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国ROBAT遥控扫雷车 |
|
|
2003年09月13日 22:23 国防在线 |
|
国别 |
美国 |
名称 |
ROBAT遥控扫雷车
ROBAT Remote Controlled Mine-clearing Vehicle |
研制单位 |
陆军坦克机动车辆局
Army Tank-Automotive Command,US |
现状 |
完成样车 |
|
概述
在现代战场上,反坦克地雷已成为坦克和装甲部队实施机动的一大障碍。美军为了提高在反坦克地雷场中开辟通路的能力,从1981年起就着手研制ROBAT遥控扫雷车。ROBAT是Robotic
Obstacle Breaching Assault
Tank的缩略语,意即机器人式清除障碍突击坦克。该车由陆军坦克机动车辆局设计和制造,陆军工程兵学校等单位参加。
第一辆XM1060型ROBAT扫雷车样车于1986年3月17日运抵阿伯丁(Aberdeen)试验场进行包括部件检查和调试、行驶试验、电磁干扰试验和安全性试验等在内的性能考核和整车试验。第二辆样车也于同年8月运抵该试验场进行考核试验。在试验中使用了1辆M113装甲车,车上安装了遥控装置,以实施机动操纵。原计划试验鉴定合格后,由安尼斯顿陆军基地用M60A3坦克底盘改造142辆。但由于减少了该项目经费,致使原定试验和生产计划受到了影响。
该车将机械扫雷和爆破扫雷集于一体,车后还装有通路标示系统,驾驶员既能在车上操纵,又能遥控操纵,从而同时具有发现雷场、开辟通路和标示通路的能力。在目前各国装备或研制中的扫雷车中,该车处于领先地位,它的研制成功将大大增强美国陆军的扫雷实力。
结构特点
该车采用M60A3坦克底盘,去掉了炮塔,代之以1块厚的装甲板,在装甲板上安置了两个钢制装甲箱,内装扫雷直列装药。整个扫雷系统由扫雷滚轮系统、火箭拖曳的M58A1扫雷直列装药和通路标示装置3个部分组成。
1.扫雷滚轮
辙式扫雷滚轮是遥控扫雷车的主要扫雷手段,装在车前距履带6m处,它与陆军现役M60扫雷车前部的扫雷滚轮属于同一类型。该扫雷滚轮是美军于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80年代初装备装甲兵部队,由滚轮、滚压升降装置和支架组成,全重10t,分左右两组,每组有5个滚轮。每组扫雷滚轮的扫雷宽度为1.83m,扫协速度为16km/h,对埋在地下10cm深处的压发地雷,扫除率可达90%。在两组滚轮间还有1条链枷,用来扫除带有触发杆引信的地雷。
扫雷滚轮使用可靠、安全、对付压发地雷的扫雷率较高、耐爆性好、可重复使用,缺点是土壤适应性差,只能对付单一的压发地雷。
2.扫雷直列装药
爆破扫雷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超压来诱爆地雷。M58A1扫雷直列装药是美军于80年代中期研制的。
该装药分别置于车体两侧的两个装甲箱内,拖曳装药的火箭弹固定在装甲箱顶板下,与箱内装药相连。当发射火箭弹时,顶板在枢轴上转动展开,赋予火箭弹发射角度,火箭弹带动装药迅速飞向雷场上方,然后由定距绳控制装药前进并将其拉直,最后起爆。
每条装药长107m,可开辟1条100m长,3.7~4.6m宽的车辙式通路,发射距离达150m。
3.雷场通路标示系统
以往的扫雷车由于缺少通路标示装置,开辟出的通路无明显标志,不利于后续部队的通行。为弥补这一不足,美军在遥控扫雷车的后部安装了通路标示系统。
该系统是1个轻型的装甲盒,内装能产生化学发光的“光棒”。当扫雷车在雷场中行进时,由操作手通过遥控装置启动通路标示系统,在已开辟的雷场中标明通路,无论白天或黑夜,光棒都能为后续坦克指引安全通路。
4.控制方式
该车安装了新的无线电/光纤控制系统,在车前装有电视摄像机,并用光纤电缆与遥控操纵盒相连,光纤可长达2km。当车辆在操作手的视线内时,无线电通信是遥控的主要方式。操作手可用该控制系统在远处控制发射引爆地畦用的直列装药、控制车辆的行驶和制动等。
由于该车采用了M60系列坦克底盘,因此能伴随装甲部队一起行动,驾驶员也可在车上操纵,在机动性、防护力和零配件供应方面能与装甲部队一致。
当部队发现敌人设置的雷场后,即派该车执行扫雷任务。一旦扫雷滚轮将地雷压爆,即可确定地雷场的前沿。此时扫雷车后退到适当位置,先发射由火箭拖曳的扫雷直列装药,引爆通路内的地雷,然后驾驶员从车上取出遥控操纵盒并下车操纵扫雷车,用扫雷滚轮来压爆通路内残存的地雷。遥控操纵的距离为1.8km,操作手可通过操纵盒上的监视器清楚地观察到扫雷车的行进路线、所处位置和扫雷情况。当扫雷车前进时,通路标示系统也同时标出雷场通路,以指引后续坦克通过雷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