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子荣——永远的传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30日 07:10 解放军报
仓小宝绘 【英模小传】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山东牟平人,1945年参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在东北剿匪战斗中表现突出,被提升为侦察排排长。1947年2月23日,在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被东北军区司令部授予“特级侦察英雄”称号,生前所在排被命名为“杨子荣排”。 “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 这是原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曲波根据自己和战友们东北剿匪的亲身经历,创作的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全书的第一句。1957年9月,小说出版,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此后,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相继问世,几乎在全国的每一个城镇和乡村上演。一个名叫杨子荣的侦察英雄,从此化为一段传奇,深深沉淀在一个时代的记忆里。 回忆起这位传奇般的战友,81岁高龄的刘成斋老人思维格外清晰:“浓眉大眼、长方脸、高颧骨,还有点络腮胡子……”那时,刘成斋任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副指导员,杨子荣则是七连的一名战士。 “杨子荣的传奇战斗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刘老的讲述把我们带回那个年代。1946年3月20日,杨子荣随部队在杏树沟追击李开江匪部。为了不误伤老百姓,杨子荣只身一人进村劝降,软硬兼施,最终没费一枪一弹,让400多名土匪放下武器。战后,杨子荣被团里评为“战斗模范”。刘老说,这次“单刀赴会”斗智斗勇的较量,比“智取威虎山”还要惊心动魄,但曲波当时因伤没能参加战斗,所以在小说《林海雪原》中没有记载。 从刘老那里,记者了解到关于杨子荣身世的传奇故事:杨子荣牺牲后的26年时光里,关于英雄的身世一直是个“谜”。周恩来总理曾亲自指示:一定要查清英雄的身世。直到1973年,通过一个偶然的线索,人们终于解开了这个“谜”——杨子荣本名杨宗贵,老家在山东牟平县宁海镇圩峡河村。1945年杨宗贵报名参加 八路军时,家乡还处于敌我交替控制状态,为了不给家里人带来麻烦,他报名时用了化名“杨子荣”,此后便与家人失去联系。英雄虽已逝,精神励后人。 盛夏时节,杨子荣生前所在的北京军区某机步师装甲侦察连官兵,深入太行山腹地展开一场挑战生理极限的野战生存训练。6天6夜,走、打、吃、住、藏,全部在沟谷纵横、毒虫肆虐的密林中。训练结束,官兵们都瘦了一圈,但个个斗志高昂。指导员邓春利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不怕流血牺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杨子荣精神,是官兵们永远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