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国华裔侬族征战沙场立显赫战功(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 14:40 中国新闻网
法国侬族互助会的战友们
原印支三军总司令福加德上将与原侬族互助总会会长陈润威参加印支阵亡战士纪念碑揭幕仪式。
在法国,每当有重大军事纪念活动,人们都会发现在几位老将军旁边有几位东方面孔的人。这几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随法国印支远征军血战沙场,用鲜血和生命赢得法兰西民族尊敬的华裔侬族同胞张英贵少将、黄独清上校、陈润威上尉等人。 说到侬族,有许多人感到迷惑,对它的来历不甚了然。也许除了法国军方和部分越南来的华侨,对于很多旅法华人华侨来说,仍然对这个族群感到陌生。可他们自己最清楚,他们血管里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液,世世代代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忠孝为先,以自己铮铮铁骨书写了一部令人景仰的传奇。近日,记者巧遇曾经担任法国侬族互助总会会长,现为法亚友谊总会会长的陈润威先生,他向记者详述了侬族历史以及他和他的同胞征战沙场的经历,拂去往事灰尘,让人豁然开朗。 侬族的由来 陈润威先生告诉记者,他出生在越南芒街,父亲是中国广西人,年青时来越南做生意,遂落户于此。而侬族的祖先原住在广东的钦州、廉州(今北海、合浦)、防城、灵山一带,后战乱中迁入芒街等地。 记者依据陈润威先生说法查阅有关资料,才知道其实在越南的侬族有两支:一支是中国壮族的分支。中国的壮族有很多支系,按自称来说,有30多个,其中岱、侬、拉基、布标、高栏,进入越南后,越南识别其为5个不同的民族。 这支侬族与岱族关系非常密切,语言和风俗习惯基本相同或相近,岱族与侬族的主要区别是,一般来说,18世纪以前从中国迁入越南的称为岱,18世纪以后迁入越南的称为侬。 陈润威先生所说的侬人则是另一支,一般称为“海宁侬”。越南海宁省(今广宁省)原居住着大批汉人,他们自称“艾人”、“山艾”,意思是“山林里的人”,实际上是讲艾话(客家语)的汉人。17到20世纪期间,从广东的钦州、廉州、防城、灵山一带先后移居该地。其中一些人是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遭到清政府的镇压和驱逐,于1849-1863年间,被迫迁到海宁地区的。还有是明末清初,客家起师抗清,客家人兵败而被迁移的,一部分人从广东的东部和北部迁到中部及南部滨海地区,一部分人还继续远迁至北仑江以北的海宁地区,成为海宁地区的原居民,他们过去一直坚称自己是中国人。 1885年黑旗军刘永福在北越大败法军,可昏庸清政府却签下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条约规定,以北仑江为界,将江南地方划归越南管辖,原居住在海宁的中国人也随地而归越。1893年沦为法国的殖民地。1946年,法国殖民者再次卷土重来,越南海宁地区相继被占领,当时,法殖民当局曾进行人口调查,登记居民的“职业”等内容,原住海宁的中国人填写“职业”时,均报称“耕农”。鉴于这些居民所居住地按“天津条约”已划为安南(越南)领土,法方继续称作“中国人”不行,而这些居民不懂安南语(京族语),其语言、文字、习俗、文化和生活方式都是纯中国汉人式的,因此又不能称其为安南人(京族)。最后,法殖民当局认定其为越南少数民族之一,以其务农种地“职业”为依据,称之为“农人”、“农族”,并又因习惯书写为人字旁的“侬”。这就是“海宁侬”名称的由来。 “海宁侬”,实际上是海宁地区农村汉族居民的泛称。既包括“天津条约”时划地而归越的原居民——中国汉族农民,又包括1885年以后,继续从广东、广西南部移居海宁地区从事农业的汉人。 坚守中华文化 “海宁侬”的语言习俗与汉族(客家)相同,“海宁侬”的语言属于中国汉族方言之一,即客家语言系统,许多人也会广东白话,讲一种客家话和白话的混合语(指的应该是受客家话影响极深的防城“土白话”)。 “海宁侬”中一直保持中国传统习俗,一直信奉中药、中医。但其妇女地位较高,不缠足,普遍参加劳动。其山歌也别具风格。他们素来奉祀东汉马援伏波将军,每年都要参拜伏波庙,庙会时间是正月初六。陈润威先生说他们还一直保持这个习俗。法国侬族互助总会在会址内专门设有伏波将军神坛,供族人祈福祭拜。 伏波将军是东汉人,平定岭南和安南有功,其忠孝、勇猛和爱国、爱民精神,深得客家人(海宁侬)的敬佩。甚至一些侬族军人在每次出击作战时,事先必馨香三炷,祈求伏波将军保佑平安。侬族所到之处,皆立伏波庙,在越南、老挝以及法国的侬族均设坛立庙。相传曾任法国侬族侬族互助总会副会长黄英,在越南海宁抗日作战时,每次出征前要祈祭伏波将军神位。有一次被日军所俘,在刑场被连刺五刀,仍然幸免于难,认为是将军显灵,更使黄英等侬众对伏波将军尊为至圣无上而奉祀。 1979年3月2日越南政府有关部门公布了《越南各民族成分名称的决定》,正式承认54个民族,将海宁地区的侬(艾)族统一改称华族。许多人主要从事农业和边境贸易。但散居世界各地的侬族人仍沿用传统名称。 