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战史今日:1935年5月29日红军飞夺泸定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9日 09:24  新华网
今日泸定桥(樊永强拍摄)。 今日泸定桥(樊永强拍摄)。

  在弹雨激浪中飘摇得像一片树叶的小舟,每每临近倾覆,却总能破浪前行。响亮的军号声震耳欲聋--同样的情景,时常会闪现在张生荣老人的梦中。那是属于老人一生中少数几个亲历着"历史"的时刻。

  72年前,就是这位当年16岁的"红小鬼",为强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1935年5月25日9时至29日19时,短短的4天又10小时的时间里,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在好似"嗒嗒"走秒的倒计时式的战斗行程中,红军击碎了对手为她设定的"历史宿命",并创造了令后人叹为观止的战争传奇。

  路太险,途中还有敌人。第一天,部队只走了80里。

  28日凌晨军委来电,限29日夺取泸定桥。

  "这样,我们必须在一天内走完剩下的240里路。"唐进新清楚地记得,时间已经来不及停下来做传达动员,团政委杨成武把自己的马让给了伤员,拖着在湘江战役中负伤的右腿边行军边动员。"那是我这辈子所有行军中最紧张的一次!"饥肠辘辘的唐进新行走在泥泞的小道上,饿了只能边跑边仰脸喝一口雨水,再嚼一把生米。突然,他们看见对岸有火把。经过号兵试探,正是增援泸定桥的敌军。

  事到万难须放胆。红军也点起火把,伪装成敌人行军。

  29日早晨6时,部队如期赶到泸定桥边。

  唐进新回忆:"泸定桥是由13根铁索横拉两岸的铁索桥,9根为桥面,4根为扶手。我们到达时,提前一天赶到的川军第38团已把桥上的木板抽掉了三分之二,剩下滑溜溜的铁索高悬在半空。顺铁索望去,对岸桥楼处垒着一圈沙袋,构成一个坚固的桥头堡。"杨成武紧急选拔突击手。"最后确定由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织成突击梯队,踏索夺桥;三连跟在后面,边冲锋边铺木板;一连打掩护;我们四连负责递木板。"唐进新回忆说。下午16时进攻开始。所有的武器一齐朝对岸开火。22名突击队员攀着桥栏踏着摇晃的铁索向着对岸冲去。

  "突击队员刚冲到东桥头,敌人放起火来,东桥头顿时被熊熊大火包围。"唐进新回忆,"就在此时,西岸的战士们齐声高喊'冲过去'!"廖大珠率领剩下的勇士奋不顾身冲进大火。

  19时,红4团击溃川军,完全占领泸定城。

  红军又一次绝地逢生。60年后,担任过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写道:"泸定桥战役是长征途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仗……要是渡河失败,要是红军在炮火下动摇了,或是国民党炸坏了大桥,那中国后来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两大壮举为后人留下不配精神财富

  "成功跨越大渡河可谓中央红军的绝地逢生,红军战胜了敌人,也战胜了自己,完成了一次精神洗礼。" 党史专家邓寿明用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评价红军跨越大渡河的重要意义。然而,真正令后人激动不已的还是这两场战斗所创造的难以想象的战争奇迹。

  大渡河十七勇士曾令前来采访红军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受震动,以至于采访后发出"他们是人,还是神?"的疑问。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的壮举也令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率领红军成功跨越大渡河天险的两支团队获得了崇高的荣誉。

  强渡大渡河的红一团在长征后的1937年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作为主力首战平型关;又过13年,由它为基础组建的志愿军第38军在朝鲜战场上获得了"万岁军"的称号;1997年,这支英雄部队的一部进驻香港,把"大渡河精神"带到了香江两岸。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勇士的英名也被收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

  十七勇士后来大都在革命战争中牺牲,除了奋勇队队长熊尚林,其他人最后的踪迹都不为人知。率领十七勇士的英雄连长熊尚林是江西高安县人,全程走完长征,1937年作为八路军营长参加了平型关大捷,1942年6月牺牲在河北崇礼县与日寇的作战中。强渡大渡河的营长孙继先,新中国成立后任我军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的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0年因病逝世,遗嘱"骨灰撒入大渡河"。那年5月25日,安顺场万人空巷,目送英雄营长的骨灰飘落滚滚波涛,与牺牲的战友英灵相会。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是长征中的"开路先锋团",在几十年的战斗历程中,这支部队曾培养出4位元帅、165位开国将军、336位英模个人;如今,在我军现代化的新征途上,仍担当着"开路先锋"的角色。在飞夺泸定桥半个世纪后,大渡河畔矗起了一座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碑落成的那一天,昔日红4团政委、72岁高龄的杨成武将军亲自前去。只是,当年年轻的夺桥勇士都没有能够第二次走上这座不朽的桥:22人中有3位当场阵亡了,其他的也都倒在了革命的漫漫征程中。2006年10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展览中,当年参加飞夺泸定桥战斗的22勇士之一李友林的两个儿子在没有声张地参观后,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勇敢顽强信念在,枪林弹雨飞向前,紧握铁索生死忘,飞夺泸定勇士魂。"勇士的魂魄已经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们舍生忘死的勇气和精神也将给后人以永恒的昭示。

(编辑:SN015)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