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
作者:关磊、茅文宽

“三、二、一,起爆!”“轰”的一声巨响后,对讲机传来观察员的声音“指挥员同志,爆破成功!”这是南部战区陆军边防某旅扫雷队进行实爆作业的场景。
为了更加贴近实战,扫雷队派出勘察组对边境地区遗留雷场进行现地勘察,然后根据中越边境广西段山高坡陡、林密谷深的特点选择实战雷场。此次实战训练主要强化扫雷官兵在复杂环境下的爆破和搜排技能,使官兵逐步适应复杂的雷场环境,为下步走向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勘察组到边境雷区进行现地勘察。

向当地居民深入了解雷区情况。

根据雷场勘察结果,选择山高林密的山岳丛林地进行训练,这是爆破手扛着炸药向山顶的雷区进发。

雷场地形复杂,沟壑较多,扫雷官兵就地取材制作独木桥,继续奔向雷场。

爆破组安装雷管,敷设爆破线路,最左边是第一次参加实爆作业的下士谢霆康。

爆破线路敷设完毕,等待组长检查。
组长检查完毕,接通干线与支线。

组长向指挥员报告,线路连接完毕。

点火站点火,爆破成功!
刚转下士的爆破手谢霆康第一次参加实爆作业,爆破成功后他谈起了自己的感受:“第一次实爆,心里难免会紧张,把雷管插入TNT的时候,心里总是在想万一现在炸了怎么办。但转身看到在我身边一起爆破的战友,他们的镇定给了我勇气,让我迅速冷静了下来,以后还会跟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一起执行成千上万次爆破任务,现在要做的就是完成好爆破的每一个环节,每次的爆破成功是对兄弟情谊最好的诠释。”看着自己安装的炸药成功爆破后,谢霆康更加自信了,第二次爆破时,他的动作娴熟了很多。

穿上防爆服的官兵行动不便,走上坡路十分吃力,但为了尽快适应复杂的山岳丛林地形,扫雷官兵坚持穿着厚重的防爆服沿着陡峭的山路走向雷场。

到达雷场后,一名战士在调试探雷器,再往前走是接近90度的峭壁,但他没有丝毫畏惧。
扫雷行动开始后,扫雷官兵要面临几十处大小不一的雷场,有的雷场没有路,有的位于接近90度的峭壁上,需要借用滑降绳作业,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扫雷官兵通过开展实战化训练尽快适应复杂的雷场环境,一步步克服重重困难。

搜排组展开搜排队形,准备对爆破后的雷场进行搜排。

在扫雷官兵的身后,是祖国美丽的边陲小镇,雷场成了边境发展的绊脚石,终结南疆雷患的重任落在了这些年轻官兵的肩上,搜排时,他们稚嫩的脸庞严肃认真,因为他们深知这项行动对于建设强大稳固的边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是经过第一轮的爆破和搜排后,扫雷官兵标示出来的安全区域,扫雷官兵就是要这样一块一块地扫除200多万平方米的雷场。


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欢迎分享、点赞、留言!
本文编审:马飞
校 对:文献、夏德伟、黄战
责任编辑:罗 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