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屡遭外媒抹黑的中国"鬼城"重现繁华 如何完成逆袭

屡遭外媒抹黑的中国"鬼城"重现繁华 如何完成逆袭
2021年01月27日 10:03 观察者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中国“鬼城”重现繁华,被外媒屡次抹黑的背后,怎样完成逆袭?

  大家好,我是观察者网《科工力量》栏目主播,冬晓。众所周知,嘲讽中国在不毛之地上搞建设,一直是外媒的“重要任务”。但最近,画风似乎有点不一样了。前段时间,美媒彭博社在一期节目中,将目光聚焦到了新疆霍尔果斯,一个完全从零建立起来的陆路港口。内容称:几年前,那里还一片荒芜,但如果一切都按找计划进行,它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港。

  彭博社首席经济学家,汤姆·奥里克指出:10年前,中国建造了大量的房屋,但没人住在里面,“鬼城”是我们形容这些地区的最常用词,然而,现实是,很多“鬼城”正被逐步填满。他还提到:郑州郑东新区,一个多次被外媒抹黑的、所谓的“鬼城”,如今已经是繁华的城市中心。无独有偶,经常被外媒调侃的重庆地铁6号线,曹家湾站,近期也成功在外网上“逆袭”。有网民在推特上,发了几组对比照片,当年的荒凉场景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如今的宽阔马路、高楼林立。那么问题来了,“鬼城”为何能够逆袭?背后有哪些秘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

  外媒口中的中国鬼城

  可以说,“超前规划”是这一切的基础。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人很早就知道,超前思考、规划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如此,“长期规划”、“规划前置”等让西方人陌生的词汇,是中国各种规划中的常客,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比如说,建国初期,全国还一穷二白时,就已经开始布局基础教育,规划水利工程。在国内人均GDP还在拖全球后腿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规划高速公路。在对岸还在嘲笑我们吃不起茶叶蛋时,包括歼20航母在内的各种军工工程,就已经上马。种种例子,数不胜数。在一众规划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当属“五年规划”。这也就是我国“超前规划”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早在1952年,我国就开始编写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身处抗美援朝的新中国,并没有规划经济发展的经验,因此,中国代表团还要远赴莫斯科,征求苏联专家的意见。改革开放后,我们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经济规划越来越多的考虑市场因素,2006年,中国正式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师承于苏联的经济规划,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比传统的指令性计划,中国的“五年规划”更具指导性、战略性,既发挥市场的作用,也发挥政府的作用。

  因为有规划,重庆“最荒凉的地铁站”曹家湾站3年大变样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这种规划能力的国家,这种能力也成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提出展望,经济总量到2000年要翻两番,但考虑到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保证,我们不但对其超前规划,而且大胆采用新模式。为了解决建设资金不足,“六五”期间,电力工业率先推行试点政策,原先国家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大大拓宽了资金渠道,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当时,水电部和多个地方,合资兴建机组、水电站,像云南鲁布革水电站,是最先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典型代表。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要说了,西方国家也会制定一些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确实,无论实行哪种体制的国家,都会制定一些目标,但贯彻这些目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实际上,在这些决策作出时,收获的往往不是掌声、而是骂声,高铁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我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始建设时,国内人均GDP还只有1700美元,从当时的水平来看,这个数字还不及伊拉克。当时别说外媒了,国内媒体上也是骂声一片,比如说:“面子工程”、“发展过快”。到了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后,对于高铁的攻击,达到高潮,“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之类的言辞不绝入耳。有人曾统计,2011年到2012年间,国内某著名杂志,至少发表了7篇报道,质疑高铁,称高铁“充满了风险”,“吃人”,“造价昂贵”,动车事故是“大崩溃”,该杂志甚至还表示:高铁国产化不过是一个幻觉。当我们现在回望这一系列反对的声音,或许才会明白,作出这些规划有多不容易。

  高铁,真香!

