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 兵 器 专 区 海 军 论 坛 陆 军 论 坛 空 军 论 坛 枪 械 论 坛 热 点 论 坛 军 史 论 坛
军事首页>>坦克装甲车专题>>军迷谈兵 进入轻兵器专区>>
【军迷谈兵】中国炮兵武器大阅览 五(组图)
2004年03月31日 15:20 坦克装甲车辆

  

高射炮

  高射炮作为地面防空武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技术上得到不断发展和改进。二战期间,高射炮是唯一有效的防空武器,但随着防空导弹的出现,一度受到冷落。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实战经验证明,尽管导弹已经成为防空的主力,但对于近距离低空防御来说,小口径高射炮仍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射炮和防空导弹都是地面防空不可缺少的武器。近年来,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成熟和(导)弹(高射)炮结合一体化,高射炮日趋完善,在防空武器中的地位得到了加强。我国一向注重防空火力的发展,曾先后研制了20、23、25、35、37、57、85和100毫米等多种口径的牵引式和自行式高射炮。在“三打三防”和新“三打三防”中,利用高射炮实施的地面防空是一个重要课目。

  

87式25毫米牵引式双管高射炮


87式25毫米牵引式双管高射炮

向低空目标射击的87式25毫米牵引式双管高射炮

87式25毫米高射炮

  该炮是中国为提高陆军的低空防御能力而由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小口径高射武器。该高射炮的研制工作于1976年全面展开,1979年投入第二方案研制,1984年通过国家靶场定型试验,1987年批准设计定型。87式基型炮经改进已应用于自行高射炮和步兵战车武器系统。该火炮性能稳定,故障率低,环境适应能力强,由东风EQ240型越野车牵引,配有电击发装置,可多门高射炮集火射击,能有效对付低空和超低空目标,也可对地面和水上目标进行射击。该炮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弹箱容量为40发,瞄准装置为WP009式向量瞄准具,配用WB041P式曳光爆破弹。有效射击斜距3 200米。曳光爆破榴弹配用榴-6全保险型引信,具有远距离解除保险、触发和自毁功能。引信的炮口保险距离为20~120米,自毁时间9秒。

  

90式35毫米牵引式双管高射炮


参加国庆阅兵的90式35毫米高射炮

  该炮主要用于低空防御(反飞机和巡航导弹),性能己达到国标先进水平,该炮是将两门35毫米的机关炮安装于有高机动性能的四轮炮架上,其前视红外跟踪装置和雷达车上的跟踪雷达,能自动探测、捕获和跟踪目标。一门炮由3名炮手操作(左炮和右炮各一名装弹手,射手一名)。

  该炮具有三高一快的性能特点,即初速高、射速高、射击精度高和反应速度快。其射速为550+60发/分(单管),与世界各国口径相近的高炮相比,双35高炮初速是最高的。双管连发射击1 000米处的立靶射弹散布不大于一密位,行军与战斗转换时间不超过1.5分钟,系统反应时间小于6秒。另外,该炮还可通过快速转换攻击对付多批目标,转换时间不大于6秒。

  

65式双管37毫米牵引高射炮


在65式37毫米高射炮基础上改装的74式双37毫米高射炮

  这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一种相当成功的小口径高射炮,1965年设计定型。为适应用户需求,该炮定型后又研制出多种改进型,实现了单兵半自动和全自动控制射击。该炮系统的火炮是在1955年研制的37毫米单管高射炮基础上发展而来,由单管改为双管并对支架、炮车等部分作了改进,重新设计了摇架、平衡机,对有关布局也进行了调整。火炮身管寿命在7 000发以上,高低和方向瞄准均有两种速度,高速用于搜索捕捉目标,低速用于跟踪瞄准目标,而配置的同步击发装置可避免两炮发射周期的时差累积,达到基本同步,从而减小射弹散布。后期生产的火炮配有电击发装置,可实现6门火炮集火射击。该炮可发射榴弹和穿甲弹,榴弹采用榴-1式机械引信,该引信具有自毁功能,自炸时间8~13秒,穿甲弹为实心弹体,头部较钝并套有风帽。最大射程8 500米,可有效对付斜距离3 500米以内的空中目标,也可对地面和水上目标进行射击。该炮定型后即投入大批量生产,装备我国部队并出口。

  

59式57毫米牵引式单管高射炮


59式57毫米高射炮

  这种高炮是以苏联C-60式57毫米高射炮为样品仿制而成。主要用于对付速度低于350米/秒的空中目标,也可以对地面和水上目标进行射击。仿制过程中我国技术人员对火炮进行了许多重大改进,增装了电击发装置,将滚筒式瞄准具改为分划盘式E-18瞄准具。

