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印度人民党的支持者戴着莫迪面具庆祝大选获胜。
参考消息网5月26日报道 美国《时代》周刊6月2日一期(提前出版)刊发题为《纳伦德拉·莫迪:印度的新面孔》一文,作者是克丽丝塔·马尔。文章称,尽管其履历引人争议,但这位政客却获得了选民的授权。现在他必须恢复国家的好运,并重新处置与朋友以及敌人的关系。全文摘编如下:
他无疑是印度的选择。5月16日,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印度人民党彻底赢得全国选举,控制了印度议会下院543个席位中的282席,从而一举击败由国大党领导的执政联盟。尽管印度人民党只获得了31%的选民选票,但就其获得的议会席位而言,这却是几十年来单个政党所取得的最大规模的胜利。(近年来,只有勉强拼凑在一起而且常常难以控制的联盟才能保证获得议会多数席位。)长期在印度西部繁荣的古吉拉特邦担任首席部长,纳伦德拉·莫迪这位出身低种姓的茶水摊贩之子已经获得了不同凡响的政治成功。现在,他将成为印度第14位总理,从而完成从出身贫寒到高居全国政坛首席职位的罕见崛起。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学家苏达尔尚·延加说:“他的形象好像在说,如果我能成功,那么我就能帮助你成功。民众给了他自由行事的授权。”
顺应选民变革呼唤
据莫迪和他的助手们说,这一授权就是重启印度。63岁的莫迪顺应了人们呼唤变革的浪潮,将在印度民众感到严重焦虑的时候接过权力。他们的国家是地球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在和平交接权力方面有着出色的记录。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印度是世界第10大经济体,并一度被认为是可与伟大的中国相提并论的新兴地缘政治参与者。但是今天,印度的经济处于弱势,其作为一个国家的愿景不明朗,民众的集体情绪堪忧。那些投票支持莫迪及印度人民党的选民希望他们能让印度重获经济魔力,而莫迪自信能够做到这一点。在一次次的竞选演说中,他告诉印度民众,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就业不足、供电不稳、食物价格昂贵、警察腐败等——是可以解决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阿尔温德·苏布拉马尼安说:“这就是赌注——他将会做些实事。”
莫迪没有做出什么让人难以企及的丰功伟绩。2004年之后领导了两届联合政府的国大党是从内部瓦解的,其在选举中赢得的席位从2009年选举中的206席骤跌至仅仅44席。主要原因是通胀飙升、经济不稳以及一系列涉及高官的腐败丑闻。但是,选民似乎也厌倦了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及其儿子拉胡尔所代表的陈腐的精英政治。拉胡尔是国大党选战的领导者。而此次选举中有数以百万计的首次参加投票的年轻选民,对他们来说政绩要比家族传承或对政治派别的忠诚更为重要。(拉胡尔的父亲、祖母和曾外祖父都曾担任总理。)新德里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的客座研究员莫汉·古鲁斯瓦米说:“这是对王朝(体制)的彻底摒弃。”
然而莫迪也没有得到干净利落的支持。他最早是经由印度人民党下属的右翼支援组织国民志愿团(RSS)实现在人民党序列内的崛起的。尽管印度教民族主义并不在莫迪的竞选纲领之列,但他发现,主要是由于2002年初发生在古吉拉特邦的事情,人们很难摆脱他对印度穆斯林少数民族态度矛盾的看法。当年他就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后不久,该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就爆发了流血骚乱,有1000多人——其中多数为穆斯林——在暴力冲突中丧生。莫迪的批评者指责他的政府没有尽力制止骚乱:莫迪一直否认这一指责,印度各级法院也都已洗清了对他的任何不法行为指控。现在印度有许多人——其中既有穆斯林也有非穆斯林——对莫迪领导的政府有所顾虑,担心他会纵容印度教沙文主义者,可能会加剧国家在宗教上的两极分化。他的批评者的另一个不满是:他作为一位领导人的决断——这在竞选中受到了很多吹捧——是独裁领导风格的委婉说法。古鲁斯瓦米说:“他是个实干家。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逼迫别人。但是这种做法能持续多久呢?6个月还是8个月?”
