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我国前驻利比亚大使忆卡扎菲:传奇式英雄人物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 17:16 世界新闻报

  青睐中国多次密会大使 满怀理想并非中东疯子

  《世界新闻报》特约撰稿人 王厚立

  提起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不少人马上会想到骆驼、帐篷、女保镖,还有他的种种惊人之举。这难道能代表真实的、全部的卡扎菲吗?笔者在担任驻利比亚大使期间,曾多次与

  卡扎菲单独会面,并与他成为朋友。说到底,卡扎菲并不是个疯子,而是一个个性独特、不甘寂寞的革命理想主义者。

  特立独行拒绝官职头衔 打破惯例折腾外国使节

  1989年夏,笔者出任驻利比亚大使。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知道盛产石油的北非富国利比亚,却大都知道卡扎菲,这主要是从西方媒体上获得的信息。比如:卡扎菲是个“疯子”,他有许多年轻漂亮的贴身女保镖,可以随意选择情人;卡扎菲是个怪人,即使出国访问也带着帐篷和骆驼,等等。因此,有些亲友对笔者此行既表示不安,又感到新奇。那么,卡扎菲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踏上了前往利比亚的旅程。

  在途中,我们就感受到了卡扎菲鲜明的个性。当时,我们从巴黎转乘利比亚国际航班。那是一架改装了座位的波音737,没有头等舱、公务舱和经济舱之分,全是一样的座位。据说这是为了体现“大阿拉伯利比亚社会主义民众国”一律平等的制度。在飞行过程中,利比亚空姐递给我们入境登记卡,但上面只有阿拉伯文,没有英文或其他国际通用文字。原来,这是卡扎菲在利比亚进行“文化革命”期间,强调阿拉伯化、取缔西方文化的一种体现。

  到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不久,利比亚“对外联络和国际合作办事处”(我们简称其为“外联办”,即外交部)礼宾司很快通知使馆,安排中国大使递交国书。

  按照国际法和外交惯例,大使递交的国书是派遣国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国家元首的信件,因此,应由接受国国家元首接受。而利比亚却由外联办人民委员会秘书(即外交部长)接受外国大使递交的国书,显然不符合外交惯例。

  据说,这与卡扎菲在利比亚的特殊地位有关。因为卡扎菲一再声称,他既非国家元首,又非行政首脑,只是“9·1 革命领导人”(1969年9月1日,年仅27岁的卡扎菲率领一群年轻军官推翻了伊德利思王朝,成为利比亚国家领袖)。

  当时,利比亚对新闻控制极严,官员和百姓很少同外国人谈论国是,因此外国使团之间交往比较多。笔者曾听到任较早的外国大使们说,在利比亚,卡扎菲是唯一的权威,许多独特的制度都是卡扎菲的思想和理论的实践。比如,利比亚的大型集会和参观旅游活动往往被安排到几百公里、甚至一千公里以外的地方举行。尽管主人免去使团的食宿交通费用,有时还派专机接送,但由于组织工作混乱,随意更改行程,结果往往是一场活动下来,参加者都被弄得疲惫不堪。

  有的大使不由感叹说:到利比亚当大使,第一要有好身体,经得住折腾;第二要有好耐性,没脾气不发火。

  多处帐篷密会中国大使 彬彬有礼言谈闪动火花

  卡扎菲一般不单独接见外国大使,但却多次单独接见笔者,这引起了所有驻利比亚使团的瞩目。利比亚外长蒙德赛尔曾私下对笔者说,这是卡扎菲给中国大使的“特殊荣誉”。

  不过,这种接见很有意思。每次都是利比亚礼宾司临时通知有会见,但不说是什么事和谁要见笔者,只是催促笔者带一名阿拉伯语译员尽快到礼宾司,换上他们的车直接到会见地或上飞机。有时上了飞机,笔者才知道要与卡扎菲见面,但陪同人员仍不说飞往何地。

  卡扎菲单独会见笔者,有时是在的黎波里市的“阿齐齐亚门”(也称卡扎菲兵营)的帐篷里或办公室里;有时是在的黎波里以东约600公里的锡尔特海湾边的一个帐篷里;有时是在距的黎波里1100公里远的班加西市郊外的帐篷里。

  卡扎菲在“阿齐齐亚门”的办公室陈设很简单:一张办公桌,一张小会议桌,一张普通靠椅,几张供客人坐的小靠背椅,办公桌上一部电话机,一枝笔,几张纸,此外什么都没有了。会见时,卡扎菲身边一般很少有陪同人员,有时只有外长蒙德赛尔一人在座。

