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这位退伍老兵一人在弹雨中救出244名海外同胞

2017年09月07日 12:00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编者按:《战狼2》中冷锋孤身营救中国医疗队和中国工人的事迹令人热血沸腾。但是在26年前的1991年,一位中国使馆人员比冷锋更牛,他冒着生命危险,从战火纷飞的索马里救出了244名同胞,他就是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经参处二秘王粤。

  王粤,1969年入伍,1973年从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毕业,1985年从部队转业后调到我部交流中心,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中国项目的项目官员。1988年九月他被派住我驻索马里大使馆,任经参处二秘。他从工作一贯积极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按规定,到1990年9月王粤同志国外工作满两年可以轮换回国,但由于接替的同志未到,组织上安排他延期半年。为了工作,王粤同志克服了家中的困难,愉快地服从组织的决定。恰在此时,索马里爆发了大规模内战。

  王粤和索马里当地人民一起在海边合影
  王粤

 

  1990年12月30日下午3时许,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枪炮声大作,反政府游击队与政府军展开了争夺政权的激战。战争打响后,整个摩加迪沙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中国驻索机构屡遭流弹袭击和匪盗抢劫,情况十分危急。1991年元旦这天,一伙士兵闯入我经参处大院,轻重机枪并举,胡乱扫射,招待所、成套公司和广西国际公司的库房被击中起火,化为灰烬,好几位同志险遇不侧。

  索马里内战战斗后的惨状

  1月2日,商参处和医疗队遭到匪徒三番五次的抢劫,所有的汽车、发电机和粮食都被抢走,全体人员处于断水、断电、断粮的危险之中。更糟的是医疗队,他们的通讯器材都被抢走,与使馆的联系也中断了。由于武装匪徒滥施抢劫,我方人员的生命安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徐英杰大使和傅光庭参赞透过步话机研究决定,尽快地将商参处五名外交人员和医疗队十九名医务人员转移到经参处大院,为下一步搭乘国内派来的营救轮船撤离做好准备。

  “我去医疗队,这是我分管的项目。”经参处二秘王粤主动请战。外面战火纷飞,出去就有生命危险。可王粤对此全然不顾。王粤开着一辆面包车,把要和他一起去的周建军推下车,执意独自一人出发了。王粤首先来到民兵司令部,请求指挥官派兵护送,一位少校应允了。正当他们要出门时,一阵阵枪炮突然向司令部袭来,直到天黑才渐渐平息下来。当王粤催促民兵出发时,指挥官却变卦了这可急坏了王粤,他说明中国医生危险处境,但并未能奏效。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他就采用激将法对那些军人说:“我也曾是军人,我知道一个军人现在应该怎么做,你们怕死,我可不怕。你们不陪我去,那我一个人去。”话语中透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威严。王粤这一着十分奏效,那位少校听后立即一挥手,召来五名士兵,“谁说我们怕死?走!”王粤领着一行人,穿过弹痕累累的市区,先后赶到商参处和医疗队,将五名外交人员和十九名医务人员平安地接到了经参处大院,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步撤离计划。

  1月5日,内战仍在继续。王粤和商参处一秘刘玉峰接到徐英杰大使的指示,要求他们立即去国防部和港务局交涉,办理我国轮船进港事宜。这天下午,王粤他们先后赶到港务局。在索马里朋友阿里先生的帮助下,索港务局同意中国轮船进港,但是还要经过一位副部长问话这一关。王粤灵机一动,跑到室外,一面拿着步话机装作与使馆联系,一面暗自准备着应付对方的策略。过了一会,他进屋应答了那位副部长的一系列提问。午夜一点钟,王粤和刘玉峰终于拿到了索外交部副部长和国民军总司令联合签署的准许中国轮船靠港的命令。

  1月6日清晨6点,住在经参处大院的105名使馆和医疗队的中国人员分乘十七辆大小汽车前住港口。王粤同志不顾连日奔波的疲劳,带着武装警卫驱车走在最前面,为车队开道。待抵达码头后,王粤又带人赶到使馆,将大使、武官等使馆人员和他们的家属接到码头。至此,摩加迪沙使馆只剩下留守的7位外交官。本来王粤也可随船回国,但此时他心里惦记的是在索南方的132名我援外农业专家。为了保护专家们的安全,王粤又一次主动要求留下。经徐英杰大使和傅光庭参赞的同意,王粤带着专家组翻译范玉刚同志,告别了上船的领导和战友,驱车开向南方。

  经过7个小时的颠簸,王粤和范玉刚赶到了费诺力农场,见到了在农场工作的中国专家。次日,王粤同志又赶到100公里外的基斯马尤港办妥了进港手续。经过几个昼夜枪林弹雨中的奔波,王粤的体重下降了十几斤。就在他准备好好休息两天,然后与大家一同撤离的时候,他又得知使馆人员陷入了被匪徒轮番抢劫和殴打的危险境地。在找附近正规军无果之后他又想到了民兵司令部的那位少校,这一回少校爽快地给他5名士兵。在士兵们的引导下,王粤开着救护车,穿大街,走小巷,躲过游击队占领区,终于在六点半赶到了使馆。身处困境的七名使馆人员,与国内失去联系二十多个小时,此时突然听到了王粤的呼叫,他们激动万分,冲下楼来。打开大门,紧紧握住王粤的手,泪流满面,谁也说不出更多的话来。

  1月10日,最后一批驻索、援索人员登上了前去接应的中国轮船。王粤同志最后一个离开索马里。从索马里回来的人们永远忘不了王粤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迹。徐英杰大使深情地说:“没有王粤同志,244个中国人很难说能一个不落地都活着回来。”经过血雨腥风的洗礼,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王粤同志以自己的言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本文由海权文稿团出品,作者半杯馊茶。)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