经济复苏重中之重
总而言之,人们对莫迪的评判将依据于他恢复经济的能力。他已经一再表示这将会是重中之重。从2005年至2007年,印度经济的年增长率超过了9%,而现在只有5%,这样一个数字是西方国家求之不得的,但对于印度来说却是不够的。由于国家庞大,印度每年必须创造数百万的新就业机会。
由于其管理古吉拉特邦的履历,莫迪拥有了经济奇迹创造者的声誉。从2006年至2011年,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0%——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8.45%,但是批评者指出,这个数字低于其他富邦,如泰米尔纳德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贸易枢纽,古吉拉特邦在贸易和商业方面一直表现突出:在莫迪的领导下,该邦赢得了作为印度国内一个干得了事情——尤其是对投资者来说——的地方的国际声誉。
为了把自己在人口6000万的古吉拉特邦取得的成就升级到拥有12亿人口的全印度,莫迪将需要把许多互相竞争的利益群体集合到一起——不仅要在自己人生地不熟的新德里,还要在拥有巨大权力的各邦首府。印度人民党在议会的力量,加上其联盟政党的席位,将能提供一些帮助。
美国《时代》周刊6月2日一期(提前出版)封面
不会持续对抗中国
夹在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印度有着紧张的邻里关系。随着美国准备在今年从阿富汗撤走其大部分军队,恐怖分子重新得势的可能性非常真切,尤其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漏洞百出的边境沿线。这不仅是对西方的威胁,也是对印度的威胁,印度过去曾经一直是巴基斯坦境内恐怖组织的攻击目标。尽管对外政策并不是他竞选的重点,但莫迪一直抨击国大党政府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立场软弱,不难想象他会对巴基斯坦持强硬态度,尤其是在涉及两国无休止的边界争端问题的时候。尽管如此,促进对话的早期迹象看起来是可喜的: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已经邀请莫迪访巴,而谢里夫则与其他南亚国家领导人一起被邀请出席莫迪在5月26日的就职典礼。
印度与中国的关系也处在紧张之中。两国在上世纪60年代打过一场短暂的战争,彼此存在长期的边界争端,而且相互忌惮各自在亚洲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几个月前在中国藏南地区竞选时,莫迪曾拐弯抹角地指责北京在该地区进行的部队集结。据路透社报道,他当时说:“当今时代的世界不欢迎扩张思维。中国也必须放弃其扩张思维。”极少有亚洲领导人会如此直言不讳地谈论北京。莫迪的前任曼莫汉·辛格的口气一直要缓和很多。
尽管如此,这位新总理在对抗中国方面不大可能走多远。2002年的古吉拉特邦骚乱后,美国曾吊销了发给莫迪的签证,而北京却在2011年铺出红地毯欢迎他率领的一个商业代表团。莫迪不会忘记这一姿态。他还知道,印度需要中国购买其更多商品以缩小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会对印度有用。新德里和平与冲突问题研究所的迪潘克尔·班纳吉说:“对任何50岁以上的人来说,中国会是今后1000年中不变的敌人。”但他补充说:“年轻人希望变化,而莫迪将顺应他们的愿望。”
可能与美达成折中
莫迪也很可能会与美国达成折中。除了他自己的签证曾被吊销之外,新德里和华盛顿最近还因为印度外交官德夫亚尼·科布拉加德事件而反目,美国当局指控科布拉加德为家里佣人办理签证时造假,从而在纽约市逮捕了她。几天之后,莫迪在推特网上宣布自己拒绝会见一个来访的美国代表团,“以便与国人同仇敌忾,抗议(美国)对我们的女外交官的粗暴对待”。奥巴马总统给印度的新总理打了电话表示祝贺,并邀请他在“双方都合适的时候”访问华盛顿,以“进一步加深我们的双边关系”。
美国不仅是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它还拥有影响力巨大的庞大的印度裔人口。两国都需要对方作为“制衡中国”的砝码,并阻挡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极端主义。总部在华盛顿的美国印度政治行动委员会主席桑贾伊·普里说:“你不可能一厢情愿地让美国走开。尽管有过种种问题,但目前存在一个重新开始的实质性的机会。”
而在此之前,需要尽情享受胜利。5月17日,莫迪进行了他的祝捷旅行。他在离开古吉拉特邦前往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的途中在新德里作了停留。在首都的印度人民党总部,人数不多但热情洋溢的群众沐浴着万寿菊和玫瑰花瓣载歌载舞。29岁的米尚特·辛格是印度人民党青年分支的一名成员,他站在树下等待莫迪上台。身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辛格说:“人们寻找的不光是就业机会……他们寻找的是一种战略。我们将关注今后的15年。”对于莫迪来说,治理印度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