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歼八试飞多磨难?试飞员测数据遇险为保飞机拒跳伞

歼八试飞多磨难?试飞员测数据遇险为保飞机拒跳伞
2021年06月17日 16:52 新浪军事综合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来源: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你知道研制新中国第一架先进战机经历过多少次生死吗?在摸索前进的试飞路上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但他们说:“这条路总得有人去蹚!”

  1968年,新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正式下水;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在祖国的万里空疆,却依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高空高速战机。

  作为新中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歼击机歼八承载了中国人半个世纪的期望,见证了航空人青春燃烧的岁月和他们“以命相搏”的精神歼八的奋飞,也铭刻下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

  歼八完成首飞任务后不久,就遭遇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难题。在接近音速飞行的时候,飞机会出现强烈的抖振,这个问题不解决飞机就难以实现超音速飞行。

  当时,中国航空工业基础薄弱基础理论和地面试验设备均不足想解决问题,只能上天试飞,可是歼八的弹射救生系统远未完善,如果冒险上天,试飞员甚至连最后的“救命稻草”都无可依靠。

  而毫无新机试飞经验的鹿鸣东,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毅然决然地决定试飞,歼八试飞员的亲身体验就是最直接的参考“数据”。

试飞员鹿鸣东试飞员鹿鸣东

  抖振让设计人员意识到歼八的气动外形可能存在缺陷,用风洞吹风的办法能够找出问题的具体部位。但当时中国没有足够大的风洞,工程师作出大胆尝试后,机身加整流罩,能不能行?不知道。

  鹿鸣东再一次坐进驾驶舱:“生死的问题对我们飞行员来说,一参军就解决了,别考虑我”。

  1970年,歼八终于闯过音速关,鹿鸣东驾驶着歼八来到了陕西阎良,这款让他们魂牵梦绕的战机距离装备部队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但很快大家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随着歼八原型机增加到四架,更多试飞员面临着生死抉择。

左为试飞员王昂,右为试飞员滑俊左为试飞员王昂,右为试飞员滑俊

  年近半百的滑俊已是试飞团副团长,他本可以不用再飞,但他向党委递交了决心书,主动承担歼八试飞的任务。在一次后机身测温试飞中,歼八双发停车,失去动力的飞机迅速坠落。

  “我也跟指挥员报告了,到最后只能这样下去,最低限度有可能把飞机保存下来,人在不在的都没什么关系。”6分钟,飞机跌落到高度4000米,这意味十几秒后飞机即将坠地。滑俊没有选择跳伞,而是为了保全飞机坚持到最后一刻。在多次尝试之后,发动机终于重新启动,滑俊不仅保存了飞机还取得了宝贵的测试数据。

  试飞员滑俊

  而在另一场后机身测温试飞中,飞机冒着滚滚浓烟,指挥员下达了跳伞指令,在九死一生的关头,试飞员王昂拒绝跳伞,“这是我们中国自力更生搞的第一架飞机,为什么塔台叫我跳伞我没跳?我就这么一个想法:歼八,尽量能保存就保存,实在没有办法,那牺牲了也就牺牲了”。

  当王昂驾驶着歼八降落时,伞舱已经熔化飞机急速向跑道外冲去,紧急刹车导致左轮胎爆炸,浓烟一时笼罩了整个机场,这时王昂才跳下来离开飞机。

  王昂的妻子希望他早一点离开这个行业,不要再出危险。但科研试飞这条路,总要有人去蹚!王昂只轻描淡写地说道:“事情都过去了”。

  1979年的最后一天,中国人自主研制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战机终于定型。

  新机科研试飞总是伴随着风险,这是探索未知必须的代价科研试飞人员“以命相搏”。把致命难题逐一化解歼八,守护住了中国一度无奈大敞的领空,把曾经薄弱的中国航空工业从“仿制时代”带入到了“自研时代”。而今回看老一辈航空人攻坚克难的历史,依然能感受到“航空报国”精神中蕴藏的强大生命力。

  (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本文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歼八试飞员战机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