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撰稿 刘雅芳
在以往的战争中,肢体受伤的士兵往往会要求医生尽最大努力治疗,后者也会全力以赴保住伤员的双腿及手臂,因为他们都知道,失去肢体意味着终身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而在今天的美军医院中,越来越多的伤员却痛快地选择截肢,是什么促成了这种转变呢?
“延期截肢”风头渐盛
据《今日美国》报近日消息,去年3月,40岁的陆军上士雷纳德在阿富汗被一枚炸弹炸掉了右腿,左腿也遭到重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在军队医院接受了各种治疗,情况似乎不错,可是用剩下的左腿站立仍然无比痛苦。当看到其他一些装上高科技假肢的伤员仍能自由行动后,雷纳德终于在今年1月10日截掉了左腿。几个星期后,换上假肢的他便开始穿着耐克运动鞋在跑步机上锻炼。“至少我总算能够站起来走动,真是太棒了。”
以雷纳德为代表,越来越多的美军伤员现在宁愿选择截肢。这是因为,即使通过手术保住了肢体,它们在功能上通常仍然难以恢复理想水平,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理疗后还是疼痛难忍。先进的假肢技术则能有效减少痛苦,而且让伤员行动更灵便。
像雷纳德这样的情况被称为“延期截肢”(受伤超过3个月后再截肢)。美国《军事医学》杂志去年12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延期截肢占与战斗有关的截肢手术的15%,远远高于《整形外科创伤》杂志2008年统计出的5%。自伊拉克和阿事汗的两场战争爆发以来,共计101名陆军士兵、23名海军陆战队士兵、6名空军士兵和4名海军士兵在受伤数月甚至几年后选择截肢并安装假肢,选择截去腿部的比选择截去手臂的要多得多。按照医护人员的说法,从受伤到截肢,最长的间隔超过了5年。之所以会有这么长的间隔,主要是为了确保伤员能够充分地考虑和咨询,毕竟他们都很年轻,一旦做出选择就不可逆转。
保守治疗还是果断了结
在以往的战争中,除非万不得已,伤员们一般不会选择截肢。这也难怪——在科技落后的过去,一旦截肢(特别是双腿),可能意味着一生都得在轮椅上度过。而今天,以锂电池为动力的仿生脚,以及用微处理器控制的机械腿,却能够让伤者跑起来跟常人差不多。
另一方面,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伤员选择截肢,与军队医院的生活和康复环境不无关系。已经截肢的伤员可以与选择保守治疗者住在一起,看到已经截肢的同伴生活得不错,许多人的心态会发生改变。军医们指出:“大部分延期截肢者都是因经常与其他已截肢的伤员互动,加上持续痛苦带来的沮丧感,让他们最终选择了截肢。”的确,如果进行保守治疗,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还要忍受许多次痛苦的手术,想起来就让人害怕。而截肢后装上假肢,依然能跑能跳。两相比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一次性了结痛苦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人造假肢也并非没有问题。即使用上了先进的假肢,人体的功能也不会像从前那样健全,而且还会付出背部疼痛乃至关节炎等代价,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后遗症会越来越严重。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选择给伤员截肢同样是“极度痛苦的”决定。医生菲克称:“我永远也不愿意见到病人日后来找我,说:‘你切掉了我的腿,这是个错误,我现在后悔了。’”
具体到雷纳德的例子,他去年曾就截肢与否斗争了9个多月。他的妻子也咨询了地方医院的专家,后者对他左腿的康复同样没有信心。如果选择保守治疗,最好的结果是腿还留着,但永远也不能用来跑步,不平坦的路走起来都很困难。结果,雷纳德终于在1月7日做出了抉择。如今,没了双腿的他反倒如释重负:“很高兴,做出决定后不到一个星期,医生就给我做了截肢手术。如果他们当时说还得等待一阵,我搞不好又要打退堂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