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2017年5月15日,一架载有4人的日本陆上自卫队LR-2联络机在北海道失联,不久后就确认飞机坠毁,目前救援工作仍在开展中。

图片:日本媒体对陆自LR-2联络侦察机失踪的报道。
相信很多军迷说到日本军用飞机,肯定对F-15J、F-2这些现役战斗机耳熟能详,但是对这次事故中涉及到的LR-2这个型号可能第一次听说,甚至对“观测机”、“联络机”这些个老旧名词也不是很了解。
那么在这里,小编就带着你进行一点深入的了解。

图片:涉事飞机是一架日本陆上自卫队LR-2型联络侦察机。
先说说联络观测机吧。
20世纪初期,人类发明了飞机,很快这种新型的飞行机械就被投入到战争之中,最初的作用就是侦察。
一战和二战中,联络观测机都被交战多方大量使用。这种飞机体积小,机动性灵活,也很容易上手,更重要的是这种飞机通常有着极好的视野,配合无线电台和观测员,经常用来观测战场态势,给后方火炮提供打击坐标,对战场进行毁伤观测,甚至参与部分作战。
同时,这些小型飞机也可用于伤员、物资的运输——此次事故中坠毁的联络机,正是前去执行运输伤员任务的。

图片:二战中美军使用的L-3联络观测机,拥有极好的视野。

图片:美国陆军少校查尔斯曾把“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装在自己心爱的联络观测机上,成为一种凶猛的对地攻击机。
二战中盟军的联络观测机屡立奇功,在与法西斯的对抗中屡次使盟军提前得到准确的情报,以取得胜利。
战后,美军仍保留了联络观测机,在多次局部战争中都有大量使用,我军就曾经在战场上缴获了数架美制联络观测机。
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这种小型飞机已经被无人机和侦察卫星所取代。越南战争之后,美军很快就退役了几乎全部的联络观测机。

图片:越南战争中跟随着喷气战斗机的联络观测机,准备对攻击目标进行毁伤评测。
二战结束后,联络观测机还被大量出口美国的盟友。
1983年4月22日,陆军少校李大维驾机从台岛返回大陆,驾驶的就是一架美制U-6A/L-20联络观测机。该机目前仍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90年代之后,台当局也认定观测机在当代实战中使用价值极低,逐渐退役淘汰了全部的观测机。

图片:军博中展出的美制U-6A联络观测机。
而日本呢,在美国政府无法提供军用联络观测机的情况下,仍坚持当年美国顾问的观念。
先是在日本国产的三零MU-2多功能飞机的基础上改造成联络观测机,称为LR-1。随后又引进了美国比奇飞机公司的“空中国王”,改进成LR-2型联络观测机,也就是事故中的涉事飞机。

图片:陆上自卫队曾经使用的日本国产三零LR-1联络观测机。
2016年,由于机体严重老化,三菱LR-1联络观测机正式退役,自此,LR-2成为日本陆上自卫队唯一一种固定翼飞机。尽管1974年诞生的它也不年轻了,载荷有限航程不足的缺点愈加明显。
而这种飞机在目前唯一的优点就是它多用途的特点,而唯一值得称赞的地方,也只有独特的翼尖小翼了。

图片:独特而优美的小翼,可以说是“空中国王”中最优美的,但也仅此而已。
那么这种飞机能在本职工作——陆上自卫队的联络通讯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答案是0!
因为先进的通信系统与侦察工具已经完全将它取代了,不再需要人驾机进入危险的战区了。
陆上自卫队自己也只是将这种飞机用于训练、救援、医疗等杂活之中,却仍保留“联络观测机”这陈旧的名称,同时在拥有更多更好的通勤飞机的同时,还是不肯放弃LR-2这根“独苗”,可见其在军事发展观念上仍然存在短板。(作者署名:虹摄库尔斯克)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