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报告:中国部署一套S400需4亿美元 美F35还不到1亿

美报告:中国部署一套S400需4亿美元 美F35还不到1亿
2019年01月02日 12:03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如何在下一场战争中突破中俄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A2/AD),美军认为第一波必须靠“全方位、全频谱”隐身的B-2轰炸机,而目前数量太少,能随时出动的只有不到16架。

  于是,2010年以后美军就在考虑下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2015年10月签署合同;名为B-21“掠夺者”,名字来自二战著名的B-25双发轰炸机,而且是1942年杜立特带队,从航母上起飞,远程奔袭日本,然后在中国着陆的那种——也是“深入敌后”的梗啊。

  2017年完成初步设计审查,2018年12月完成关键设计评审;预计2025年开始作战部署,2030年装备14个中队,总数超过100架。

  根据透露出来的消息,它拥有一下特质,来克服上面诸多挑战:

  1、全范围全频谱隐身:

  这是针对中俄的低频VHF/UHF米波/分米波反隐身雷达,以及被动相干电子侦察等反隐身技术的长足进步而设计的,几乎都是无垂尾的巨大飞翼设计,确保对高频、中频、低频雷达的全面低可探测,以及红外抑制。而且在360度各个方向上都是低可探测。

  2、远航程,

  典型任务载荷下,450节飞行速度,不加油航程5000海里,作战半径2500海里,才能不依托前沿基地,就靠空中加油,就能从本土或者后方基地出发,覆盖世界上所有的大国,并且在敌后纵深有足够的徘徊时间。

  比如从孟加拉湾最后一次空中加油,就能在四川、青海、西藏一线逗留4-6小时,即使西安,也有3小时逗留时间。

  如果从距离东南沿海的500海里“安全”区域起飞,在沿海省份也能逗留7小时以上,东北、华北、华中也有4小时滞留时间。这样就有足够航程来绕开那些高威胁防空阵地,从容发现和攻击那些刚出现的时间敏感目标。

  3、大载弹量:

  至少2万磅起步,采用B-2类似的旋转弹舱,这样就能携带4枚5000磅的GBU-28巨型炸弹。或者更多的其他类型的炸弹,一次出击能攻击多个不同类型的目标,提高效率。防区外,可以用巡航导弹敲门,也可以突防进去用炸弹解决问题。当然也包括机载核武器

  4、高自卫能力:

  一方面是全频谱全范围隐身设计,同时有先进的传感器,信号处理设备,辅助决策设备,快速发现这些威胁,制订规避航路,躲在探测范围以外。二是有源相控阵体制的电子战系统,必要时给对方雷达制造虚假目标,不管是低频雷达,还是“被动相干定位”的多基地被动反隐身雷达。三是大的载弹量,不仅容纳对地攻击武器,也可以容纳反辐射导弹、甚至AIM-120空空导弹、ADM-160无人诱饵,软硬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5、自主作战能力:

  由于机体大,除了飞行员,可以有专门的系统操作员,结合更多的机载传感器、火控设备、目标分析、威胁规避与航路规划设备、任务规划设备,可以在C4ISR系统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独立完成“导航定位,探测,识别,规划,打击”全过程的轰炸任务。

  6、便宜量大:

  目前目标价位5.5亿美元,是B-2轰炸机的1/4,因此美国空军希望订购100架以上,就可以忍受一定的战损,然后更多的数量来应对更大规模的交战。为此,据说新的轰炸机B-21将大量使用成熟产品,如

  F-35的F-135发动机,任务计算机,座舱系统,通讯导航系统,武器控制系统,环境系统;

  B-2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起落架系统,弹仓系统,人员逃生系统;

  F-15E的电气系统、燃油系统,消防系统;

  F/A-18E/F的液压系统

  波音737的起落架等等

  7、还有一个对抗成本问题

  ——“以点带面,把对手拖入成倍的军备竞赛”——即B-21的出现,有可能跟当年的F-117初代隐身飞机出来,让前苏联原有防空体系突然“千疮百孔”,必须全面升级一样,补的雷达站、防空导弹系统、截击机团需要多少呢?一个核心装备能撬动对方整个体系的淘汰升级,是一种很好的“军备竞赛”,尤其适合那些“单项不行就靠体系补”的对手。比如在一份B-21论证报告里专门提到,一套S-400(包括8台发射车,112枚导弹,对应的多部雷达,指挥控制系统)成本可能超过4亿美元,而B-21也就5亿多,F-22/35价格已经跌破1亿美元,但为了防御这些低可探测飞机,对手需要多少套S-400系统才放心呢?尤其是大国还有覆盖国土和重要目标的需求。

  这就是美国为未来的与中俄的大国对抗准备的大杀器。其实还不是全部。未来的对抗准备,依然是一个背后暗流涌动的激烈过程。最后捋捋思路,其实非常清晰。也许就能推断出真正出来的B-21啥样了。同时对我国隐轰也是一个参考借鉴吧。(作者署名:默虹美海军学习小站)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美军中国武器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