  火炮的最大装定速度和最大装定距离分别由240米/秒和4 800米提高到350米/秒和5 500米。高炮电源电压也改为220伏和380伏两种,以便电源出现故障时使用民用电网供电。另外,该高射炮配用6型指挥仪和瞄9型雷达,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有自动、半自动、手摇对针、手动四种瞄准方式。

  应国际用户的要求,该高炮的外贸出口型进行了一些改进,包括:增装自动供弹机,使火炮射速由50~60发/分提高到100~120发/分,实现了装填、闭锁和击发自动化;增装高低和方向危界停射装置;采用半自动化综合瞄准仪,1名炮手便可完成火炮高低和方向操作。

  

59式100毫米牵引式单管高射炮


59式100毫米高射炮

  59式100毫米高射炮系苏联KC-19M2式100毫米高射炮的仿制品。其试制工作始于1958年,同年研制出样炮,1959年投入小批量生产,1963年进行国家靶场定型试验,1964年批准定型,称为59式100毫米高射炮。该高炮是一种由雷达和射击指挥仪控制的自动高射炮,配用电击发装置,可实现全连火炮齐射,配用弹种为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穿甲弹,最大射程21千米,主要用于对付12千米以内的水陆空目标。

  

PGZ-88双管37毫米履带式自行高射炮


PGZ-88双管37毫米履带式自行高射炮

  这是中国第一代三位一体的自行高炮系统,该炮选用76式双37舰炮和新设计的火控系统,安装在改进型79式坦克底盘上。火控系统由搜索测距雷达、询问机、光电坐标仪、光环镜、光学目标指示器、解算仪和火炮随动系统组成。火力火控及通信系统均配置在炮塔内,双37炮位于炮塔前部,炮塔后部为仪器、乘员舱。

  该炮战斗全重35吨,乘员4人(车长兼雷达手,跟踪瞄准手,炮手和驾驶员)。全系统反应时间6~11秒,炮口初速1 000米/秒,单管理论射速360~380发/分,方向射界360度,高低射界-5~+85度,高低瞄准速度0.5~60度/秒,最大行驶速度50千米/小时。配置弹药为曳光杀伤爆破榴弹,每门炮携弹500发。该炮雷达可全天候搜索15千米内,3 000米高的空中目标。此高炮现少量列装我军装甲部队,用于伴随坦克部队实施机动对空防御。

  

PGZ-95式四管25毫米自行高射炮


PGZ-95式25毫米4管自行高炮

射击中的PGZ-95式25毫米4管自行高炮

  该炮是为提高陆军的低空防御能力而研制的小口径履带式自行高射炮。它和PGZ95履带式连指挥车和连检测车组成了我国第一代全自动,昼夜型,弹炮结合,可行进间射击的自行高炮系统,一般在连指挥车的统一指挥下联合作战,必要时也可独立作战。该炮主要由单炮搜索雷达、炮塔、光电火控系统和底盘4个分系统和若干单体组成。白天采用电子视野自动跟踪,夜间采用红外热像仪跟踪,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主要武器为炮塔两边各两门的25毫米机关炮,单门射速为600~800发/分,四门高炮齐射可达3 000发/分,炮塔两边还各有2枚地空导弹。另外,高炮采用履带式底盘,越野性能较好。炮车乘员3人。

  该高炮现主要列装我军机械化,摩托化步兵团和高炮旅,用于机械化部队集结、行军、展开和进攻时的对空防御。

  

中国新研制的双管35毫米自行高射炮


发射155毫米激光制导炮弹

国产155毫米激光制导炮弹

  该炮由北方工业总公司研制,旨在提高陆军的低空防御能力,可与机械化部队协同作战。这种履带式新型自行高炮有一个较大的双人炮塔,炮塔两侧各装有一门带初速测量系统的35毫米KDA机关炮,机关炮采用双路供弹,可发射脱壳穿甲燃烧弹、曳光穿甲弹和曳光燃烧榴弹等多种35毫米弹药,理论射速550发/分,最大有效射高4 000米。炮塔两边各有1组四联装烟幕发射器,系统反应时间为6秒。炮塔前部装有一圆形的跟踪雷达,后部装有一伸缩式监视雷达,此外还配置了一套被动红外跟踪系统。该车底盘由89式122毫米自行火炮底盘改进而成。

  

