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反隐身雷达最大探测距离约400公里 技术已被我摸透

美反隐身雷达最大探测距离约400公里 技术已被我摸透
2018年10月15日 18:41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在这个隐身飞机逐渐普及的时代,如何有效发现和跟踪隐身飞机,是各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由于米波雷达对隐身飞机具有更好的探测性能,所以中俄这些年发展了多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米波、分米波反隐身雷达,对隐身飞机的最大发展距离达到了200公里以上,初步弥补了防空体系探测能力的不足。但是,由于这些雷达体积比较大,多用于地面防空预警,难以运用到战机、水面舰艇上;又由于这类雷达探测精度还不够高,难以为战机、防空导弹提供火力制导,要想对目标进行打击,还需要武器平台自身探测系统进行探测和跟踪。这类雷达的实际作用明显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

我国多款反隐身雷达集中露面我国多款反隐身雷达集中露面

  作为全球最早部署隐身飞机,已具有几十年使用经验,也是目前拥有最大隐身飞机机群的国家,美国对隐身飞机的特性了解不可谓不深入,研制反隐身雷达的基础不可谓不好。但是,由于对方长期没有隐身飞机出现,所以美军长期也缺乏专用于对隐身飞机探测的雷达。与之相对比的是,由于弹道导弹的现实威胁,美国在探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方面,倒是花了不少心思,也在本土以及海外部署了多部超大型地面、海基的探测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在3000-5000公里范围。其中比较小的就是去年大家十分关注的,在韩国部署的AN/TPY-2雷达,号称对弹道导弹目标的探测距离在1000公里以上,对雷达反射面积(RCS)0.01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可达600公里。

AN/TPY-2雷达AN/TPY-2雷达

  从性能说明中,我们注意到,RCS为0.01平方米的目标,其典型代表就是F-22战机;而该雷达的波段,为战机雷达常用的火控级别的X波段;此外,该雷达的面积为9.2平方米,也就是说,其直径只有3米多,类似于“伯克”级驱逐舰上AN/SPY-1D雷达。虽然该雷达主要用于探测弹道导弹,作用目标不同,雷达波束也比较窄,数据不太适合直接套用隐身飞机,但其不大的体积,对隐身目标高达600公里的探测距离,是不是启示了什么?这似乎说明,美国开始找到了另一种有效探测隐身飞机目标的方法,而且这种探测能力,可以直接用于防空导弹的目标制导,以后(网络化进一步发展)也可以用于对战机上所挂载的空空导弹的制导。而且,基于良好的技术基础,这种突破接踵而至了。

  AN/SPY-6雷达,也就是原计划用于DDG-1000驱逐舰上的AMDR-S雷达,由于采用模块化天线设计,目前已发展出了系列型号。AN/SPY-6可以由不同数量的雷达模块组件(RMA)组成,每个RMA可以看成一部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小雷达,由144个T/R单元组成。其最小的型号由9个RMA单元组成,直径1.8米,探测性能可以达到目前“伯克”级驱逐舰上的AN/SPY-1D雷达的水平。常规型号,也就是AMDR-S,由37个RMA单元组成,总T/R单元数量达到5300多个,直径4米多,大小类似于052D、055驱逐舰目前装备的346A/B型雷达;其探测灵敏度比SPY-1D高70倍,探测距离增加到原来的2.5倍。由于SPY-1D对常规战机目标(RCS为3平方米)的最大探测距离约为400公里,那么AMDR-S的探测能力,可想而知。该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将达到300公里范围;也就是说,隐身飞机在面对这种雷达时,将部分回到过去的非隐身时代。

该雷达装在将于2023年服役的伯克III型驱逐舰上该雷达装在将于2023年服役的伯克III型驱逐舰上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或许只是开始。由69个RMA单元组成的直径5.5米的雷达,其灵敏度将比SPY-1D提高300-700倍,探测距离提高到原来的5倍,隐身战机目标在其面前基本将无所遁形。该雷达可能被用于美国目前计划建造的下一代防空巡洋舰上,新型巡洋舰将用于替代目前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下一步,由97个RMA单元组成的直径6.8米的雷达,其灵敏度将提高1000多倍;由216个RMA单元组成的直径10米的雷达,其灵敏度将提高10000多倍!而其T/R单元数量也将达到31000个。当然,最后这种型号体积过于庞大,只能用于陆地、海基大型平台上了。

下一代防空巡洋舰以DDG1000为基础下一代防空巡洋舰以DDG1000为基础

  一款雷达的探测距离,跟雷达功率、天线直径、增益等直接相关。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通过大幅度提升雷达单元组件的性能(由无源变有源,由砷化镓变氮化镓)、功率,并提升数据处理算法,大大提高了X/S波段雷达在一定尺寸下对隐身战机目标的探测距离,甚至接近了使隐身飞机几乎无所遁形的程度。这种途径,似乎比粗暴的增加雷达天线波长、尺寸的米波雷达方案要更加实用(真正的米波雷达天线直径会达到10米左右甚至是更大的级别)。而且,这种雷达采用模块化设计,可自由组合,非常适合目前流行的共形天线理论;这种理论,可以使一定吨位的舰船、军机搭载更大尺寸的天线。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后面的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利用共形天线技术,使用了这种模式的雷达,其性能将多么的强大。

  对于我国来说,反隐身飞机的任务特别的重,所以,积极跟随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反隐身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是我们应该努力做的。况且,我国一贯有将高新技术“白菜化”的特点,此等好技术,我国并不缺基础,将其普及的难度并不大。走美国的路,让美国无路可走,就是我们要努力做的。(作者:晨曦/唐志峰)

  《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