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战役国民党海军抗日名将:陈策中将(图2)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 09:58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就任海陆军大元帅。随即提出三大政策,开办黄埔军校,励精图治,各方面都走上正轨。陈策,依然是孙在海军中信任的第一人,任广东舰队司令,他独出心裁:每艘舰艇的舰首两侧都漆有青天白日徽,成为广东海军的一大特色。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同年4月13日,广州革命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这艘战舰屡经风霜,于抗战中战沉金口。20世纪90年代,湖北花费巨资将其打捞。从军事角度,中山舰不过是一艘日制中型炮舰,无论战绩还是作用和宁海、平海 一朝天子一朝臣,蒋介石掌握国民党军权后,多少忌惮陈策的资历,把他作为耆老看待,其实这时候的陈策也不过三十多岁。长江后浪推前浪,三大政策面前,陈策也并不是与时俱进的人,多种原因使他自此多少偏离了国民党的统治核心。 国民党海军中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这就是黄埔军校一期高材生李之龙。 其实,李之龙担任海军局局长,多少有些勉强。因为他虽然在烟台海校学过,毕竟是陆军出身,其提升多少沾了些蒋介石军队“黄埔化”的光,试想一个步兵出身的,没干几天就成了海军中将,人家陈策干了那么多年,出生入死还是个少将,不问政见分歧,搁您是国民党元老派的人物,心里能没有想法么? 中山舰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件事如同罗生门,一人一个说法,至今不能大白于天下。 不管真相如何,蒋介石动手了,利用中山舰事件先打掉了左派:第一军中的共产党撤走了、苏联顾问换了、李之龙捉了……共产党因为猝不及防,而且习惯单线联系秘密工作,也闹不清自己内部有没有人冒险捣鬼,一时陷入被动;等共产党反应过来,老蒋又推出右派顶缸,因为右派当时欣喜若狂,对共产党落井下石,结果多遭弃用。其结果就是左派右派都被削弱,而蒋介石终于稳固的确立了领导地位。 说起来陈策在中山舰事件中起了什么作用,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只不过大陆把他和王柏龄等统统列入右派分子名单,且抓李之龙的欧阳格又是他的好友,他恐怕是难逃干系。右派基本都是追随孙中山很久的国民党元老,陈策和他们同甘共苦,感情上应该比较一致,何况陈对于李之龙恐怕一直不太看得惯,看中山舰事件和后来国共大翻脸,广东囚禁左派人士的地点——虎门要塞、鱼珠炮台,可都是陈策管辖的! 不过,因为蒋介石的左右开弓,陈策并没有从中山舰事件中获得进阶。蒋介石在海军问题上的确需要人,但是陈策资格太老不好控制,蒋更看重比他易于掌握的把兄弟欧阳格,此后委派欧阳格组建电雷学校,试图建立自己的海军力量。 北伐战争开始后,海军的兵种缺陷暴露了,在这场国民党最为辉煌的战役中,陈策的海军无从参战,只能袖手旁观。中央海军的陈绍宽主动输诚,给国民党奉上一支从战舰到官兵都第一流的海军舰队,陈策和他那些又老又旧的广东军舰就更没人搭理了。 恐怕陈策也只能慨叹生不逢时了。 1928年,广东海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陈策积功升任中将舰队司令。 官升了,军舰还是这些,没变化。 南海藩屏 1937年“7·7事变”,中国和日本的八年血战就此爆发。 1945年9月2日,在日本的东京湾锚地,日本帝国代表重光葵,拖着在中国失去一条腿的身躯,登上密苏里号战列舰,向美中英法各国盟军签字,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三百架盟军战机同时掠过天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一天走到了终点。 