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航母"神出鬼没"在西太却不好使 出港就被中国发现

美航母"神出鬼没"在西太却不好使 出港就被中国发现
2018年11月25日 10:33 观察者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面对东亚的“无解”与“压力”

  美国海军这种冷战式的航母“神出鬼没”在西太平洋上可能就不大好使,一来“里根”号的母港横须贺距离中国实在太近,美国航母差不多只要出港就必然会被发现,二来中国近年来构建以反舰弹道导弹为核心的反介入作战体系,对包括第二岛链以东海域在内千余公里内的海域构建有包括海岸雷达、地波雷达、天波雷达的监视体系,在辅助以卫星、侦察机、水上和水下平台等其他的侦察手段支持下,在一二岛链之间甚至第一岛链内活动的美国航母,自然很难完全匿踪。

  至于从美国本土出发的航母,由于从美国本土到西太平洋相距近万公里,从珍珠港出发也超过7000公里,比东海岸到欧洲要远2000-5000公里。如果运用神出鬼没的部署,光是在航渡过程中一来一回就要折腾近一个月的时间,对于一次部署只有3个月的美国航母来说,这样远的距离就不适合这样的短期部署了。

航渡时间也是部署时间,这其中损失对美国颇为不利航渡时间也是部署时间,这其中损失对美国颇为不利

  尽管如此,“神出鬼没”在欧洲的成功使用仍然能让西太平洋的美军收到实际效果。通过在欧洲实施“神出鬼没”,美国理论上可以利用一个航母打击大队,横跨第二舰队和第六舰队的管区,对俄罗斯多个战略方向施加压力。这样一来,美国理论上可以将更多的航母从东海岸太平洋区域调到西海岸,投入到西太平洋方向上,增加对这一方向上的战略存在。尽管这看起来像是拆东墙补西墙,但对于美国海军来说,只要能通过这样的部署形式,在西太平洋方向上多投入一个航母打击大队,那么这样的调整就有其价值。

  但如果从冷战后美国航母的部署计划演变发展的过程看,也许所谓的“神出鬼没”并没有那么理想。

  从1994年前美国海军航母的“设计维修周期”模式,到1994年到2003年的“增量维修计划”模式,再到2003年到2006年的“舰队反应计划”模式,经过2006年到2014年延长的“舰队反应计划”模式,最终发展到2014年至今的“舰队反应优化计划”,美国航母编队的部署模式主要做的是两件事情:一是尽可能地延长航母编队本身一次部署的持续时间,从冷战末期的6个月延长到现在的8个月;另一个则是缩短维修时间占据航母全寿命中所占的比例,通过增加单次维护的时间,尽可能让一次维护后的航母能够在延长部署时间的同时,还能延长其处于战备维持状态的时间,一次航母使用周期的时间,从冷战时的21个月延长到“舰队反应优化计划”时的36个月。

其实当代美国航母多舰合练的机会并不多其实当代美国航母多舰合练的机会并不多

  周期和部署时间的延长,在增加了航母本身的可用时间的同时,也在逐渐简化航母本身的部署形态。由于一次周期长达3年,这也就意味着在战略上,航母编队的执勤路径和出现位置更加可以预测,也更加缺少突然性。马蒂斯提出的航母“神出鬼没”的要求,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希望扭转这种情况的想法。

  但这种调整在客观上会带来美国航母实际可用于海外部署时间的缩短。虽然这种短期部署能够增强美国航母行动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但这种不可预测是以实际在前沿部署时间的缩短来实现的。无论是几个战略方向之间的转换,舰艇的高速航渡,还是从本土母港前往大西洋次数的增加都需要时间。这种“神出鬼没”毫无疑问是要让美舰的航母“疲于奔命”的意思。

类似的问题,中国马上也要面对了类似的问题,中国马上也要面对了

  但从一开始,美国海军把部署时间越拖越长的第一动机,就是因为航母数量的减少。为了让更少的航母执行和原本一样(甚至可能更多)的任务,美国海军才选择让航母“加班”干活的。也就是说,所谓的“神出鬼没”本质上与美国海军希望航母执行更多任务相矛盾。今年5月份,美国海军已经在西太平洋遭遇过一次持续时间超过一周的“航母真空”,而如果美国航母还要更多的“神出鬼没”,那么未来这样的尴尬经历,可能会只多不少。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