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世界首例杂交旱稻在沪诞生 小面积试种已成功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 13:30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10月21日消息 据《解放日报》报道,这个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昨天,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兴奋地告诉记者,世界上首例杂交旱稻组合已在上海诞生,在上海地区小面积试种的结果表明,杂交旱稻的产量已与目前大面积生产的杂交水稻产量基本持平。

  去年,该中心以罗利军研究员为主的研究团队育出世界上第一份杂交旱稻不育系“沪
旱1A”,这表明中国在全球杂交旱稻的研究中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后,这个团队立即着手选育优良的杂交旱稻组合。他们将近千个新配出的杂交组合,分别进行15株—100株不等的试种;又从中遴选出近20个优秀的杂交组合,于今年在上海的青浦、嘉定等地进行小面积种植。

  最近结果出来了!近20个杂交组合中的“旱优2号”、“旱优3号”、“旱优5号”和“旱优8号”4个组合表现优秀:它们在与水稻相比节水50%的情况下,仍能使实际平均亩产达到450公斤以上;其中产量最高的“旱优3号”甚至达到504.97公斤,与大面积生产的杂交水稻产量基本相当。

  “人们对杂交旱稻最关心的,除了节水效果之外,便是产量和米质两大问题。”罗利军研究员说,“经检测,这批杂交旱稻新组合已达到农业部颁布的二级优质米标准。与上海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质杂交水稻‘寒优湘晴’米质相当,而且蒸煮后还有特殊的茉莉花清香。”专家认为,从品质与产量上看,这些杂交旱稻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资料表明,我国干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春旱发生几率在北方稻区为60%—80%,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为40%以上;伏旱发生几率在西北稻区为60%—70%,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为40%—50%;秋旱更是普遍发生。南方稻区每年都有局部性、季节性旱灾造成水稻减产。

  据介绍,此次在上海试种成功的杂交旱稻,不但适应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地与“望天田”(即单纯依靠降水灌溉的农田)中种植,也可在现有灌溉稻田里进行“节水栽培”,保守估计推广面积可超过2000万亩。

  专家估计,我国现有2亿—3亿亩沙丘、盐碱地及南方山区的旱地,如能开发一定的面积种植杂交旱稻,可年增稻谷250亿公斤以上;在近10亿—15亿亩的旱地作物内如能间种或套种一部分杂交旱稻,可年增上百亿公斤稻谷;而传统低产的旱稻及靠“天落水”种植的水稻田,如改种高产杂交旱稻品种,又可年增稻谷约50亿公斤。

  由于旱稻对缓解全球水资源危机和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上述研究已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长期资助。据悉,上海市农委、市科委也准备立项加大对旱稻研究的支持。(编辑 潇凝)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