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英国私立学校在华倡导学生加入少先队 英媒坐不住了

英国私立学校在华倡导学生加入少先队 英媒坐不住了
2021年10月19日 08:17 环球时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原标题:英媒连少先队都不放过!

  英国《泰晤士报》18日发表两篇所谓调查报道,将矛头指向英国顶级私立学校,质疑其授权在中国开设的分校“领导层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些还倡导学生加入少先队”。

  报道还称分析了这些学校近15年来的年度账目,发现一所学校在中国缴纳了145万英镑(约合1280万元人民币)的税款,“但英国税务部门却没收到一个便士”。有在英国私校中国分校的教育从业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英国私校在海外办学,尤其是在中国开设分校,其实更像是企业加盟连锁性质,英国校方基本不干预当地的实际运作。

  被报道点名的包括哈罗、德威、威斯敏斯特等,其中一些属于英国传统上的“九大公学”,即当地最知名的私立学校。《泰晤士报》声称,哈罗香港国际学校的董事会成员包括4名共产党员,该校每年的收费最高可达 3万英镑,其主席Kenneth Lau在学校网站上的简介概述了他向香港年轻人“灌输坚定的承诺、团结和责任感的愿景,及对祖国的归属感”。报道称,哈罗的名号被授权给了一家名为AISL的公司,为该校带来1900万英镑的收入。

  报道还称,德威在中国有9个校区。德威国际学校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姊妹公司德闳教育“在网站上列出了让学生加入少先队的程序,以及宣布选举党支部书记和宣传委员的文章”。《泰晤士报》称,德闳教育表示,其与德威的合作将有助于学生进入“世界各地的顶尖大学,包括常春藤盟校、牛津大学和其他罗素集团大学”。

  《泰晤士报》近来在涉华问题上趋向保守,频繁在香港、中英教育合作、科研合作等问题上挑事。英国私立名校在中国办学本来是双赢的行为,在中国运营、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无可厚非。但《泰晤士报》18日的报道“深扒”这些英国私立名校中国分校的创始成员及其曾经的职务、合作公司、甚至持有的公司股份等,并为其加上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如报道称,威斯敏斯特学校主要中文校区的创始成员包括一名党委书记和一名在西藏问题上为北京提供建议的商人。英国康德学院在上海的附属机构“与一名商人合作经营,后者拥有一家向中国军队供应设备的公司的股份”。报道最后引述英国保守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因逢华必反被中国外交部列入制裁名单的汤姆·图根哈特的话称:“教育是英国最重要的出口产业之一,但这些报道令人担忧。在海外开设分校的英国学校需要确保他们付出的代价不是我们的价值观。”

  《泰晤士报》挑刺的另一个点是:“在过去的 15 年中,20 所英国学校从国际特许经营权中获得了大约 6700万英镑的收入,其中大部分在中国。但一个税收漏洞让这些学校避免了高达1300万英镑的公司税。”“这些钱足够养活英国625个教师,提供570万份学校免费餐。”在英国,教育机构属于慈善组织,其出售特许经营权所得的收入被作为捐赠回归学校母体,可免于被征税。《泰晤士报》也承认,该程序完全合法。

  但报道不满地称,位于伦敦的哈罗公学在中国的分校缴纳了145万英镑的税款,英国税务部门却没收到一个便士。英国反对党工党议员、同时也是该党教育事务发言人的格林对《泰晤士报》说,英国不应当允许私校这样做,或是去除私校的慈善组织机构性质。

  对于《泰晤士报》的报道,这些英国私校未做回应。有曾经在德威中国分校工作的贾老师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其实英国私校和在海外的分校关系,并不是外界简单理解的从属关系,而更像是加盟连锁店,分校向授权的英国私校定期缴纳议定的费用,而私校不会干预分校在当地的日常运作、人事任命等。包括英媒在报道中提到的有中共党员在分校工作的问题,其实在日常工作中都不是争议问题。

  私立学校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超过100亿英镑。有分析人士表示,英国学校来华办学,首先应该遵守的当然是中国的法律和价值观。《泰晤士报》拿所谓价值观挑刺,是没事找事,故意碰瓷,制造噱头。▲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于 文

英国少先队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