米格-15Bis的37炮击中后座舱盖卡死,飞行员无法跳伞,只能在朝鲜一处海滩上迫降。第二次是1952年7月,一架F-86被志愿军高炮击伤后在中朝军队控制区迫降。

  苏联获得的另一种比较著名的美军战斗机是大名鼎鼎的“米格-28”。越南战争时期,美军向南越军队提供了大量F-5轻型战斗机。等越南战争结束后,共有87架F-5战斗机成为了北越的战利品。为了答谢自己的“四年级老大哥”苏联,北越向苏联赠送过一架编号为73-00867的F-5E战斗机,后来苏联人也对这架飞机做了详细的飞行和对抗测试。

  除了成功搞到手的,苏联人也有过失败的尝试。60年代,克格勃曾经尝试偷取一架西德的F-4鬼怪战斗机。不过在偷飞机之前,他们先顺手牵羊偷了一枚AIM-9导弹。克格勃剪断了机场的围栏,并从那里运走了这枚导弹。但这处被剪断的围栏好巧不巧居然被空军基地里的一名医生,在挖野菜时偶然发现了。在上报情况后,西德方面迅速发现了导弹失窃,并成功将偷导弹的克格勃特工抓捕。苏联偷取F-4战斗机的计划也就因此流产了。

  曾有一张拍摄于1971年8月的照片显示,莫斯科附近的茹科夫斯基机场有两架蒙了防水布的西方战斗机,一架是F-4、另一架是幻影III或幻影V。但关于苏联获得这两架飞机的消息非常少。因此不排除这是苏联人自己造的模型。

   

   

   

  曾经的飞翼 :

  网上有说法,蓬佩奥之所以反华,是因为其父在朝鲜战场败给志愿军导致所部被撤编解散,故蓬父在蓬佩奥独立生活之前一直给其灌输反华思想所致;此事不知是否属实?

  校场:这个应该纯属杜撰。蓬佩奥的父亲韦恩·蓬佩奥1951年入伍参军,但参加的是海军。被分配到了一艘基林级驱逐舰鲁珀特斯号(DD-851)上当无线电操作员。既不存在跟志愿军交战的问题,也不存在解编的问题。

   

   

  Allen :

  破解坦克主动防御系统的方法,可以是提高反坦克导弹的速度?

  校场:对,目前的硬杀伤APS基本都是针对破甲型的反坦克武器设计的。这种弹药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飞行速度比较慢,通常都在1马赫上下,因为破甲弹在原理上不需要高飞行速度带来的高动能。第二是弹丸比较容易被破坏或者被引爆。比如如果破坏掉药罩的形状,聚能装药就不能很好的聚能,破甲性能也会急剧下降。

  这两个特性决定了APS的拦截弹工作原理和布置方式。APS拦截弹的工作原理,要么是像以色列战利品一样,用细小的EFP云撞击弹丸将其引爆或摧毁;要么是像Drozd一样用传统爆炸弹丸爆炸时产生的超压/破片杀伤弹丸。这两种拦截方式都不要求拦截弹打的完全准确。因为EFP云和爆炸都属于AOE伤害。在这两种主流拦截方式中,只有后一种在理论上拥有拦截动能弹的能力,因为EFP云中每一枚EFP的动能很小且精度不足,很难对穿甲杆造成损伤。

  在布置方式上。APS拦截弹有两种主流布置方式:在炮塔周围以不同的角度布置一大圈;或者把拦截弹装在一个能自由转动的武器平台上。俄罗斯的Drozd、阿富汗石,以色列战利品的轻型载具版本都属于前者;而以色列标准版战利品、铁拳和韩国K2采用的自研APS都属于后者。但前者APS弹丸发射角度固定,只能应对来自部分方位的威胁。在拦截动能弹药时,一般估计经典拦截弹需要在穿杆50~80厘米的距离上引爆,这意味着阿富汗石、Drozd这样固定安装的发射筒势必无法胜任。

  而后者虽然能够应付全向威胁,但APS的反应速度却受到武器平台旋转速度的限制。举例来说,德国AWiSS系统(为数不多设计时考虑拦截动能弹的APS)拦截弹发射器的旋转速度为每秒钟600°,如果发射器需要旋转90°拦截目标,至少需要0.15秒。这个时间足够一枚以1600m/s飞行的穿甲弹飞过240米。再加上弹丸的飞行时间、系统本身的延迟和运算所需的时间。APS的雷达可能需要在数百米(德国人计算的是至少600米)的距离上开始拦截一个直径只有20多毫米的金属棒,这是相当困难的。相比之下,经典破甲弹丸的拦截距离只有50~150米,要简单的多,同时其RCS也要大得多。

  在提升反坦克导弹方面,之前的《校场》中我们也提到过,美国人研究过不少动能反坦克导弹。其中的大部分,最高飞行速度都在1500m/s以上,达到甚至超过了一些坦克炮穿甲弹的速度。拦截起来的难度与坦克炮穿甲弹大致相当。

   

   

  豫米鱼家 :

  用激光武器拦截反坦克导弹的可行性咋样?

