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领导班子组建后,如同一个新组成的运动队、一台新出厂的车,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只有经过充分的磨合,班子成员之间才能相互了解,相互包容,春兰秋菊,各展其秀,达到配合默契、团结和谐的高境界。
由于班子成员的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处事风格、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各不相同,共事之初总有一个相互适应的磨合期。如果磨合好了,就为真正合心合力打下良好基础,就能有力促进部队工作。能不能搞好磨合、实现默契,是检验班子成员党性强弱、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默契是一种心照不宣,“此无法可言,盖独得于心”。配合默契,是一个班子中工作的最好氛围,也是班子凝聚力、战斗力的体现。默契,是真团结而不是假“客气”,是真和谐而不是和稀泥,是和而不同而不是一团和气。磨合的过程,是一个求大同存小异的过程,也是一个化解矛盾、追求默契的过程。
哪里有矛盾,哪里就需要磨合。尤其是班子组建之始,成员彼此不太了解,很容易因为认识不同而产生隔阂。这就需要班子成员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多一些信任,少一点猜疑;多一些大度,少一点狭隘。遇到意见上的分歧,能够站在大局上、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谁的意见更符合实际就照谁的办,而不去争你高我低。
人生难得同共事,默契配合是境界。默契,离不开情感的纽带,但要建立在讲党性、讲原则的基础上。如果只讲感情,班子就没有战斗力;如果只讲原则,班子就没有凝聚力。只有建立在坚持原则基础之上的默契,才是真正的默契。当班子成员真正把讲原则与讲感情统一起来,团结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语言,相互配合起来就少了许多是是非非的羁绊,即使有了什么矛盾也容易化解。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过磨合怎会有默契。培育一个配合默契的好班子,需要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应自觉做到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配合不推诿,形成九牛爬坡、团结共事的强劲合力和昂扬状态。
(作者单位:武警广西总队政治部)
路光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