激光制导炮弹

  激光末制导炮弹就是在炮弹前部加装激光导引头,炮弹发射后能在弹道飞行末段实施导引、控制的炮弹。由制导部、战斗部和稳定部组成,主要用于远距离毁伤坦克、车辆、舰艇等目标,具有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威力大、使用方便等特点。全套武器系统由火炮、制导炮弹和激光指示器等组成。激光末制导炮弹发射后,弹道前段与普通炮弹一样靠惯性飞行,在弹道末段则转入导引飞行,在激光指示器的作用下,炮弹前部的导引头接收从目标反射回的激光信号,导引炮弹准确飞向攻击的目标,具有很高的命中率。

  据笔者推测,我军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已从俄罗斯引进并仿制生产了“红土地”152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并装备部队。该炮弹直径152毫米,弹长1.3米,弹重50千克(其中战斗部重20.5千克),射程22千米。该炮弹可由中国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和83式152毫米牵引加农炮发射,具有俯冲攻顶的特点。“红土地”采用钉爆战斗部,既可攻击装甲目标,又可准确地摧毁防御工事、桥梁、渡口以及炮兵发射阵地等多种目标。“红土地”炮弹的使用过程如下:前线侦察兵或观察员发现目标后即使用激光测距仪测定目标方位和距离,随后向射击指挥所报告并请求发射“红土地”炮弹,射击指挥所根据计算的射击诸元裁定是否发射。如决定发射,弹药兵取出炮弹,火炮阵地瞄准手便根据诸元设置参数,“红土地”炮弹上有5个电钮需要设定,其中2个用来设定弹道,3个用来设定激光密码。炮弹上膛后,按命令装填抛射药后,即可发射。炮弹射出着陆前几秒钟,前线侦察兵打开激光器,发出激光密码照射目标,炮弹鼻梢寻的器则寻找从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束,引导“红土地”直扑目标,进而摧毁之。

  激光末制导炮弹的引进,生产和列装我军炮兵部队,使我陆军的战术精确打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据悉俄罗斯又将“红土地”改进为“红土地”-M,该炮弹长955毫米,弹丸重43千克,其中爆破杀伤部重20千克,射程17千米,适合多种火炮使用。另外该炮弹不需要将弹丸分成两部分,从而使自行火炮能携带相当于“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2倍数量的弹药。该炮弹还可使用自动装弹机自动装填。据英国《简氐防务周刊》报道,“红土地”-M激光末制导炮弹适用于中国四种型号的155毫米加榴炮,估计中国可能引进或自行仿制生产此类炮弹。

  中国于今年的阿布扎比展览会上也首次展出了155毫米激光制导炮弹。这说明我国军工科研人员,已消化了俄制炮射激光制导炮弹的技术,并开始举一反三,在各种口径上生产国产激光制导炮弹,相信大家不久就会看到中国的100毫米、120毫米激光制导炮弹。

  

数字化炮兵指挥系统

  现代战争对火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打的远,还要打的快,打得准。要实现这些目标,除了火炮和弹药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侦察兵看的更远、更快、更准和炮兵指挥网络的反应更敏捷。

  中国军工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炮兵侦察和通信指挥系统的现代化研究。随着第四代火炮的成熟,炮校直升机、无人侦察机、激光测距仪、704地炮侦察校射雷达和SP-1型炮兵C2I指挥系统,也都发展了起来。火炮开始配备射击诸元显示器和电台,可以与指挥车之间进行数传和话传,以接收任务指令及射击诸元。各种新式火炮开始配备全球定位系统(GPS),可随时自主定位。与火炮配套使用的射击指挥车、前沿观察车上则配备有激光测距仪、信息处理机、GPS和通讯机等,其三维激光测距仪,可对目标方位和火箭落点进行测量。

  到20世纪90年代,人民解放军的师属炮兵部队基本实现了射击指挥半自动化,反应速度提高了6~7倍,射击精度提高1倍以上。


装有CLC-1近程低空搜索雷达的PGZ-95自行高射炮

  进入21世纪,我军各炮兵部队结合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特点,立足现有装备,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炮兵指挥自动化,加强炮兵“快速反应”建设和训练,使我军炮兵作战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2002年12月21日,中国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第一代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为我国在军事上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军炮兵部队,可在每门火炮上配备一台小型双星系统的用户收发机,这样一来,我军炮兵可快速确定各炮的坐标和相对位置,设定射击诸元,使火炮反应速度和命中率大大提高。此外,随着我军C3I系统的不断完善和使用,我军快速反应部队炮兵射击自动化系统也将更加完善,中国的“红色战神”开始步入数字化时代。(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和其他刊物)(作者:任宇)


评论】【陆军论坛】【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