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历史上的苏联巧放烟雾 T72竟不是真正主力坦克

2016年05月27日 15:49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1970年3月,北约的情报部门获得了苏军白俄罗斯军区“德维纳”演习的一些秘密照片,其中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T-62的外形紧凑的坦克,北约暂将其命名为M1970。后来,在1971年之后苏军故意透露出的一些T-72坦克的资料之后他们便认为M1970实为T-72的早期型号,并在T-72于1973年大量装备之后大肆渲染它的实力。这样做的影响力甚至在数十年后还存在,那就是当沙漠风暴行动中伊军的T-72被轻易摧毁时令世人大跌眼镜。

  直到70年代末,当驻扎东德的苏军精锐装甲部队陆续出现一种和T-72大相径庭的坦克时北约才意识到自己的判断失误,苏联实际在通过大肆宣传T-72来掩盖本国装甲力量的真实主力,并且谋求这种猴版坦克的大量出口。真正的主力是另外一种名为T-64A的坦克,这款坦克直到80年代初西德的“豹”2坦克入役前都一直如一把利剑悬在北约头顶,试想苏联不仅掌握了绝对的数量甚至还在质量上赢得了先机,而T-64的真正性能直到苏联解体后才公之于众。

近卫坦克师装备的T-64A坦克近卫坦克师装备的T-64A坦克

  不知大家能列举多少俄制坦克的独有特征?三人制、自动装填机、复合装甲以及外挂反应装甲、高性能柴油机、炮射导弹、高性能125毫米滑膛炮,等等。可如果这些元素都集中体现在一款60年代末出现的苏军坦克上,那就只能用划时代来形容,也就不难理解苏联将之视为镇国之宝了。在它的整个服役期间都优先装备苏联驻东欧前线部队,比如上文提到的东德还有驻匈牙利,波兰等地的部队,这些都是在可能爆发的世界大战中作为突击力量使用的,本国的部队中敖德萨军区的第14军也较早装备。

  实际上以T-64为起点,苏联在之后的数十年主战坦克的发展脉络是不变的,都在延续紧凑的3人型思路,无论是廉价猴版T-72、复杂昂贵改进型T-80、以及兼顾技术和经济性的T-90都没有走出T-64的影子,其地位非同一般。T-64的全系列早在1987年就已经停产,但是我们仍旧可以看到乌克兰军队本世纪初以它为版本升级的T-64BM主战坦克仍在服役。

乌克兰的T-64BM坦克纵队乌克兰的T-64BM坦克纵队

  即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T-64A坦克的设计思路都不能算落伍。(作者署名:军事天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