这一刻,中国海军上将陈绍宽,就站在密苏里号扬眉吐气的盟军将领中,中国海军这一刻的尊严,洗雪了甲午以来五十年的耻辱。 但是这一刻,中国海军也已经全部拼光了。 战前的排水六万吨,九艘巡洋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队,在战胜的时刻,只剩下了重庆芭斗山锚地的几艘浅水炮舰,不足两千吨。 陈季良的第一舰队、曾以鼎的第二舰队,在长江的江阴、马当封锁线拼光了。 沈鸿烈的第三舰队,在青岛沉没了全部舰艇,陆战队带着舰炮节节后退,节节抵抗,在马当长山要塞血战中找到了自己最后的归宿。 陈策的第四舰队,在两广一直打到西江上游,全军覆没,司令官陈策中将重伤致残。 三百八十万抗日军人之血中,不乏海军官兵的亮色。 天南御倭 陈策,自抗战开始,即以国民党中央执委、海军部次长、广州江防司令的身份,督战虎门要塞,率领第四舰队(又称粤海舰队)和海军陆战队拱卫中国的南大门,自1937年8月起,日本陆海军连续进犯珠江口,威胁广州,陈策每战必身先士卒,在炮火中指挥作战。 说起来,国民党中央执委海军中将这个职务可是不低,到第一线硬拼实在是过分。 问题是陈策没办法,他这个海军中将属于皮包式的,手下的军舰满打满算几千吨,虎门要塞的大炮从孙中山讨陈炯明的时候就不断被陆军借走,且无一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陆战队员加在一起不到陆军两个团,中国政府在长江上的主战线一个劲儿吃紧,老蒋红着眼睛把粤军往华东华中战场上调,连余汉谋看家的邓龙光师都扔进南京会战了,哪有余力给远在天南的陈策补人补炮。 这中将也快成要饭的了。没办法,当时的中国就是这个情况,没有钱,没有炮,可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守土抗战中国人没有退缩。 在这艰难的情况下,陈策依然认真的进行了作战准备,他电令第四舰队最大、最好的两艘战舰肇和号巡洋舰、海周号巡防舰出虎门巡逻截击日军登陆部队。因为防空力量不强,陈筹措资金,急速从香港购买高射炮,并联络空军予以协防。此外,虎门要塞官兵还搜集废船、鹿角等沉塞于珠江口,堵塞航道,并加紧修筑广虎战备公路。 陈策令陆战队增贮炮弹,将虎门要塞有效布防为三线,即最外端的大角、沙角炮台为第一线,横档炮台为第二线,镇远威远炮台为第三线,分兵驻守。正常的布防,应该是大炮在后,小炮在前,因此日军进攻大角沙角炮台的时候,三线炮台都可以对其打击,陈自知力量不够,因此巧于用智,下令把口径最大的维克斯大炮部署于最前,而后面的两层炮台只装备轻型火炮,用于打击绕到大角沙角背后的敌舰。这古怪的变阵其实是个变相的空城计,又象个核桃壳,外面硬,里面软,实战中这个古怪的阵势让日本人大吃苦头。 日军此时也大力加强在华海军兵力,除原有在华兵力外,抽调舰只成立第四、第五舰队,专门实施对华作战。华南方面,日军派出了强大的海空军,其主力为航空母舰龙骧号、凤翔号,巡洋舰夕张号、驱逐舰疾风、追风、朝颜等组成的南支派遣舰队。仅一艘凤翔号航空母舰,就超过了广东所有中国军舰吨位的总和。 1937年8月8日,日军飞机低飞侦察虎门要塞,守军用高射炮射击,日机退去,随后开始轰炸虎门要塞和周围阵地,虎门之战拉开序幕。 从1937年8月开战,到1938年10月5日虎门要塞陷落,日军先后对虎门发动过三次大规模的进攻。 8月中旬开始,日军不断派舰炮击虎门要塞,并以飞机轰炸。 最初的日军进攻并不顺利,陈策深沟高垒,虎门要塞的岸炮舰炮配合,官兵对水道了如指掌,只要日舰靠近炮台,便随时发炮还击,尤其肇和海周两舰虽然陈旧,但在自己内线行驶,依托岛礁活动,机动灵活,神出鬼没,日军无法捕捉其航迹而顾虑重重。日军飞机侦察也因为天气原因效果不好。9月1日,因为急于立功,一架日机误入虎门炮台高射炮集火射击范围,当即被击落坠毁于黄潭,两名飞行员死亡,中国军队将飞机残骸运回莞城,陈列在民众教育馆以鼓舞士气。日军收买水匪汉奸刘阿九等四人侦察水道情况,结果运用不慎被中国海军陆战队抓获,按照陈策快速毙人的习惯,即日被枪决,一时大小汉奸胆寒,不敢为日军卖命。庞大的日军舰队和陈策对峙月余,竟奈何他不得。见到虎门要塞坚固难以攻击,日军转而攻击周围岛屿。 相关专题:抗日战场:广州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