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我军飞豹战机曾险些下马 配套国产航发晚了30年

我军飞豹战机曾险些下马 配套国产航发晚了30年
2018年10月18日 15:39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图为飞豹装备的斯贝发动机图为飞豹装备的斯贝发动机

  此前,有外媒报道称,虽然如今中国歼轰7战机成为中国海空军的战场多面手,作用十分巨大,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中国歼轰7曾险些下马。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歼轰7发动机无法达到设计指标,为此,中国特意斥资5亿英镑买英国发动机的生产线,还买来了40台斯贝发动机。英国事后也表示,多亏了这款发动机,就是靠它拯救了中国这款大杀器。

  据悉,中国是在1975年开始确定要引进英国的斯贝发动机发动机的,当时中国不仅花费了5亿英镑购买了40台斯贝发动机,还拨款一亿英镑对西安发动机公司的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用来生产斯贝发动机。

图为涡扇9图为涡扇9

  资料显示,斯贝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开加力时的推力超过了9吨,不加力时的推力也有6吨,这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是非常先进的水平了。中国将国产型号的斯贝发动机命名为涡扇9,西安航空发动机厂于1976年开始展开其国产化工作。

  在随后数年之内,中国在英国的帮助下先后完成了该发动机的多项关键技术试验,不久后中英两国就共同签署了涡扇-9发动机考核成功的文件。该发动机的研发成功,意味着中国终于有了依靠款能堪大用的中推力涡扇发动机。而且通过和英国的密切合作,中国还得以接触到了很多西方国家非常先进的发动机材料部件生产、加工、装配技术,大幅度拉近了我国发动机制造业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图为歼轰-7A战斗轰炸机图为歼轰-7A战斗轰炸机

  客观的来说,中国航发事业能够达到今天的水平是离不开上世纪70-80年代英国的技术支持的。全国产化的涡扇9被重新命名为秦岭发发动机。直到2002年,秦岭发动机才首飞成功,一年后通过了技术鉴定。有消息显示,秦岭发动机大约是在2007~2009年间进行了生产定型,从此飞豹的量产工作终于是一片坦途,而且凭借新国产发动机的支持,我国还推出了歼轰-7A战斗轰炸机,其性能比此前歼轰-7有明显提升,这自然是有我们国产秦岭发动机的巨大功劳了。

  不过,到秦岭发动机最终随着歼轰-7A战斗轰炸机大规模装备部队时,此时距离当年引进英国“斯贝”发动机已经过去30年。“斯贝”发动机的很多性能数据早已经不再先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可以看出当年我国航发领域的落后性。在“斯贝”发动机基础上发展而来涡扇-9其性能也开始逐步制约了“飞豹”后续发展方向。分析认为因为发动机已经落后,所以“飞豹”将不会再发展装备改进型。这就可以看出一款好发动机的意义是多么的大了。(作者署名:诸葛小彻)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