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吉尔吉斯斯坦为啥没学到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吉尔吉斯斯坦为啥没学到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021年01月19日 09:55 观察者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李明炎:吉尔吉斯斯坦为啥没学到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明炎]

  新年伊始,比什凯克便迎来了喧嚣。1月10日,吉尔吉斯斯坦举行了新的总统选举和政体公投。共17名候选人角逐总统职位,包括前代总统扎帕罗夫。政体公投方面,选民可在“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和“以上均不支持”三个选项中作出选择。

  去年10月4日,吉尔吉斯斯坦举行议会选举。多个落选政党对初步选举结果表示不满,于首都比什凯克举行抗议集会,并与警方发生冲突。吉中选委当月6日宣布议会选举结果无效;时任总统热恩别科夫15日辞职,总理扎帕罗夫代行总统权力。

  当月24日,吉中选委决定于2021年1月10日举行总统选举。扎帕罗夫随后宣布辞去代总统职务,同时暂停行使总理权力,以普通公民身份参加总统选举。

  这是吉尔吉斯斯坦自1991年独立以来,第三次爆发内乱了。

  从“邓小平大街”说起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有一条路就叫“邓小平大街”,大街上有一块雕塑,两米多高的红色花岗岩上端雕刻着邓小平的头像,下端用俄、吉、中三种文字刻写着:此街以中国卓越的社会和政治活动家邓小平的名字命名。纪念碑上半部是十分传神的邓小平雕像,正注视着这座命途多舛的城市。

  为什么会在首都给异国领袖立像?这个想法是1996年比什凯克市长的西拉耶夫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想要以中国为榜样,走自己特色的改革开放道路。

  比什凯克“邓小平大街”的邓小平像,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西拉耶夫的良苦用心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1991年苏联解体,吉尔吉斯斯坦独立。第二年,全世界吉尔吉斯人代表大会在首都比什凯克召开。时任总统阿卡耶夫发表讲话说:

  “由于历史上遭受众多不幸事件,吉尔吉斯人口数目越来越少。最后成为定居在亚洲中央的一个小民族。但是,我们最大的遗憾是自伟大的吉尔吉斯汗国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之后的 1000 年之内,未能再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

  对当代吉尔吉斯共和国来说,其民族悲情正寓于阿卡耶夫的讲话中。

  吉尔吉斯斯坦是原苏联的成员国之一。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它从落后的部落部族时代“跑步”进入到了现代化的民族国家阶段。二战时期,整个中亚都充当了类似于中国四川、云南这样“大后方”的角色,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苏联解体后,失去了“老大哥”的吉尔吉斯斯坦命运充满了坎坷。当时全世界都没有料到苏联这一超级大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体。在解体后,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的同时也迎来了政治上发展的机遇。

  吉尔吉斯斯坦获得了千年来的首次独立。在苏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后,吉尔吉斯斯坦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国家?也成为其必须回答的问题。

  民主体制的“灵丹妙药”为何水土不服?

  独立后的吉尔吉斯斯坦,陷入了对西方体制的迷恋。

  那个年代的西方把苏联的解体视为“伟大的胜利”,美国学者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历史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到美国这儿就“终结”了,因为美国的体制是这世界上最好的、最完善的体制。其他国家都不需要再对政治进行创新,都来学美国的就行了。

  不少国家的政客都信了这套“一劳永逸”的方案,照着美国的模子建了一套“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以为有了这个“灵丹妙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吉尔吉斯斯坦也不例外。独立之初,吉尔吉斯曾在西方赢得了很高的赞誉。当时,吉尔吉斯雄心勃勃地想把自己建成“中亚的瑞士”,在阿卡耶夫的领导下,引进了西方国家一直梦想普世化的竞争性民主政治制度,以至于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这个中亚小国曾是美国口中的民主发展模范。

  当时,从刚刚解体的苏联脱离出来的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角色和身份,阿卡耶夫的领导班子开始寻求和西方建立良好关系,作为回报,它从西方获得了上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

  阿卡耶夫一度对西方政治模式十分推崇,设想按西方三权分立、自由市场经济的模式改造吉尔吉斯。然而,现实总是会跟理想开玩笑。阿卡耶夫很快就发现,在这个制度下,自己的权力太弱小了,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而吉尔吉斯需要做的事太多了,要社会稳定,要恢复秩序,要经济发展,阿卡耶夫必须跟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地方主义和部族主义作斗争。很快,他转而主张实行强有力的总统制,并通过全民公决得以实现。

  然而西方却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好打交道。在“9•11”事件后,美国认为中东恐怖分子的土壤就是这些国家不够“民主”。在发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之余,美国人也在中亚培养自己的“代理人”,给他们资金甚至军事支持,寻求对各个国家的“民主化改造”,也就是颠覆现有政权。

  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进行了议会选举。在两轮投票后,西方支持的反对派惨败,他们一方面指责选举进程中存在舞弊和违法行为,不承认选举结果;另一方面发动支持者走向街头,希望与同时期的乌克兰一样,实现改朝换代的政治斗争大逆转。

  这也就是美国大吹特吹的“郁金香革命”,其结果是反对派如愿以偿,总统阿卡耶夫下台。

  然而奇怪的是,美国支持的巴基耶夫上台后,也没有那么“听话”。甚至一度还想关闭美军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玛纳斯”空军基地。巴基耶夫在美俄之间斡旋,想两边都捞好处,但这点小心思很容易就被两国看出来。五年后,孤立无援的巴基耶夫就被同样的方式赶下了台,还被判决了终身监禁。

