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百名教练员大比武 他们靠什么“杀出重围”?

百名教练员大比武 他们靠什么“杀出重围”?
2019年11月04日 12:00 环球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环球网报道 特约记者 顾正兴李宇鹏]强军必先兴训、兴训必先育人。优秀的教练员,是部队不可多得的人才。近日,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举办首届“尖刀”拳头教头比武竞赛,全支队百余名优秀教练员、特战队员同台竞技,一决高低。某中队的中队长陈尊禹、排长王志明同时以优异的成绩受到支队表彰。在这个高手云集、强强对决的比武擂台上,一个中队为何能够走出2位武教头?今天就带你去一探究竟。

  只有平时过得硬,战时才能打得赢

  比武场上,中队长陈尊宇利用地形展板,流畅地完成科目授课,以精彩生动的组训方式获得全场最高分。

  根据拳头教头比武规则要求,每名参赛队员需要完成基础体能、军事理论、制定计划以及现地教学四个考核内容。从接到正式通知到走上比武场,留给这位武教头只有仅仅不到一周的准备时间,他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时间紧,任务重。他三天选课目,四天定教案。白天利用执勤间隙构思授课内容,晚上翻阅资料撰写教案直到深夜。在准备比武的这7天里,他多次彻夜未眠,平均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

  比武的日子如期而至,忽然下降的气温并没有冷却他的一腔热血,身体的疲惫丝毫动摇不了必胜的决心,顶着淅淅沥沥的雨水,踏着几天来被汗水播撒了一次又一次的土地,信心满满地迈进了赛场。

  “只有平时过得硬,战时才能打得赢。”总结比武的经验,他感到能够顶住压力、脱颖而出得益于日常训练中的处处留心和经验总结。年初成为中队长以来,他刻苦钻研训练难题,认真总结专业经验,先后撰写了百余篇训练教案,军事训练成绩位居单位前列。

  摸爬滚打锻精兵,千锤百炼铸英雄

  王志明,曾荣立三等功2次,这位服役10年的老兵,也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新排长。

  作为教练员中的“新手”,第一次参加比武就获得优异成绩,战友们称赞他是“天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荣誉背后他默默付出的超常心血和汗水。他常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鞭策自己——哪里有天才,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作为从一线带兵班长成长起来的军官,他基层经验丰富,在校期间刻苦钻研了“五大技术”课目组训方法,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接到比武任务后,他十分想要让自己的经验方法接受最正式的检验。可是,军事理论、制定计划……这些课目对于文化基础薄弱的他是一个很大挑战。

  准备比武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像金子一般宝贵,凌晨一点睡觉,早上五点起床,他只能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挤出了超出常人的光阴。为了具备更出色的声音气质,坚持每天站在墙角对着大树练习发声;为了获取更专业的教学内容,他数次与学院的教授请教沟通;为了掌握更全面的教学方法,他虚心请教曾经获得过标兵教练员的战友……他把自己完全置身于工作中,回过神来,已经到了比武考核场上,充足细致的准备最终让他“一飞冲天”。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个人的成长进步,始终离不开集体这片沃土。当我们深入这个中队,就会明白他们靠什么“杀出重围”。

  多年来,这个中队涌现出一大批爱军精武、精研训练的模范典型,先后有多人在总队、支队组织的比武竞赛中拔得头筹。

  优秀的基层官兵是决胜战场的主力军,群众才是智慧的源泉。发扬军事民主、凝聚群众智慧,是这个中队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训练提升的有效做法。中队担负南京路、外滩等重要地段的武装巡逻任务,勤训矛盾常年比较突出。随着新的军事训练大纲施行,多个全新课目走进日常训练场。面对新情况、新挑战,训练如何组织,如何提高效能?中队党支部群策群力、问计于兵,采取开门议训、畅通渠道等方式,大力发扬军事民主。

  每周,中队都会利用行政例会收集官兵意见。上等兵杜赉泽再次站上发言席。这一次,杜赉泽带来的建议是:利用课余饭后小块时间,加练上肢力量,提高单杠训练成绩。中士李刚积极探索研究实战条件下擒敌训练的组训方法,总结了“体会动作分解练、配手诱导攻防练、情况变换应变练、限定条件极限练”的组训口诀。 “我们结合任务实际积极探索结合军事民主的训练方法,广泛发动群众,挖掘集体智慧,很好地推动了训练水平的高效提升。”中队长陈尊宇说道。

中国解放军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