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雁门关伏击战:切断日寇交通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 12:0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徐壮志) 1937年深秋的一天,八路军120师师部正在山西忻口的一个小村庄里,召开师团以上干部军事会议。

  端着烟斗的贺龙指着地图上一个等高线密集的地区说:我们要在这个古战场上,同敌人打一仗!

  贺龙手指所向,正是历史上著名的隘口——雁门关。公元前136年,李广率军出雁门关,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押解途中,他飞身夺得敌兵马匹,射杀追骑无数,回到汉营,从此赢得了“飞将军”称号。

  3天的急行军后,年仅16岁的

八路军战士夏精才随部队到达雁门关西南六七公里处的才窝村。

  “村里能听到敌人汽车开过的声音,还能听到炮声。”夏精才记得,他一边准备打仗,一边宣传抗日,还帮助老百姓秋收——因为怕日本人,村里的老百姓快跑光了。

  10月16日,情报传来,日寇从大同集结了300多辆汽车,满载武器弹药准备运往忻口。

  “贺团长挥舞着独臂,亲自给我们做动员。”夏精才说。716团团长就是后来著名的独臂上将贺炳炎。

  “实际上,他的左臂也有伤。”夏精才回忆,全面抗战开始时,贺炳炎因左臂内有一颗子弹头伤着神经未取出来,正在西安治疗。闻知军情,这位战将不等伤病痊愈就奔赴前线。

  10月18日,鸡叫头遍,部队已沿着小道进入阵地黑石沟。这是一个绝好的设伏地——公路的西面是悬崖峭壁,北面是一段陡坡,顺公路向南不远处有一座石拱桥,既便于部队隐蔽接敌,又可使敌人遭打击后无法进行有效还击。

  等到太阳高照,日军车队终于进入了伏击圈。先打头,再打尾,接着打中间,部队仅有的几门炮连连齐射,很快就把日军车队困在了沟里。

  “贺炳炎团长一只手端着枪往前冲,一下就把我们抛到了后边,我们赶紧跟着冲上去。”夏精才回忆,驳壳枪的子弹打完了,贺炳炎随手捡起一支日军丢弃的长枪,刺死了一个日本兵。

  “我们不喊‘缴枪不杀’,只要鬼子没放下枪,就要与他们战斗到底。”夏精才说,平型关大捷中,115师的战友们损失了好几百人,“据说,当时很多鬼子都躺在地上,等八路军靠近时突然起来开枪。”

  战斗结束,敌人的一辆辆汽车冒出了浓烟。闻讯赶来增援的日军,只看到了一片日军尸体和汽车残骸。

  这次伏击毙伤敌300余人,炸毁汽车20余辆。八路军对敌运输线的破坏,使坂垣师团一时面临食物不足,弹药短缺,油料缺乏的局面。

  遗憾的是,随着

国民党军把守的娘子关一线失守,太原垂危,忻口失去屏障作用。太原失陷当天,毛泽东电告八路军各领导人:“华北正规战争阶段基本结束,游击战争阶段开始。这一阶段,游击战争将以八路军为主体,其他将附于八路军,这是华北总形势。”

  雁门关伏击战,作为120师抗战之初有代表性的一仗,载入了八路军英勇抗战的光荣史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