  美国于比什凯克的“玛纳斯”空军基地,图片来源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

  搞了两次,两次也都成了,但还是没成效,尤其是美国支持的反对派上台后还是要对俄示好,还是要关闭美军基地。吉尔吉斯斯坦用的是美国的制度,甚至证券、金融等领域的制度都是聘请美国专家亲自操刀设计的,但还是达不到设想的效果。美国就逐渐对吉尔吉斯的“民主化”失去了兴趣。

  在几乎没有外来势力干预的情况下,2020年,在新的选举中吉尔吉斯斯坦又出现波动。在10月4日,吉尔吉斯如期举行了议会制时代以来的第三次议会选举。在疫情的冲击下,本就贫困的吉尔吉斯人民生活更加艰难,败选的反对派政党挑起了一场以选举不公为口实、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街头政治,把“锅”甩给了总统热恩别科夫,最终推翻了这一政权。

  这第三次和前两次最大的区别在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吉尔吉斯斯坦内部的矛盾而非大国博弈占据主要因素。这时候美俄对于吉尔吉斯斯坦内部政治已经没有前些年那么大兴趣。尤其是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后,自己家里的火越烧越旺,让全世界“民主化”的口号喊得声音越来越小。但就这样,吉尔吉斯斯坦还是陷入了内乱。

  “发展才是硬道理”

  吉尔吉斯独立以来发展不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有三点。

  一是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刚刚独立的吉尔吉斯对原苏联模式的依赖过重,经济萧条,但90年代美国的援助给其经济松了口气。但美国有条件的援助既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可能真的满足一国发展之需求。步入21世纪后,有近半吉尔吉斯年轻人都去国外“打工”,给其他国家输送劳动力,经济建设的成果留在了国外,本国的工业始终发展不上来。经济落后,老百姓怎么可能对政府满意?

  二是部落冲突的延续导致国家分裂为“南北”两个势力。吉尔吉斯“反对派”为什么实力强大?根本原因就是吉尔吉斯一直根据地缘和族群分为“南北”两大势力,这就是吉尔吉斯在成为国家之前的两个部族。这两个势力彼此之间势均力敌,彼此之间缺乏认同,这些年来不停地找对方的破绽,使政治难以稳定。

  三是全盘照搬的政治体制无法给予凝聚力。中亚几国都是穆斯林占绝大多数,在加入苏联以前,共同的伊斯兰宗教信仰让他们凝聚在一起。直到现在,我问一位吉尔吉斯留学生同学是谁,他第一反应就是“我是穆斯林”,而非哪国、哪个地方的人。

  加入苏联后,吉尔吉斯逐步迈入了“现代化”,此时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指引与苏联的帮助结合在了一起,也起到了凝聚的作用。苏联解体后,美国政客们也不想去花费心思“理解、尊重”中亚——毕竟在他们眼里,他们是来“拯救”中亚的,传播了优越的“民主制度”,中亚这些人民应该对他们感恩戴德才是。

  然而空有一套制度,一套行事规则后,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管用。比如2020年大选投票,本质上还是“南北”两个势力来竞争总统,输了的势力根本不认账,不愿意在“民主制度”下愿赌服输,直接就把桌子掀了。

  这三个原因中,经济是基础;部落冲突是历史遗留,也是矛盾爆发的形式;政治体制应当是这二者的解决办法,但在吉尔吉斯,一个失灵的办法反而加剧了冲突的形式和烈度。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战略要地,美俄对其都“偏爱有加”。然而夹在“大国博弈”中,不仅需要国际政治智慧,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搞好。因此,无论这一次是“南北”哪个派系获得胜利,首要的任务就要清醒的看到“窝里斗”对大家都没有好处的,共同谋发展,要先有蛋糕,再去管“蛋糕怎么分”。而现在,由于内部冲突严重,大家都忙着搞斗争,许多谈好的工业项目反而难以落地,耽误了发展。

  比什凯克市中心的奥什巴扎。(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吉尔吉斯的困境不是个例,亚非拉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经济落后、部落冲突与政治体制失灵的状况。本质上都是“解药”没有找好。而“解药”不是借来的,还是要自己去配置。

  邓小平雕塑矗立在比什凯克已经二十余年了,回想1996年立像时吉尔吉斯人对未来的希冀,也让人感慨万千。回想同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后,邓小平立刻发表“南巡讲话”,清醒地指出了中国的发展之路,二十多年来的中国在多少西方“唱衰”与“威胁”论调下,发展迅速、成就斐然。而当初美国鼓吹的“中亚瑞士”,今又何在?

  邓小平大街的尽头,贯通着比什凯克最长的街——“丝绸之路”大街,提醒着比什凯克在历史上也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驿站,向着东方通向中国。

  在当时的丝绸之路上,也曾有阿拨斯王朝的插曲。阿拨斯王朝兴起后,频频干预西域局势,引起当时中亚各国的反感,西域各国都希望“不输出意识形态”的唐朝主持公道,因为唐当时只想建设好“丝绸之路”,共同发展。稳定是经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几天,吉尔吉斯还在“全民公决”以后用何种“政治体制”。希望这次,他们能破除民主制度的迷信,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在新浪军事争鸣栏目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网友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