  校场:理论上或许可行,但工程实现上非常难。激光APS对传感器精度的要求非常之高。要让激光准确的照射到口径通常在100毫米到200毫米之间的导弹上,首先要能保证雷达跟踪精度足够高,其次还要保证激光武器的瞄准速度、瞄准精度足够高。此外,激光烧毁弹丸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不符合坦克APS近距离拦截的实际需要。

    

  新桥散人 :

  朝鲜新坦克正面炮塔底部的发射管,看着像是大熊硬杀伤系统,但又有人说朝鲜的发射管倾斜向上,不像是正面硬杀伤,我想会不会是防攻顶导弹的啊,毕竟导弹速度慢捕捉计算更容易些系统开发难度低一点,总不会破坏炮塔整体防护的位置上装的是烟雾弹吧

  校场:朝鲜新坦克的大粗管子从布置来看应该是借鉴了T-14的阿富汗石APS。这种APS系统在拦截破甲型弹丸时不要求拦截弹有特别高的精度,所以发射管向上倾斜一点也不会太过影响其拦截效果。但实际上这台坦克的疑点很多,究竟是不是一个已经开发完成的产品也不得而知。 

   

  MR.Ouyang: 

  fh2000新西兰炸膛事件能细说么?既然炮弹引信如此重要,通常如何检查和多到保险?

  校场:首先,该炮炸膛事件发生在1997年3月9日的新西兰怀乌鲁(Waiouru),不过不是新西兰军队,而是去新西兰训练的新加坡军队。事故发生后新加坡展开了调查,确认了发生事故的部队并没有违背安全条例,操作人员也是严格按规范操作,最终结论是155榴弹的引信问题,使得炮弹在发射的瞬间爆炸。既然确认是引信问题就得追责,首先新加坡对同批次引信进行了X光检验,发现1.3%的引信都有着质量问题。并在溯源后发现,该批引信为负责向新加坡国防部提供弹药的CAI(Chartered Ammunition Industries特许弹药工业)从IOS(不是苹果,是Island Ordnance Systems)订购,而IOS转头去找了XX机械厂(该厂目前还在)购买了引信,但是并没有同CAI报备,CAI后来发现后估计是利益问题(钱都付了),就没有对新加坡国防部说这批引信的产地,还说这是美国货。不明就里的新加坡军队就带着这批引信去新西兰训练,之后就发生了这次事故。在追责时提到了CAI的责任包括没有检查中国工厂是否按照军规进行制造,并且把XX厂拉入了黑名单。为此笔者特地咨询了XX厂员工的后代,根据其描述,恐怕CAI或者IOS当年稍微派个人去工厂里转一圈,都不敢达成这笔交易。这种员工不在乎规章制度带来的夸张的质量不合格率(出口的都还是已经精挑细选过的),好在,这种困境已经是“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但对印度还是现在进行时。

  至于说炮弹引信的检查和保险,由于笔者并没有生产过155榴弹,只能说大体上工厂质检由实验大纲确定,大纲内容是受战术指标影响的,但总的来说,有跌落、冲击、震动、振动、抽检、高温、低温等项目,甲方验收往往就是抽检试验了。

  多道保险其实就是设计时多增加了几道保险,在大口径榴弹上因为安全需求和空间较大所以可以设计的更全面些。其中最基本的是炮口引信,用于防止榴弹早炸,一般来说大口径榴弹的炮口保险解除距离并没有固定值,而是各国根据本国标准制定。这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保险带,适合于线膛炮,类似于上好的发条,在旋转时被散开。滑膛炮则可以使用涡轮旋翼等。惯性引信则一般是依赖弹簧在惯性下储能形变。总的来说多道保险具体有几道和什么原理,需要结合炮弹技战术指标与价格共同确定。

   

战斗机苏联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