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忘是人生的一种必需,但记忆也是人类的需要。没有了淡忘,人生将裹足不前,没有了记忆,人类亦将困惑与迷茫。
上甘岭战役,或许就是人们今天还不该淡忘和应该记忆的对象之一。因为正是由于这次战役的结果,最后决定了整个朝鲜战争的重大阶段性结局,也正是这次战役的结果,确定了朝鲜南北的实际局势和60年来的相对稳定。
曾经,在我们国内,上甘岭是一个英雄的象征,是一个激励人们提升精神和行为的高度。在人们知道那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残酷、激烈争夺与血腥厮杀的情况以外,其实人们并没有很多具体和详细的了解。因为上甘岭战役的特殊历史和影响,因为上甘岭战役在很多人记忆中留存的印象,所以,在上甘岭战役结束60年之后,张嵩山经过详细调查和解密再现这次战役的《解密上甘岭》就依然有很强的现实社会阅读关注度。
曾经有人说:历史是一部“没有底本的抄件”。这样来理解历史重述的艰难也许不无道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历史都是不可以最为接近和抵达历史原貌的。张嵩山的这部《解密上甘岭》,就是作者在对大量的历史资料研究和对很多当事人的直接访问后,用心整理出来的最接近历史原貌的历史著作,有很强的历史科学态度和可信性。
在某些历史事件上,事件本身是存在着很多的神秘性和文学戏剧性因素的。像上甘岭这样的战事,虽然是敌对双方对于五圣山地区597.9、537.7两个高地的争夺战,可它最后却演绎成了一次战役的规模。它牵动了中美从最高统帅部到前线各级指挥员的高度关注;在敌对双方大规模的较量之后,却在这个只有3.7平方公里面积的局部出现了对峙;两个在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完全不对等的武装力量集团,在43天的激烈残酷争夺之后,却以弱者的胜利而告终;意志战胜了钢铁,精神弥补了短缺,历史出现了真实的不可思议情形。上甘岭从此被很多人所记忆!
《解密上甘岭》是在大视野关照之下的具体描述,作品尽管面对的是上甘岭战役,可对于这次战役和整个朝鲜战争的联系,和对所有参与这次战役的双方部队历史沿革的调查,对于双方指挥员历史和性格的描述等都恰当而必要的纳入其中。但是,作品最着力的还是对于战场上双方反复争夺较量过程中军人各自表现的描述,很客观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血腥和人在战争中的豪迈与激情,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以及后来配属的12军31师官兵等坚韧勇敢、不怕牺牲、夺取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和行为。真实地表现了像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牛保才等很多英雄战士和指挥员的战斗形象,作品所张扬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行为,至今看来,依然令人震撼和感动。
从更接近质地的属性来看,《解密上甘岭》是一种战史资料的整理。但是,因为作家显然是改变了此前那种编写史料只重视史料而忽略人物表现的态度和方法,将对史料的钩沉和对于人的精神行为的生动表现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就使得史料有了立体形象的表现,变成了历史的形象叙述,所以史料不再板滞,人物也有了活动表现的舞台。这样的史料整理,将简单的历史记录变成了真实历史传奇般的书写,可供更多人阅读的对象,不失为今后的历史记述提供了一种有效且有益的方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