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北疆边陲一个小镇,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边民在界江边的界碑上晾晒渔网,经过军地执法部门当场进行边防政策教育,这位渔民撤下了渔网,并将界碑擦拭一新。此事被报纸等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在当地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据该地有关人士称,近年来,沿江边民界碑晒渔网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面对媒体的采访和军地执法部门的质问,边民却不以为然:本是小事,习以为常,何必小题大做。对此,当地一位领导总结出3条:一是部分边民国防意识淡薄;二是对界碑意义的认识不够;三是边民缺乏社会和国家责任感。
相信这些都言之成理,但恐怕还缺了重要一条:对边民国防教育关注的缺失。既然这样的事件在界江沿线经常发生,军地国防教育部门有没有采取什么预防措施呢?是否对边民的如此举动予以了充分关注?再推而广之,我们是否过于重视物质上的强国强军,而在国防意识有所淡薄背景下缺少对国防教育的重视呢?
让人心惊的不光是边民界碑晒渔网和其表现出的不以为然,可怕的是一些主管部门在这一事件中的态度。有媒体披露,部分“管事的”也以“不要小题大做”、“教育了也这样”敷衍塞责。
近年来,军地有关部门加大了对边海防一线建设的投入,边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物质上的富足对边民国防意识的提高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容易使人淡化对精神领域的关注。对此,在加大边海防建设投入的同时,不可缺少的是对边民国防教育的重视。
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增强边民国防意识,是应对“界碑晒渔网”事件的治本之策。过去,军地开展国防教育,往往针对党政干部、中小学生和广大官兵,而人数众多的普通民众往往处于“真空”状态。边民界碑晒渔网就很能说明问题。对于这种遗漏和缺失,军地各有关方面都应该认真思考,找出自己的不足,担起自己的责任,努力扩大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将教育对象向偏远闭塞地区的边民延伸,把边民遵规守纪教育纳入国防教育范畴,使他们懂得保护界江资源和边防设施就是保护家园的道理,自觉增强爱国守边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做到勤劳致富不忘遵章守纪,界江捕捞不忘合法作业,防止这部分人群因不懂边防政策而成为“灯下黑”。(徐恒军 李邦宏 安红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