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张召忠谈中国天鲲号投产:南海岛礁想怎么填就怎么填

张召忠谈中国天鲲号投产:南海岛礁想怎么填就怎么填
2019年01月11日 11:49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昨天,我国“大国重器”系列又如虎添翼。我国自主研发的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经过近3个月的海洋环境适应、挖泥、挖岩等试验后顺利返航。

  “天鲲号”总工程师王健表示:试验期间,“天鲲号”的挖掘系统、输送系统和智能挖泥系统等施工关键设备性能均成功通过了实际施工的考验,各项测试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

  这意味着“天鲲号”已经过五关斩六将,通关成功,正式具备投产能力。

  那么这个“天鲲号”到底是什么?

  (图截:Twitter/Chine Nouvelle)

  “天鲲号”是中国大陆首艘从设计到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船,而绞吸船是主要用于疏浚江河湖海和吹沙填海工程,适宜于开挖沙质土、淤泥等土质较松的水底。它是由中国交建所属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简称“天航局”)投资并联合设计。

  “天鲲号”全船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43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额定功率6600千瓦。其挖泥能力超过了同样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投资的现役亚洲最大的绞吸挖泥船“天鲸号”。而这些挖出的泥石可以最远传输到十几公里外,可实现快速填岛。

  “天鲲号”还有个别名是“造岛神器”,而如“天鲲号”这类的重型绞吸船也都被称为“地图编辑器”,咱们的渚碧礁、永暑礁等就是填礁成岛,有了这样的“造岛神器”,我们就可以海上进行沿海或渠道疏浚和土地复垦作业,在合理的建设规划下想怎么挖就怎么挖,想怎么填就怎么填。

  一艘绞吸船的建造主要有五大节点:开工、下水、码头系泊试验、海试、交付。

  (图截:RT)

  “天鲲号”是2016年初开工的,2017年11月3日上午第一次下水,随后历时7个月先后完成全船液压管系安装、船舶舾装涂装工作、构建分布全船电力系统等各种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完成船舶倾斜试验。

  2018年6月8日,“天鲲号”经由长江口北角开往浙江花鸟山海域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海试。

  而这一次的实验是从2018年10月2日开始,“天鲲号”赴江苏启东开展挖泥试验,顺利经过一个月的考核后,又在11月23日,“天鲲号”开赴大连开展挖岩试验。终于在今年1月9日顺利通过投产前最后一次实验。

  “天鲲号”到底有多牛?

  它一小时就可以挖深一米的足球场,一天可以挖一个白宫那么大的坑!它还装配了智能挖泥系统,可实现无人操控自动挖泥,并能根据施工区域实际情况自动调节施工动作,真正实现了挖泥船的快~准~稳~

  虽然这样直观的计量很是震撼,但是我们还是要虚心和保持清醒。

  保持清醒,奋起赶追

  正如“天鲲号”的总工程师说“天鲲号”的诞生也只是带着我们挤进前三,我们与疏浚行业的领头羊荷兰、比利时还存在较大差距。

  (图截:路透社)

  疏浚基本可以分为内河与航道疏浚,港口疏浚,与海洋疏浚,比起其他行业算是相对小众,现在随着能源开发,如石油和天然气,这些能源资源的勘探工作是在偏远地区进行的,需要建造需要疏浚的港口。需要疏浚行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另外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沿海地区,需要开垦更多的沿海土地,防止受到侵蚀和洪水,从而需要在沿海地区进行疏浚;

  此外随着全球贸易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货物使用大型船只或船只通过海运。因此,需要扩展端口基础设施,为此,需要进行疏浚以保持端口正常工作;

  由于全球旅游业也在增加,海滩需要保持良好状态,因此在这些地区进行疏浚;

  而疏浚水道不仅仅除了疏浚本身和为开发服务,还有治理环境的功能。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越来越多的沿海地区正在经历洪水并防止这种自然灾害或减轻其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疏浚。

  虽然我们这几十年来快速发展,但疏浚行业还是由荷兰的Boskalis、Van oord 和比利时的DEME、Jan de Nul这四家龙头老大主宰。而这四家公司都在努力将自己的海洋服务多样化。

  我国从“天狮号”到“天鲸号”,再到现在的“天鲲号”,几十年来,先后走过了整船进口、国外设计国内建造、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等阶段的曲折道路,多样化不足完全可以理解。但正是存在新生和成熟之间的差距,我们才更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

  (图截:cnbc)

  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还不止这一点。三沙市的吹海填岛计划让“天鲸号”成了网红,参加了永暑礁等的建设,使本来就打着南海“航行自由”的美国就更加眼红。现在“天鲲号”又要投产了,美媒又开始“提醒”菲律宾等国要眼睛时刻盯着中国。

  不过真要和这些媒体说,我们只是种种菜,种种花,“与世无争”!(作者署名:局座召忠)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