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炮院南京分院教授杨伯忠科教协调发展的一段经历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22:24 解放军报

  徐新 周燕虎 本报特约通讯员 项志明

  编者按:“搞教学又苦又累,搞科研风风光光”。一段时期,这曾经成为部分教员的“共识”。为此,一些教员更愿意将工作重心放在科研攻关上,而忽视了本为教员天职的教学。殊不知,教学科研本是一双孪生儿,脱离教学搞科研,科研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炮兵学院南京分院教授杨伯忠的曲折经历再次告诉我们:实践是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
,岗位是提高素质的基本平台。作为军校教员,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实践中,尤其是在当前全军推行任职教育的大背景下,只有立足三尺讲台,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第一线,坚持以高质量的教学带科研、以高水平的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才会“水涨船高”、相得益彰。

  临近岁末,炮兵学院南京分院射击教研室博士后教授杨伯忠盘点一年来的工作,收获颇丰:所教学员队的《炮兵射击学》考出了优异成绩,培养的两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成为部队科技练兵的骨干;一项科研成果经院学术委员会评定,申报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撰写的《炮兵气象条件测试及其规律性研究》等10余篇学术论文在军队核心期刊发表;由于成绩突出,杨伯忠获得了总参谋部颁发的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面对累累硕果,回想起自己在教学科研上曾经走过的一段弯路,杨教授感慨万千:“脱离教学搞科研,科研成为无源之水;教学科研‘双轮驱动’,换得花开百枝。这段经历,给我的启示太多了。”

  闭门造车硕士教员频遇红灯

  1990年6月,杨伯忠从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分到南京炮兵学院射击教研室。在90年代初期,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员在学院屈指可数。上至学院领导、下至教研室同事,大家对这位高才生呵护有加。为了让他尽快出成果,教研室领导还特地给他减轻了授课量,以便他能集中精力搞科研。面对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信任,杨伯忠更加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他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科研上,一门心思埋头攻关。

  但事与愿违,2年多时间过去,杨伯忠却没有取得大家期望中的累累硕果。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的课题《炮兵射击修正方法的改进》,因与部队训练作战实际结合不紧,不便于实际操作而胎死腹中;辛辛苦苦撰写的《地炮毁伤概率方法研究》等5篇学术论文投寄到有关刊物后,因针对性不强全部石沉大海……相反,由于长时间脱离教学岗位“闭门造车”,他连日常的炮兵射击教学都显得有些吃力。

  “有心栽花花不开”。杨伯忠陷入了沉思。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科研攻关之路发现:好高骛远,闭门造车,没有真正从教学训练的实践中寻找课题是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

  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杨伯忠主动向教研室领导提出:暂时停止科研工作,回到三尺讲台继续炮兵专业教学。

  双轮并驱柳暗花明崭露头角

  为尽快熟悉炮兵射击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杨伯忠一方面虚心向教研室的老教员学习请教;一方面主动要求参加了上级组织的炮兵指挥干部集训。训练场上,他和炮兵部队的连长、排长一起,跑上忙下,在实践中摔打磨练自己。

  思路一变天地宽。在教研室领导和老教员的扶持下,杨伯忠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年平均授课量达到了300多课时。与此同时,他注重在工作中结合教学搞科研,以研促教,边教边研。

  在教学中,杨伯忠发现,炮兵现有的简易法、精密法、成果法等决定射击诸元的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缺陷,直接影响着火炮的射击精度。如果能把这几种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将能大大提高火炮的射击精度,杨伯忠着手这一改进。不久,由他牵头完成的《决定动态射击诸元方法研究》课题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奖。这一成果使火炮的射击精度提高了一倍。

  随后,他结合教学撰写的《地面火炮发现概率模型研究》等学术论文,相继在军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并获得兵工学会优秀论文奖。与此同时,他顺利评上了副教授,并成为硕士研究生副导师。沉寂了6年的杨伯忠开始在教学科研领域崭露头角。

  淬火充电教学科研水涨船高

  站得越高,望得越远。成绩面前,杨伯忠并没有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相反,他比以往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他强烈地感到,自己虽然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但本科学的是数学专业,研究生读的是飞行力学专业,而自己目前从事的是炮兵射击教学与研究,如果不进行再次充电,显然发展后劲不足。基于这种考虑,1997年9月,通过自己努力,杨伯忠又考入了南京理工大学,在职攻读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为了确保更多地从实践中发现课题,杨伯忠坚持边攻读博士边从事教学,做到充电、授课两不误。

  不间断的专业教学,既为他的博士学习提供了用武之地,又为他的科研攻关提供了平台支撑。读博期间,他先后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有3项课题分获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2001年3月,杨伯忠博士毕业后,恰逢上级组织教员赴部队代职。于是,他又主动请缨,到某炮兵师代职师炮兵指挥部副主任,补上这块短板。

  “蓄之愈久,发之愈烈”。2001年10月,杨伯忠结束了半年多的部队代职生涯,返回射击教研室继续担任教员。深厚的炮兵射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部队代职实践,使杨伯忠的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回院不久,他结合部队训练实践参与研制的《先进加榴炮系统仿真技术研究》、《某新型弹种作战使用研究》2项课题便相继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国防科学技术奖。

  2002年3月,杨伯忠又进入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深造,在职攻读博士后,形成了教学科研———淬火充电的良性循环。

  今年6月,刚刚从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杨伯忠,又主动向教研室请缨,参加了本科队的炮兵实弹教练和考核射击,并担负了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与此同时,他运用流动站的学习成果,又申请《炮兵智能平台需求分析》等多项研究课题。如今的他,正沿着教学科研“双轮驱动”的轨道,在炮兵射击的广阔天地里快乐驰骋着,创造着一项又一项的不凡业绩。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