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黄皮2101号歼-20的曝光,离大家期待的定型量产更近了一步。自然对于歼-20新一代隐身战机的配套空空、空地武器弹药的讨论已是水到渠成之时。通过历届珠海航展这一重要窗口,我们看到了诸多各类新型对地对地弹药。这其中航科技集团的FT-7(飞腾)型精确制导炸弹正是为内置弹舱的隐身战机而生,解决四代机的武器挂载难题。
“钻石背”的优势
“飞腾”系列制导炸弹,是从国产普通航弹的基础上加装制导、弹翼组件发展而来,分为安装边条翼的普通型和安装滑翔组件的增程型。航展上的FT-6和FT-7是相对较新型号,前者采用的是传统的折叠梯形平直翼,后者则是“钻石背”(“菱形背”)铰接联动弹翼组件。飞腾家族的其他型号采用的是大展弦比梯形滑翔弹翼,其优点就是升力大、阻力小,因此升阻比较大,投放距离远,但是它的缺点就是机翼刚度低、弯曲变形大、大攻角的时候升力效率低,容易发生颤振、机翼需要较高的强度,对于材料及工艺要求较高。而FT-7(及美国SDB小直径炸弹)采用的钻石翼是将前、后翼条铰接起来,前翼条根部顶点可沿弹体固定轴转动,后翼支点可以在弹体滑道内滑行,当后翼条向后滑动的时候,前翼条逐渐撑出展开,当翼条滑行到终点的时候,弹翼平面呈现菱形,从而扩大了弹翼的长度和面积,升力比同等面积的弹翼升力要大,具有好的机动性和滑翔增程性能,改善了大展弦比折叠弹居翼的强度、颤振问题。而且“钻石翼”的机构简单、可靠、坚固,呈桁架式收拢折叠,收拢状态紧凑占用空间小,适合机身弹舱这样的紧凑空间使用。

采用“钻石背”结构后的FT-7,不仅是在射程上可达90千米,在采用动力增程后射程可进一步拓展到130千米,做到了在敌方防空系统之外更为安全的发动打击。而且,“钻石背”的采用将赋予其更好的机动性,接近目标的时候通过调整飞行姿态,以更为理想的弹道撞击目标,达成更强的侵彻效果。特别是对目标进行钻地侵彻打击时,可调整弹药姿态,以俯冲弹道加速飞行垂直撞向目标,无疑将大大提高炸弹钻入目标的深度,增加打击效果。所以在现场展板介绍FT-7精确制导炸弹的作战用途时分广泛,可用于打击混凝土加固的地下工事、地面建筑物、铁路、桥梁、中小型指挥所、防空阵地、通讯枢纽、空军基地、海军基地,弹道导弹基地、库房,油罐、飞机隐蔽库,各类轻型技术兵器、水面舰船等重要军事目标。FT-7的作战使用定位与GBU-39型SDB小直径炸弹非常接近,是未来我军战机的对地弹药中“攻坚能手”。
为隐身四代机而生
四代作战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隐身能力,作为隐身能力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机载武器内部弹舱化。机身弹舱避免了机翼下挂载的武器弹药的自身RCS,以及机载武器和机身之间的雷达信号波的互反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机体弹舱的容量有限。毕竟外挂武器的优点实在突出,利用机身和机翼下方的空间,现代重型战斗机一般都有10个以上的挂架,挂载的副油箱、空空、空地、空舰的弹药超过了10吨。反观四代机受限机身长度、高度,弹舱的容积一般都比较小。即便是F-22这样的重型战斗机,它的主弹舱也只有挂载6枚AIM-120C这样的空空导弹或者2枚AIM-120空空导弹和2枚900公斤级JDAM这样的组合,这样的配置对于空战来说已经足够。但是对于对地攻击来说,为了提高导弹的射程、威力,现代空地弹药尤其是远程空地导弹的体积和重量一般都比较大,难以安装在第四代作战飞机的弹舱之中,勉强安装的数量也受到限制。如果采用加大弹舱的办法,那么就会增加发动机的重量以及飞机的体积和重量,随着四代机现役高昂的研制经费和成本再次攀升。
那么无法增加弹舱的容积,就只有缩小武器的体积了,而这就是小直径炸弹出现的宗旨。以美国已经在大家ISIS中使用的SDB小直径炸弹来看,重量只有113千克,直径0.19米、长1.8米,原来挂载一枚的JDAM可以挂载4枚SDB,这样F-22一次出击最多可以挂载24枚SDB。即使F-22考虑保留一定客观空战能力,主弹舱挂载2枚AIM-120C下还可以挂载16枚SDB,作战能力依然要远高于原来只能挂载2枚JDAM状态。SDB在提高了隐身战斗机,也就是说隐身战斗机一次出击可以攻击更多的目标。

制导系统是性能关键升级方向
像FT-7、SDB这类小直径炸弹在体积和重量上的压缩,若想保持依旧理想的打击毁伤效果,那么就需要精心设计的战斗部装药、打击弹道以及采用高精度的制导系统。最基本的制导系统就是惯性制导加卫星导航定位修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GPS/INS复合制导系统。INS惯性制导系统的可保证不依赖外部信息进行导航,抗干扰能力强,只不过导航精度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增加而下降,而GPS的优点就是导航精度不会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增加而下降,但是容易受干扰,所以二者的“复合”正好取长补短。利用INS不受干扰和短时间内高精度的特点弥补GPS容易受干扰的不足,利用GPS精度保持时间长的优点为INS进行纠偏,这样凭借GPS/INS,FT-7才能在长距离滑翔后仍能保持较高的10米级的命中精度。
但之所以说GPS/INS于FT-7而言仍属“基本”,是因为GPS/INS的复合制导只能对付固定目标,只是解决了隐身飞机对于地面固定目标的打击能力,不能对付移动目标。因此,FT-7在后续的升级中还要配备红外成像/毫米波复合的末制导系统和双向数据链,前者用于探测和锁定地面移动目标,后者用于向操作员反馈炸弹的位置及状态信息,并可重新选择要攻击的目标,包括装甲车辆、移动式导弹发射车等移动目标,来进一步扩展隐身战机打击目标的范围和种类。

很多人也许会说,用昂贵的隐身战机去对地是高射炮打蚊子,纯属浪费,只要取得制空权,想怎么对地攻击都可以。但有些特定作战任务让隐身战机来承担会取得更好效果,否则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美军也不会下大力气去研究。大家怎么看?(作者署名:空军世界 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