  如果会见是在帐篷里进行,那么陈设是这样:帐篷内铺有地毯,放着一张桌子,几张轻便椅,或有沙发和电视机。这些帐篷并非卡扎菲的住所,只是用于休息或接见客人。

  卡扎菲每次接见笔者时,都显得很有礼貌,微笑着迎送,没有傲气。他极少打断客人的讲话。从他的谈吐中,笔者能看出他很有思想,对国际上发生的大事都很了解。而且他的讲话颇有煽动性,常用特有的方式和语气表达他对事物的看法;有时还很生动,带点幽默,这与他在大型集会上声嘶力竭、挥舞拳头抨击美帝国主义和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举动判若两人。

  微服私访赶走无情医生 独自乘机出国不请自到

  西方媒体曾报道说,卡扎菲独裁专制,狂妄傲慢,思想偏激。然而,据笔者了解,卡扎菲并不是个疯子,也不是颗“ 无定向导弹”,而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想象力的狂热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他对当今世界有着独特的看法和表达方式,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传奇式英雄人物。

  总的来说,卡扎菲在中东各国领袖中,是非常有个性的一位。不妨举几个有趣的事例:

  和清朝的康熙皇帝一样,卡扎菲年轻时也喜欢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有一次,他带着一名随从上街私访。他们来到一家诊所里。这名打扮成贫苦人的随从对医生说,他的老父病重,不能出门,恳求医生上门就诊。尽管苦苦相求,医生还是不答应。这时站在一旁的卡扎菲说:“医生,我要你因为这样对待一个垂危的老人而后悔一辈子。你必须离开利比亚,而且就在今晚。”当晚,利比亚警察就把那名医生驱逐出境。

  还有一次,卡扎菲突然想起一件事要见埃及总统纳赛尔。当时负责他安全的警卫队正在南部沙漠训练。于是,卡扎菲就在未通知埃及方面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乘坐直升机去了开罗。直到飞机在开罗上空盘旋时,纳赛尔才知道卡扎菲来了。

  类似的情况,笔者在利比亚任职期间也碰到过。有一次笔者回国述职休假,在外交部遇见我国驻埃及大使詹世亮。他笑着对笔者说:“你的好朋友卡扎菲突然来到开罗,说有急事要立即会见穆巴拉克总统。当时李鹏总理正在埃及访问,穆巴拉克总统只好对李总理解释说,他实在拿这位兄弟没办法,只好立即见他,请李总理原谅。”

  1990年,笔者从的黎波里驱车去班加西办事,途经一片新住宅楼。陪同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代表告诉我,这片住宅楼是他们公司几年前承建的。楼房刚盖好,就被附近许多居民抢占入住了。当地主管部门没有办法,只好向上头反映。卡扎菲知道后接见了住户代表,并对他们说:“你们是国家的主人,房子就是为你们盖的,住下吧!”于是众人高呼:“卡扎菲万岁!”

  生活简朴不好烟酒女色 重视妇女性命交女保镖

  西方媒体还报道说,卡扎菲生活奢华,喜好女色。这与笔者所了解的情况也不符。卡扎菲是一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古兰经》从不离身。他热爱祖国和阿拉伯民族,主张贫富均等。他本人生活比较简朴,不嗜烟酒,不好女色。

  关于卡扎菲的传闻比较多的是他身边的女保镖。1989年,卡扎菲率团到南斯拉夫参加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当时,有记者抢拍到这样的镜头:两名贴身女保镖紧跟着卡扎菲走进会场时,被东道国保安人员拦住。这时一名女保镖当即把保安人员的手咬了一口,没等后者反应过来,两名女保镖就迅速进入会场,追上卡扎菲并紧随其后。

  确实,卡扎菲身边的这队女保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元首女卫队。她们全都是从的黎波里女子军事学院选拔来的,经过正规的军事和格斗擒拿的训练,个个拥有运动员的强壮体格,英勇敏捷,年轻漂亮。她们执行任务时身穿迷彩服,不戴首饰,只在胸前别一枚卡扎菲小像章。

  曾有媒体报道说她们都是卡扎菲的情人,其实不然。卡扎菲在女色方面很严谨。他非常重视妇女的地位和作用。他常说,之所以带着女保镖,把生命安全交给她们,说明信任她们。而这些女卫队队员也对领袖非常忠诚,富有献身精神,尽职尽责。

  客观地说,卡扎菲总爱把自己放在聚光灯下,恣意表演,博人欣赏。即使遇到挫折,被迫收敛一些,他也总要找机会跳出来,让世界吃惊一下。这种风格,突出表现在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上。下期将为您揭秘《卡扎菲为何与美国化敌为友》。

  (作者为我国前驻利比亚大使)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