  对于这一点,马斯克一定深有体会。上海的特斯拉工厂,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完工后,德国柏林的工厂的建设才刚刚拉开帷幕,按照计划,德国工厂要在今年7月1日前,完成建设投产,但至今还没开工。建设期间,先有环保组织,质疑特斯拉在工地砍树的资格。随后,又有环保组织声称,滑鳞蛇可能正在地下冬眠,建设工厂会打扰其冬眠。虽然工程被允许继续,但特斯拉要向当地政府缴纳1亿欧元押金。建造一个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工厂,尚且有如此多的掣肘,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遭遇的阻碍就更多了。

  其实,这已经成为欧美政府运行的常态,前任党派下台,后任党派推倒重来。政策像铅锤一样摇摆,事前的规划,毫无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恩格尔曾说过:在中国为下一代制定规划之时,美国人只是在为下一届选举规划。英文中有个单词,short-termism短期主义,专门形容西方这种只顾眼前、不顾未来,没有规划的状况。事实也是如此。目前美国的新冠疫情日趋严峻,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达到2400万、死亡人数超过40万,但白宫仍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防疫计划,媒体的焦点还是在党派的斗争上。

  拜登来了,又要改了

  鬼城逆袭,靠的不仅是“超前规划”,还有强大的“基建能力”。“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规划一条路的能力,自然也需要有建成这条路的能力。依靠强有力的政府,我们可以高效地把“超前规划”落到实处。对于欧美来说,事情正好相反,规划做的再好,实现不了,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在前文中提到的曹家湾地铁站“华丽转身”的帖子下,同样有很多美国网民吐槽自己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恨铁不成钢”。有人提到:美国加州高铁,计划花费1000亿美元,仍未完成。美国“明星级”基建项目,旧金山新跨湾区交通枢纽,在历经25年规划,8年施工期,花费22亿美元后,仅开放45天,就因为出现严重安全隐患,被迫关闭。

  有意思的是,历史上的欧美曾经是具有强大的基建能力的。早在1916年,美国的铁路里程就达到了40万公里。1929年,美国汽车销量就突破了500万辆,381米高的帝国大厦,90年前就已经矗立在纽约市中心,耗时仅410天。在那个疯狂的年代,美国的建筑工人甚至可以连续在摩天大楼上施工数周,不返回地面。也正是依靠这种疯狂,才让美国在短时间内就拥有了大量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也让美国快速地走出了大萧条,迎来了二战之后的黄金时代。但这一切,在今天,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那么有了规划、有了付诸实施的能力,是不是就一定可以完成“鬼城逆袭”了呢?答案恐怕是不能。科学的决策必不可少。一度被外媒称为中国最大“鬼城”,郑东新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21世纪初,郑州作为交通枢纽,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剧增,老城区已经不能承载人口膨胀、商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当地政府开始规划,在老城区东边开始建设新城区,命名为郑东新区。发展初期,郑东新区通过政府、知名企业带头入驻,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搬入。加上河南是人口大省,总人口数超过1亿,郑东新区的建设也恰逢其时,承载了涌入郑州的大量人口,政府通过各种配套的科教文卫、商业配套,为进驻的产业、企业、居民,提供配套服务,最终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曾经的鬼城,如今繁花似锦——郑州东区

  尊重科学决策可以收获成功,反之,也会遭遇失败。前段时间,全国热炒海景房,可部分项目就成了反面案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候鸟式度假需求”,这些奢靡的词汇,是地产开发商的心头肉,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海景房成了优先选择项,它们像雨后春笋一样的,拔地而起。有钱的,可以去三亚挑选。差一点的,可以去文昌。钱更少的,则可以选择青岛、大连。不管你的资金有多少,几乎都有适合你的“海景房”。

  大量的楼盘上马,导致海景房项目很快供过于求。更糟的是,剥开这些“浪漫”的外衣,海边楼盘的“槽点”,也很快显现。“枕着海浪声入睡”听上去很美,但噪音影响入眠。海边潮湿的气候,很容易让装修发霉,还会影响人的皮肤和关节。海风中夹带的盐分,对家具家电的腐蚀性极强。曾有电器品牌,在短时间内,接获大量的报坏维修服务要求,后经调查发现,报修者几乎全都是海景房业主,这些海景房项目配套电器,就是该品牌提供的。 再加上部分“海景房”、离市区较远,周边配套缺乏,很快就沦为入住率极低的新“鬼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在新浪军事争鸣栏目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网友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铁鬼城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