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搞调查“不要性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6日 03:36  解放军报

  □搞调研,需要深下去,蹲得住,有耐心,直到把情况弄清,找到开启问题之门的钥匙。

  搞调查“不要性急”,这是毛泽东的主张。

  1941年秋天,在延安,他对一个调查团的同志讲,“我们的调查工作,是要有耐心地、有步骤地去作,不要性急。”如果走马观花,“只是空花费了时间,一事无成”。全国解放后,他又多次强调这一问题,要求“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主要是“住下来”,做一番系统的调查研究,让自己对实际情况心里有底,没底是不能行动的。

  毛泽东为什么对调查研究如此重视,讲得这么细致具体呢?这是因为,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决策权,也不会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指导。正如他所生动表述的那样:“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

  毛泽东说得好,做得更有说服力。《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他用了32天时间,实地考察了5个县写出来的。1930年5月,为了正确制定对待富农和小商业者的政策,毛泽东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寻乌县做了20天调查,并针对没有把握和不够清楚的问题,又用两天时间,召开了50多人参加的座谈会,把问题一一提出来征询意见,形成了《寻乌调查》。在这次调研过程中,毛泽东还总结了调查研究的经验,写出了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提出调查“要亲身出马”“要深入”。1956年初,为了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用近2个月时间,分别听取了中央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并经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集思广益,写出《论十大关系》。后来,毛泽东多次讲到这件事,说,不搞这样的调研,那个十条不可能形成。

  搞调研不要性急,不能性急。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

  其一,我们搞调研,不是做做样子,给人看,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深下去,蹲得住,把情况弄清楚。特别是在生怕讲问题的单位,更要注意待一段时间,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亲口问,把握实情。到下面走了一圈回来,说喝酒的话比说情况的话多,那样的调查对解决问题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其二,我们所要了解的是实际,不是个别的、零碎的实例。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需要时间作保证。如果只是找几个例子为自己的想法做例证,倒是容易,却无用,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

  其三,调查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是把握事物规律性的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及”,是艰苦的劳动,也急不得。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上,再与一线的同志一起求“是”,才能抓住关键,拿出切合实际的对策和办法。

  有人说,世界是由笨人支撑的。别的不论,在调查研究上起码是这样,是得下一点笨功夫的。

  (作者单位:兰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