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空警一号预警机曾因雷达性能不达标停止研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9日 10:17  中国航空报
空中预警机梯队正在训练。
空中预警机梯队正在训练。

空警2000起飞执行训练任务。
空警2000起飞执行训练任务。

空警2000在空中优美的姿态。
空警2000在空中优美的姿态。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仅仅依靠地面雷达是很难覆盖整个领空的。空中预警机探测范围广,无盲区,对小型目标探测能力强,是国土防空的有效装备。

  预警机就像是一个空中指挥所,它集预警探测、情报侦察、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等功能于一体,是现代空战的法宝。

  我军没有预警机的被动局面

  人民空军早期发展预警机的设想来源于与国民党空军的拦截作战。建国初期,大陆的防空系统处于创建初期,存在很多雷达盲区,没有能力完全阻挡国民党空军的夜间袭扰。从1951年3月开始,中国大陆多次遭到美国和台湾国民党空军的夜间入侵,几乎畅行无阻。

  国土防空作战拦截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早期预警。在没有预警机的时代,雷达是提供预警的唯一装备。建国初期空军只有很少的落后雷达,包括苏联援助的П-3H和 П-3А米波中程雷达和美国制式的208和406雷达。这些雷达的警戒引导距离150千米,误差约2千米。在1957年以前的数次作战中,由于雷达误差大,虽然能将战斗机引导到目标附近,但是在复杂天气或夜间,我军战斗机飞行员仍然无法利用肉眼发现目标。

  1955年,人民空军共出动246架次拦截窜扰的台湾飞机,仅有20次,飞行员发现了目标,其中个别人开了炮,但是无任何战果。

  1956 年,人民空军从苏联引进的23部П-20雷达和大量的П-3雷达,在沿台湾正面构成了漫长并有很大纵身的雷达警戒网,很快就取得了战果,1956年6月 22日夜间,国民党一架B-17侦察机入侵,部署在衢州的空5军П-20雷达首次成功地引导一架昼米格-17战斗机进入了目视距离,将其击落在江西岭底乡溪后村的山谷中。8月22日夜间作战中,上海虹桥机场附近的П-20雷达又引导我军米格-17战斗机,将一架美军P4M-1Q电子侦察机击落。11月10 日夜,杭州的П-20雷达第三次引导米格-17战斗机击落了一架国民党的C-46运输机。

  但是随着国民党空军改变战术,在没有月光的暗夜和300~500米低空活动,П-20雷达引导效能开始下降。1957年全年,国民党B-17G侦察机窜入大陆53次,人民空军起飞69架次进行拦截全部落空。当年11月20日夜间,一架国民党B-17G飞机从福建惠安进入后,经湖南、江西进入大陆腹地,期间,被П-20雷达发现几次,但很快消失。后来,这架入侵飞机竟然西达潼关北上太原。

  我军没有雷达引导,只能主观判断该机可能会在京广铁路西侧150~200千米的雷达空白区活动,致使有一次起飞了18架次带雷达的米格-17战斗机全部扑空。敌机在9小时13分钟的入侵过程中,竟然有3小时8分钟不被雷达监测到,直到一架 B-17G窜到石家庄西65千米处,才被一台破旧的270雷达偶尔发现,数分钟后该机又消失在雷达视野外,安全返回了台湾。

  此后,国民党飞机改装为电子侦察机,具备了对雷达的电子干扰系统,我军雷达更加被动,直到1959年5月,我军始终没有在夜间击落过国民党入侵飞机,直到地空导弹部队的问世,才改变了这一被动局面。

  由此可以看出,地面雷达的弱点明显暴露出来,发展预警机对中国空军来说已势在必行。

  我军发展预警机的曲折历程

  在北京航空博物馆展出的国产空警一号预警机样机,是中国发展预警机的第一个里程碑。

  1953年3月,苏联赠送给中国10架图-4П战斗机。人民空军最早类似预警机的雷达作战飞机就是图-4П改装的夜间巨型战斗机,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战战斗机。

  改装的图-4П虽然已经具备了早期预警机的雏形,但作为夜间战斗机过于笨重,实战性不强。1960年12月19日夜间,一架国民党P2V飞机窜往张家口方向,我军起飞了3批图-4П夜间战斗机,很快地利用机载雷达找到目标。P2V几乎无法摆脱这些巨型战斗机的扫射,不过由于当时的装备落后,其中红外瞄准具的误差几乎达2度。在几个批次的开火追击中,始终没有造成P2V致命伤。这架P2V到达山东临沂上空时,遭到我军第三批次的图-4П的围歼射击达35分钟之久,强大的火力逼得P2V机组就差要弃机跳伞,但最后P2V还是逃脱。显然,改装的图-4П不过关。

  1969年9月,空军提出研制空中预警机,代号为“926飞机”,改装机仍采用图-4П。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前苏联、英国3个国家拥有空中预警机。

  当年11月25日,空军司令部发布通知,以六院为主、空一所、空二所、空军十二厂为主,抽调人员进行空中预警机的研制,5702厂生产,空36师执行试飞任务,并要求全国各单位对“926计划”所需材料加工资料等全部开绿灯放行,并且只能倾全力配合不得过问。

  由图-4П改装的载机,在背部安装庞大的雷达天线罩和支架系统之后,飞机的总阻力增加了约30%。为了增加动力,他们替换了图-4П飞机原装的活塞式发动机,使全机动力装置的功率增大67%。此外,技术人员对载机的气动外形和结构做了修改,整个研制过程中的吹风试验超过2000次。

  当时国内对于世界预警机技术水平了解很少,设计观念相差很大。图-4П飞机中段的炸弹舱等几个舱段全部改装成密封舱,用于安排雷达操作员和控制人员。空警一号的主要分系统包括警戒雷达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显示和控制系统、敌我识别系统、通信和数据传输系统、导航和引导系统、电子对抗系统。

  在空警一号上采用的是布置多个雷达P型显示器,2个A型显示器,UHF和VHF波段的电台分别担任空地和空空通话,实质上空警一号只是将雷达站移到空中拓展探测范围和减小盲区,性能与50年代早期的预警机相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预警机。空警一号对低空目标的探测面积相当于40个П-3雷达站,这对于当时的大陆防空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926飞机”于1971年6月10日首次试飞成功,并被命名为“空警一号”。

  第一次带天线罩试飞,空警一号在空中出现剧烈的震动现象。在驾驶舱里,飞行员的脚蹬板咯咯直响;在中部机舱,3名射击员都能看到垂直尾翼明显的周期性摆动;在尾舱,人摇晃得无法写字。

  经过分析,科研人员提出了17种排振方案,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攻关,抖振终于被排除。

  从1976年下半年开始,空军组织提高雷达抗地物与海浪杂波干扰的研究工作。1978年11月20日至1979年1月18日,空警一号组织海上试飞,遗憾的是效果并不明显。最终,因预警雷达的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空警一号于1979年停止研制。

  我军预警机首次国庆亮相

  国庆60周年阅兵,空警200、空警2000两型我国自主研发的预警机首次亮相,引起世界关注。

  中国于2002年主动中断从国外购买价格和性能都不符合要求的预警机,转而自力更生,全力发展具有自己国家知识产权的大型预警机。重新确定发展国产预警机。

  预警机是现代空军的战力倍增器,中国空军预警机问世,标志着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晓晖/文 谭超 摄影)

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预警机 空警一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