用鲜血与生命写下光辉史 陈润威先生说,侬族人为法国、为越南的建立都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是侬族人被尊崇的原因。他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写照。 当时的越南还没有建国,而是属“印度支那”。“印度支那”一词是音译自法文“Indochine”,表示位于印度与中国之间并受两国文化影响的区域。也称“法属印度支那”,包括今日的越南、柬埔寨(旧称高棉)、老挝三国,简称“越棉寮”。 陈润威是海宁师范的第一届毕业生,在学校也是文武兼修。毕业后在芒街法侬小学任教。他的外祖父刘裕新是法国殖民军政府里少数的华人高官,在法国军部出任情报组指挥官,并担任河内军校校长。陈润威在执教两年后,投奔外祖父,入河内军校学习。他以少尉军衔毕业后,即投身兵戎。 1939年二次大战爆发后,1940年6月法国向德国投降。 在德国的压力下,法国投降政府于1940年8月同意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日本成为印度支那的实际控制者。 在战况对日本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日本军队忽然于1945年1月宣布打倒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政府,让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独立。法军毫无准备,仓促迎战。混战中,法军印支陆海空三军总司令福加德将军腿部中弹,陈润威身背福加德,指挥侬族子弟兵英勇作战,杀出重围,救下了将军的一条命。为此,陈润威立下战功。他曾经三次获得法军司令部军功勋章。 不仅仅是陈润威,被侬族尊为英雄的黄亚生更是如此。黄亚生出生于越南海宁省(今广宁省)敦迈。1929年赴法国陆军军官学校进修。毕业后留校任教官。后派回越南,在越南法国殖民军队服役,少校军衔。1940年9月,日军入侵越南,因处境困难,与中国第四战区长官张发奎联系,经同意后率部撤入广西十万大山,与中国军队一起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5年日军投降后率部重返越南。1946年,因侬族军队骁勇善战、战绩卓著,被整编纳入法国的主力部队。1946年7月14日法殖民当局在海宁实行所谓“自治”,成立侬人自治区,区政府设在芒街市,黄亚生为侬区领袖,设有区旗、区歌,在每周还举行唱歌升旗仪式,办有侬区中文报《农声报》。区旗是法国国旗的中间,嵌有中文“忠孝”二字。同时他还任管辖海宁、谅山两省的师团司令。1954年5月,奠边府战役法军战败后率部队退迁南越。因助吴庭艳政府歼灭平川派反政府军有功,升为上将。后与华裔军官一起被逼退休。离开军界后当选南越第一届国会上议员。现在在巴黎郊区的里奥大市的阵亡将士纪念碑上还刻有他的名字。 陈润威说,印支战争爆发后,侬族军队悉数开往战场,大多战死。其景惨烈,现在想来还让人心有余悸。法军败退后,所属当地籍的部队,愿意经商的可资助经商,愿意随军来法的则视之为本国退伍军人到法国定居。陈润威选择了去老挝经商。上世纪70年代,越南掀起反华浪潮,大肆驱赶华人华侨,陈润威被迫迁居法国。像他这样来法国的侬人,大约有2万人。 团结融入 续写佳话 为团结同胞,谋求同仁福利,维护历史意义,协助侬人在法国办事和争取平等待遇,以造福后裔,联络散居法国各地同乡的感情和友谊,团结互助,尽可能传授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加强中、法、越、柬、老各国民族间的民间友谊,1984年在巴黎大区78省尚得露布市(CHANTELOUP)成立了“法国依族退伍军人暨印支侨胞互助会”,简称法国侬族互助总会。后在里昂、马赛等地设有10多个分会。首届会长是张英贵少将,陈润威是第5届会长。原法国印支陆军总司令保罗·雷诺担任名誉会长。协会被纳入法国印支退伍军人协会,陈润威还被选为该会副会长。 法国政府对侬族互助会高度重视,会馆租金及水电费用全免,并定期派人到会里协助办理纸张。福加德上将还亲自把越战撤退后带走的侬族军旗交还给互助会。而每逢国庆日、大战和平纪念日、印支战争阵亡战士纪念日等,都获政府邀请出席仪式。他们胸配勋章,飒爽英姿彰显华人为法国的今日立下的功勋。 为更好的促进侬族人融入法国社会和法中两国人民友谊,增进交流,加强法国人与法籍亚裔人士友好联系,陈润威和他的战友们一道积极组织于1993年4月6日在巴黎成立了“法亚友好协进总会”,又称“法亚友谊总会”。巴黎市政府主管国际事务的副市长洛德·戈阿斯甘和陈润威共同担任首任主席。协会成立以来,多次在巴黎市政厅、国民议会举行活动,大大促进了法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了解。 法国总统希拉克还在担任巴黎市长时,就表示出对侬族军人的敬意,多次邀请侬族互助会的会员参加仪式。当选总统后,也曾邀请陈润威等人到爱丽舍宫参加活动。 来源:《欧洲时报》文:黄冠杰陈润威供图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